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摊了一地积木

朋友邻里都说我脾气好娇惯孩子,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比较注重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所以儿子在四岁时凡是她可以做的事情,都是他来,比如开门,叠衣服,洗碗,刷鞋。比如他在脱衣服的过程中,我看他太费劲帮了她一下,他会非常生气,会把穿好的衣服脱下来再重新穿上。所以在他喜欢的事情上,都是他自己来。那么遇到他不想做的事情,比如玩具不玩了,怎样引导他自己收拾整理呢?

摊了一地积木

在他三岁多的一个周日下午,他在家玩积木盖房子,玩的时候津津有味,不玩了就摊了一地积木。因为我着急去上晚班,没有时间看他收拾,就先把他送到奶奶家,过后再处理。

积木就在那里这样摊着,我晚上九点多下了班,就这样淡然地看着那一地积木,等着周一晚上接他回家,继续收拾自己的残局。。。。。。

周一晚上,下了班接了他,一进门他就看到了一地积木,还装作若无其事,我没说话就用手指了一下,他意会到我的意思,选择直接不理,和我说其他的,我没有说话,用眼睛看着积木示意。他看出了我的坚定,撅着嘴说:我,我,我这么小,怎么弄得了呀!”我微笑着说:你都会刷鞋,扫地,妈妈相信你,你可以的”.他又转移注意力转移话题,去别的地方说别的事情,我仍旧不说话,还是盯着那一地狼藉。看他真的没有兴致收玩具,我就说:儿子,变形金刚一会要来我们小区了,它会变魔术,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会变很多的东西,妈妈先去换衣服去,一会出来咱们家客厅里肯定会有奇迹发生,我家地上的玩具很可能就会消失了。。。。。几分钟后,我的衣服还没换好就听到客厅嚷着,”变形金刚在此!我出去一看笑了,只见地上的玩具不见了,儿子摆着奥特曼的姿势站在那里。

其实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大人,面对应该自己去做的事情又不想做的时候,很多人的处理方式是,一方面在嘴上嘟囔唠叨着,用不好的情绪发泄着,一方面在行动上又气急败坏的包办代替着。这样的结果是,自己累却烦着,别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你的劳动,又烦恼得默默承受着你的发泄,两两相抵,毫无感激。

如果你觉得你的老公,你的孩子,你的同事,你的朋友,真的是累了,需要你的帮忙,那就高高兴兴的去做。不要有坏情绪,不要有一百个委屈,让别人能感受到你的爱,宽容体谅,回馈你真诚和感激。如果你也不想做,那就忍住凌乱,无视这些烂摊子,等别人调整好状态自己来。

继续回到教育孩子话题上,其实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词----温柔而坚定。遇到孩子自己可以解决问题时,我们态度应该是温柔的,不乱发脾气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发泄情绪会影响亲子关系。但是我们的原则是坚定的,自己的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包办代替,孩子能从我们的态度中感受到我们的坚定,他也会善始善终。

上面的积木事件,我选择坚定的原则,温柔的处理,外加孩子喜欢的脑洞大开的轻松活泼的处理方式。或许这个有趣的办法,对你家孩子没有吸引力,那么你还可以选择先陪孩子一起收拾,慢慢地以他为主,最后习惯了就变成了他自己来。

有的妈妈可能说,我家孩子不吃这套,又哭又闹就是不做。没关系,哭过闹过还要继续做,孩子不傻,尝试了哭闹没用就不哭了,前提是你要足够坚定。

记得有一次,儿子不小心撒了瓜子,他立刻跑到另外的屋子里,显然是逃避,我就在外面等着他收拾,过了好一会,他要喝奶,要讲故事,我都没说话,看着瓜子,他说了一句:”好吧!我捡。他心里很清楚我的做法,只不过在试着触碰我的底线,最后以失败告终。

从那几次较量后,他就接受了这个事实,自己弄得乱摊子自己收拾。再后来,他写完作业会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作业内容的一部分。不小心碰翻了垃圾桶,会自动地去打扫,再以后,这些都养成了习惯。

有些事情也许没必要区分的那么严格,可有些事情却必须要坚定。

细数孩子成长过程,在孩子坐姿不正,在字迹潦草时,在减肥懈怠时,再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时。。。。。看到孩子没有自制力,做事拖沓磨叽时,你做到态度温柔了吗?你做到原则坚定了吗?

亦或者相反呢,一方面态度是坚定持久的嘟囔唠叨外加羞辱发泄,一方面行动上又是温柔的包办一切。

那就不要去怪孩子没有自制力,没有恒久心,我们还是反思下自己的处理方式吧。。。。。因为家长的态度是孩子做事的态度,家长对孩子应该做的事情的宽容就是孩子放纵的开始,家长对待事情的坚定原则才是孩子成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