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的小魔法:爸爸妈妈克制坏脾气,宝宝“恶魔”变“天使”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朋友圈中的这句话让不少家长会心一笑。

还有妈妈形容孩子:睡着了是小天使”,醒来后是小恶魔”。

常常有家长反映,孩子如何不听话,孩子的各种调皮捣蛋常常让家长感到抓狂,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

父母的小魔法:爸爸妈妈克制坏脾气,宝宝恶魔”变天使”

一、坏脾气的严重后果

我们会发现,虽然有时候发脾气”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孩子越来越拧巴、越来越难以管理。

虽然家长用自己的权威制止了孩子的调皮行为,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这就像我们治水,虽然堵上了,但是没有疏导,暂时看着情况好转,后果反而更加严重。

家长的坏脾气,轻则让孩子逆反、消沉;重则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爱抬杠、为人苛刻;更加严重的是还会引发抑郁,使孩子的性格产生问题。

​二、家长要克制自己的坏脾气

坏脾气可以越养越大,也可以在克制中消退,所以我们不能纵容它,要从现在做起。对坏脾气的克制会让人产生愉悦感,有了第一次,就有了坚持下来的决心,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在孩惹你生气的时候,静下心来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随我!

这虽然是一个段子,家长们有试过的吗?或许真的有用呢。

生气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默念,这就是一种克制的态度。随我!”这是一种反思,我们小时候的表现怎样?孩子令我们不满意的表现,或许早已远远超过了同年龄的我们。孩子的表现真的很差吗?

提示您:良性循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能够坚持,就能静待花开”。

三、理解孩子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锻炼孩子小手灵活性的视频:幼儿园的孩子用纸撕面条,大多孩子勉强撕出了条形,甚至有一个孩子撕得完全是块状,只能算是面片”。

在我们大人看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孩子们却做得很艰难。

家长在给孩子定下预期目标的时候,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能力,这样我们才不会苛求孩子,不会因孩子无法达到我们的预期而生气。

有的孩子成天有无数的问题,有的孩子又特别的固执,有的孩子是小话痨,还有的孩子爱搞破坏。孩子的这些问题常常让家长爆发洪荒之力”。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一想,爱提问说明孩子爱思考;固执说明孩子有主见;话多说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爱搞破坏说明喜欢探索,这些不正是孩子的优点,不正是孩子聪明的表现吗?

四、正确引导不要和孩子逆着来

牛牛和妈妈在院子里只有一个状态:孩子在前面一边跑一边笑,妈妈在后边一边追一边大喊:你快回来!小心!有车!”孩子看着妈妈着急、生气的样子哈哈大笑,然后跑得更远了。

牛牛跑,不是因为想去其他地方,他认为这是一个他跟妈妈追赶的游戏,他就是想看到妈妈着急追赶的样子。

如果妈妈能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由着他跑而不去追。当他确定自己的行为不能让妈妈着急生气的时候,就对这个游戏没有兴趣了。

允许孩子犯错

我们正是在对错误不断的纠正过程中,才知道了怎样是正确的。一个从不犯错人,也是一个无法进步的人。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不断的探索中,孩子丰富了自己的认知,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行为会被定性为调皮,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的探索。

一个穿着干净衣服、言行循规蹈矩、做事从不出错的孩子是无法想象的。有些调皮、偶尔犯错、会撒娇、会犯浑,才是一个孩子的正确打开模式。家长不生气,孩子就可以成为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