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力低下
谢谢。既然现在考虑孩子智力低下,那说明孩子的智力还是有情况的,是吧,这个你们得面对孩子的现实,并努力想方设法去改变他,也就是说通过家庭、孩子自己、社会(主要是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去积极改变孩子的智力,提高其发育水平,促进其发育,尽可能达到孩子的实际年龄水平,满足其生活或者受教育的要求。但是,孩子已经5岁半了,教育起来、训练起来、干预起来都有难度啊,不是一时半会就会上台阶的,你们需要耐心细心恒心,更需要爱心,才能“更上一层楼”啊。孩子血铅高,用药了吗?需要驱铅治疗,以免对智力、精神行为造成影响。
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康复中心-颜华副主任医师
小儿智力低下
由于目前科学发展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先进,目前的技术水平有些病因目前还无法找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肖农主任医师
一个低智商的孩子
不少人认为智商低的孩子肯定笨。其实这种看法是极片面的。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智商是指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测试成绩相比的指数,即智力商数。智商的平均值为100,可以有15%的商差,不过一般来说,智商在80以上都属于正常,80以下就要怀疑智力有问题了。 但是,由于影响智商的因素很多,所以智商并不能完全代表智力。那么影响智商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生物因素。有些儿童因为患有先天性的、遗传性的疾病,或者是先天虽好,后天却得了脑外伤、脑炎、脑肿瘤等等疾病,使脑子变得没有能力去学习知识,而引起了低智商。 这些低智商的儿童是真正的笨孩子,医学上称他们为生物因素引起的智能发育不全者。 其次是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有一类低智商儿童,大脑并没有受到损害,只是因为在不良社会和心理因素作用下,智力水平不能够得到发挥和发展,一旦改变环境,解除了他的心理障碍之后,智商很快就可以得到提高。 这类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低智商的儿童,我们就称他们为假笨孩子。在所有的低智商的儿童中,这类假笨孩子占了很大比例。 假笨孩子可以变为聪明孩子 既然造成假笨孩子的原因是由于不良的社会和心理因素,那么我们就来深入地分析一下这些因素,并设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把假笨孩子转化成为聪明的孩子。 我们以记忆为例,一个人的记忆要通过三个环节去完成。第一环节就是要有机会接触事物、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第二环节是要记住你认识的事物;第三环节是要把记住的事物加以运用。 在这三个环节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影响智力的发展而出现低智商。如第一环节没有做好,即使儿童的头脑很健康,但由于没有机会去认识事物,他的脑子当中也还是空洞无物。 1985年上海市调查了3000名4-5岁的儿童,其中有5%的儿童是低智商,这些低智商儿童中就有不少是因为养育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这就是社会因素。如果第二个环节有问题就很可能是心理障碍造成的。有些患多动症的,其实并不笨,也有机会接受学习,但是由于他好动,容易分心,对知识不用心去记或者缺乏兴趣去记,智商测定当然是很低的了。 对于社会和心理因素引起的低智商,并不象生物因素所导致的低智商那样难以矫治,而是可以通过努力恢复正常的。就以上所举的5%的低智商儿童来说,他们平时都是由家中没有文化的老人来照看,经常关在家中不出门,父母没有重视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 经过指导,家长从改变养育环境、注意智力开发等方面着手,让孩子进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智力。一年后再对这些儿童的智商进行复测,绝大部分的儿童智商达到了正常水平,甚至有个别孩子的智商一跃达到了100。 至于多动症的儿童,给他们服用控制多动症的药物之后,智商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有的孩子甚至从72到了124。而患有焦虑症的儿童,只要想办法解除他焦虑情绪,智商也是能够恢复正常的。 所以,要正确分析与对待智商低的孩子。
如何判断宝宝智力低下
1、运动和精神神经发育落后:自幼落后者多为先天性原因,如生后1~3个月内异常安静,少哭或多动,4个月对母亲无反应;6个月尚不会笑;1岁尚不能坐;2岁尚不能走路和说话。,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儿要晚。尤其走路更明显,出现肌肉痉挛,瘫痪,或肌张力低,关节过度屈伸。动作笨拙、行为异常。
2、吃奶困难:出现在婴儿时期。智力低下的婴儿最早变现出来的症状往往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
3、常有痴笑、张口、伸舌、流涎、磨牙、噘手指。经常有无意识的表情动作,或尖叫、哭闹。
4、眼神无神:不能有意识的视物和随物转移视线。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
5、语言障碍:语言明显落后于同龄儿而又无视听障碍,或智差同时伴有视听障碍。正常婴儿在7-8个月的时候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1-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可能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6、学习困难:(见于年长儿轻度智力低下者)
7、面容、体态异常:有些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宝宝在面容体态上就有异常表现。比如先天愚型患儿就有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托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脸”。脑积水的孩子头围特别大,小头畸形儿头颅又特别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身材特别矮小。
8、速度减慢:注意力严重分散,记忆力差,言语能力差,思维能力低,情绪不稳,自控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小儿智力低下怎么治疗,孩子智力低下有什么表现?
