每个父母都满怀期待迎接孩子的降生,甚至将自己后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给予孩子极高的期望,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父母难免会呵斥,甚至会拳打脚踢,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其实,孩子是借你而来,但是却并不是另一个你,父母不可以将自己所有的愿望都捆绑在孩子身上,孩子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玲玲的数学成绩很差,100分的题,玲玲只考了50分,每次数学老师都会将玲玲的妈妈叫去学校,玲玲的妈妈是一个要强的人,得知女儿分数这么差,内心焦虑不安。
她原本想要给孩子上一堂教育课,甚至打骂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提升数学成绩,可是她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女儿在钢琴旁不服输的样子。
妈妈和玲玲深入的交谈了一次,原来玲玲对数学丝毫没有任何的兴趣,但是对音乐却有极高的天赋,玲玲妈妈并没有呵斥女儿,反而告诉她,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我们可以走音乐这条路。就这样,在玲玲高考的时候,选择了音乐学院,文化科的分数可以降低很多。
在当年,玲玲是学校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现在,玲玲已经从音乐学院毕业,成了一个音乐老师。
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只是我们家长大多给予孩子太高的期望,已经远远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因此家长应该要懂得孩子并不是另一个自己,我们与其将自己所有未实现的愿望捆绑在孩子身上,倒不如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并不是另一个你,捆绑式的爱让孩子很受伤
有家长坦言,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可以改变整个家的命运,你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呢?
孩子只是借由你而来,但是他并不是另一个你,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而你所没有实现的愿望,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没有必要给予孩子太高的期待,让孩子自由自在的做自己。
孩子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身上也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而家长应该要首先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需要将自己所有的不容易都捆绑给孩子,这些不容易并不是孩子带给你的,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承受的。
家长请记住,孩子并不是另一个你,他们只是借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而已,学会尊重孩子,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将人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父母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
敢于犯错,从错误中成长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往往会严厉呵斥孩子,希望孩子能够记住教训,日益变得逐渐完美,其实,家长希望孩子变得完美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喜忧参半,孩子自然也会犯错,错误中历练自我,从而更快速成长。当孩子处于胆怯中,已经不敢再犯错了,又如何能够获得自我成长呢?父母敢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孩子才会从错误中蜕变。
被认可,拥有成功的体验
真的爱孩子,请记得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父母应该学会认可孩子,利用德森塔尔效应,正确引导孩子走得更高更远。即使孩子表现的不够好,父母也应该鸡蛋里挑骨头,宣扬孩子的长处。
当孩子习惯了一次次被认可,习惯了父母的鼓励,往往会朝着父母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经常被认可的孩子,他们拥有成功的体验,更愿意不懈的努力,从而达到父母期望的样子。
父母敢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孩子方可自由自在的做自己,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有很多父母才演自己,看到孩子犯错时往往会控制不住,想要呵斥孩子,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转变心态很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父母如何正确接受孩子的不足
转变心态
可能父母看到孩子落后了,往往会心急如焚,其实,家长大可不必因为孩子的成绩落后而大惊失色,大多数的考试也只是一次检测而已,通过考试检测出孩子的不足,只要迎头赶上即可,完全没必要对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成绩越差,说明孩子可进步的空间越大,家长反而应该恭喜孩子,因为孩子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家长积极转变心态,让孩子看到希望,给予孩子鼓励。
学会看到孩子的长处
很多家长总是看到孩子的短处,一味数落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得以改正,其实,家长与其总是盯着孩子的短处,倒不如学会发现孩子的长处。
一次次肯定孩子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从而自发自觉学习,愿意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与孩子共同成长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只是和周围的人学习,他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完全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家长应该要用学习的心态,教育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错了,要懂得向孩子认错,告诉孩子,对不起,原谅我,以后妈妈会尽力改正。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家长不断纠正自己教育过程中的错误,从而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笔者总结
每个孩子都如同树上的一片叶子,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叶子,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叶子,孩子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该要学会因材施教,不必要求孩子变得完美,孩子只需要健康快乐成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