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次鼓励生育的新闻出来后,年轻人基本持不想生,养不起”的态度,但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很多早早辍学的年轻人,已经达到了二胎、三胎的指标。
于是,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学历越低的人越喜欢多生孩子,学历高的人反而不爱生。”
高学历不生娃,低学历爱生娃?
这样的说法虽然看起来过于主观、武断,但也是有调查依据的,而且在女性身上更为明显。
2010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学历为小学的女性,生育率为1.6;初中的1.35;高中的0.91,大专的0.83,本科的0.79。
其他国家的人口普查,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学历越高的女性,越不愿意生孩子。
并且国外一项研究发现,人类爱学习的基因衰落了,有专家认为,这和低学历的人生的孩子多,高学历的人不生娃,有很大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见到同样的情况:
前不久一位清华的女博士表示,自己以后不会有孩子,比起投资一个娃,更愿意投资自己。
而一个没有受过教育,以务农为生的女性,在计划生育的年代,依然生了11个孩子。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现实
1)个人追求不一样
学历高的人,大部分专业知识足够,或在某方面有所建树,也看过不同的人生,自然知道生活中除了生养孩子,还可以做其他事情。
而且学历不一定指的是学习生涯,对专业、事业的追求也是一种。
就比如杨丽萍,在孔雀舞方面的水平,绝对算得上是高学历”了,她为了自己舞蹈事业,也放弃了生孩子。
在她心中,舞蹈是自己的个人追求,培养孩子不是。
而低学历,且在事业上没有过多追求的人,更愿意遵循传统、大众的生活,按部就班地生养孩子,或者觉得养孩子就是自己余下人生的主要意义。
他们也往往将孩子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2)生存手段不一样
对于高学历的人来说,想要生存下去,靠的不是体力,也不是家里有多少人,而是知识水平、学习能力。
因此,就算没有孩子,他们也能在中年生存下去,还有可能过得越来越好。
而生养孩子的那段时间,会剥夺他们学习、追求事业的能力,正如研究表明,如今的男女在生完孩子之后,工资都会有所下降。
所以,没有孩子或孩子数量少,他们能过得更好,当然就不愿意生了。
而低学历的人,可能大部分靠体力工作,或者人到中年后,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可如果生的孩子比较多,只要一个有出息了,或者都能赚些小钱,他们将来的生活水平也能上升,晚年得到保障。
3)教育方式不一样
高学历的人知道学历、能力的重要性,也知道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很难,于是会选择不生,投资自己,或者只生一个,倾尽所有去培养。
而学历低的人,往往没有培养孩子的意识,觉得多一个娃,只是多一碗饭的事,孩子将来不管做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了。
这几个现实原因,看似不一样,但也比较相似。
实际上,不管是高学历的不生孩子,还是低学历的多生孩子,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考虑,比如有人觉得不养孩子,或着重培养一个,自己能过得更好;有的觉得多生了,自己能过得更好。
未来选择不一样,生孩子的数量就不一样。
但生而不养,过度培养”都不妥
过度培养
高学历的人只生一个,然后从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教育,能拿起笔了,就教绘画、写字、乐器;能说话了,就让背诵古诗。
开始学习后,必须每门功课考第一。
其结果可能就是孩子压力太大,最后受不了,直接崩溃。
生而不养
那个生了11个孩子的母亲,是没时间管孩子的,她早上三点将娃生出来,到了6点就得起床做饭、喂猪,连娃的生日都记不清,也从没过过生日。
后来,大女儿16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二儿子虽然成绩好,却因没钱读书而辍学;四儿子因打架残疾;其他孩子也基本不成器,还整日偷鸡摸狗。
不管生几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