治疗智力低下的方法其实很多的,我介绍一下青岛第九人民医院的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已经查明病因者,如遗传因素或者是发育不好,则应采用MOGT疗法尽可能治疗智力低下,使其智力部分或完全恢复。
训练和康复配合:应用四维疗法,对症状较重的患者进行训练,使其达到尽可能高的智力水平。
孩子智商低的10大特征有哪些?
1、对声音反应差。孩子长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对外界的声音有所反应了。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是非常好奇的,而声音是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途径,如果孩子对外界的声音反应差,就说明他们的智力水平发育的缓慢,大脑发育得不够完全。
2、多动、注意力缺陷
智力低下的儿童,大脑发育迟滞,自控能力差,大部分都表现有注意力缺陷,也有部分伴有多动,男孩多见。智力水平发育不高的孩子,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会呈现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很难专心的状态。这一点与他们的大脑发育有关系,所以家长要注意了。注意力不集中还表现在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或虽有兴趣但很短暂,反应迟钝。上课时常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手脚不停,不能静坐,喜欢多嘴,常常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课堂学习。
3、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说谎、逃学、偷窃、欺骗、故意捣乱等,这一般在轻度弱智学生中可见,男孩较多。如果不注意正确引导,成年后很容易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行为与整个社会行为规范相背离,甚至做出损害他人生命、财产或社会治安等的违法行为,后果严重。
4、自主能力比较差
每个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如果智力发育有障碍的孩子,自主能力就比较差,自己不会做一些行为,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5、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
正常孩子2个月时就会笑,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如3个月才会笑,6个月还很少笑,1周岁还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一种信号。
6、动作笨拙不会玩手
孩子通常在出生2个月后就会抬头,四个月就会翻身,3~5个月即会玩手,但到6个月后仍不会玩手或坐起,到满周岁还不会走就属不正常表现。
7、眼神涣散
从眼睛判断孩子聪不聪明,应该是比较明显的一个症状。如果孩子的眼神涣散,并且眼睛里面没有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那么可以判断出来孩子的大脑发育受到了影响。
8、胆小、害羞表现退缩
智力不高的儿童常表现有退缩行为,如:胆小、害羞、低头、说话声音小、不敢与人交往、害怕见陌生人、害怕去生疏的地方、过分依恋亲人等,有的则采取面墙独处、躲避等方式。
9、发育缓慢
如果孩子整体的发育都比较缓慢的话,那他的大脑发育也会比较缓慢。很多孩子在一两岁时还不会自己爬,这就说明他的大脑发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及时的带孩子去检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10、不爱笑
管理表情的中枢神经是直接联系大脑的,也就是说,孩子越早能够控制自己的表情,他们的大脑发育的越完全,也就是越聪明,反之也是这样!
两岁半女宝宝智力低下有怎样表现
一、智力低下的孩子最早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往往是吃奶困难,有时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 二、睡眠时间往往比较长,整天非常安静,很少哭闹; 三、正常的孩子出生后4-6周就会对妈妈微笑,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到3个月还不会笑; 四、掌握各种动作(如坐、站、行走、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孩子要晚; 五、对周围不感兴趣,不看周围的东西; 六、正常小儿6-10个月时,常常喜欢把物品放在嘴里,但1岁以后就逐渐小时,智力低下的孩子到2-3岁时还常常把积木或其他物品放在口中; 七、2-3岁以后还常常流口水; 八、智力低下的孩子哭声尖锐或无力,音调缺乏变化。当外界刺激引起啼哭时,从刺激开始到出现啼哭这段时间比较长,有四化反复多次刺激才会引起哭啼; 九、对玩具不感兴趣,拿着玩具也不会玩; 十、由小时候的多睡不动转变为整天的不停活动,活动没有什么目的性。 以上说的这些表现是不是每个智力低下的小孩子在早期都存在的,更不能说凡有其中一条或几条的都算是智力低下。诊断智力低下还需要做其他许多检查,才能确定。
照彩超能照出比如孩子脑瘫或者智力方面那些问题吗?
要当妈妈的人都会胡思乱想的,我有宝宝时从开始怀上就想,宝宝是不是健康的宝宝,生下来会不会痴呆呀或者有什么疾病。总而言之就是脱离不了这种状态,每每到妇产医院做个B超或者听个胎心之类的产前检查,那心情真是比高考还紧张,只要大夫多看一眼,心一下掉下了无底洞,会不会出问题了。但是这些只不过当妈妈的过分紧张造成的。你只要放松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有体力来迎接你的宝宝,你的宝宝一定会健康的。相信自己也相信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