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你们好,我是小江,欢迎大家阅读,祝各位度过愉快的一天。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娇惯孩子的教育方式已成为一种习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正是当代父母对待孩子的真实写照。有些父母由于过分地娇宠孩子、溺爱孩子、怕孩子受欺负,对孩子的爱已经失去了原则,他们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甚至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

事实上,溺爱不是爱,而是害。溺爱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反而更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懒惰、自私、狭隘的不良性格。古语说得好,严是爱,娇是害”,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和照顾无可厚非,但孩子逐渐长大,这种过分爱”的教育方式就会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大朋,起床吧!”妈妈走进儿子的卧室,轻声叫道。几点了?”眼都没睁开的大朋有些烦躁地问道。八点半了,早饭都给你热了一次了。”我不吃,妈你别再叫我了!”大朋说着便蒙头又要睡。那你就再睡会儿吧。”妈妈转身准备离开,大朋突然从床上爬了起来。对了妈,昨天小童说想让我和他暑假一起去饭店打工,今天下午去面试。”大朋揉着眼睛说。打工?你不愁吃不愁穿的去跟别人打什么工啊!”妈妈疑惑地问。我就是想去玩玩,这不是他叫我吗,我自己才不去呢!"

在家都没让你干过一点活儿,你现在出去给人家当服务员,省省吧,别丢我的人!哈哈,我还正不想去呢!那中午小童来叫我你就跟他说你不让我去啊,我还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呢。”大朋显得很得意。行,我跟他说!他家没钱要打工挣钱,非拉上你干吗?”妈妈显露出对小重的不满。你可真是我的亲妈!爱死你了。”大朋说着又要倒头睡觉。先别睡,把这牛奶喝了!”妈妈快步走到客厅端了一杯牛奶来到大朋床边。哎,真不想喝!”你就喝了吧,小祖宗!”

溺爱就像慢性毒药,药性不发则已,一经发作便再无回转余地。母亲出于本能,是最容易溺爱孩子的,往往不愿让孩子经历一点困难,受一点委屈,这看似是对孩子的疼爱和保护,其实是害了孩子。处于溺爱中的孩子往往认为疼爱自己是理所当然的,这会导致孩子的优越感和虚荣心不断膨胀,逐渐出现眼高手低、自私、缺乏同情心、不能自控等性格缺陷,十分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培养以致影响身心健康。所以父母爱护孩子也要有度,俗话说得好,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父母一定要牢记在心。

许多父母也知道溺爱不对,但是却总是分不清楚大爱与溺爱的界限,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父母注意的。
第一,父母应视孩子为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要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爱他就远离他”,过多地关注和爱护,将孩子视为小祖宗”、小皇帝”,会使孩子凌驾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之上,从而变得懒惰娇气、骄傲自满、没有礼貌,不好管束。
第二,面对孩子的物质需求,父母不可全部无偿满足,亦不可一切包办。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父母往往本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不加考虑地应允孩子的要求或是包办孩子的一切大小事务。因为这会让孩子在沉浸于物质享受的同时一步步失去独立性和动手能力,而这是每个父母都不想看到的。

第三,父母不可祖护孩子,孩子做错了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如何改正。犯严重错误时,要受到小小的惩罚。祖护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天不怕地不怕、凡事无所谓的心态,这种心态很容易让孩子形成知错不改,依然故我的性格,长大后也很难立足于社会。
第四,要严格地要求孩子,避免孩子生活懒散。俗话说,严父出孝子”。在学习上,父母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教育孩子;在生活上,父母也要严格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孩子懒散、拖拉等不良的性格习惯。

妈,我的那条红裙子你给我洗了吗?”倩倩站在阳台的晾衣竿上,左找右找都没找到自己的裙子。妈妈昨天去姥姥家回来晚了,忘记了。”我昨天中午不是跟你说过我今天要穿吗!同学生日聚会,那你让我穿什么呀?”倩倩冲妈妈喊道。怎么跟妈妈说话呢!你都这么大了洗衣服自己洗不了吗?”妈妈看到倩倩如此无理,也生气地说。不都是你给我洗的吗?我自己哪会洗啊!”

你不学永远不会!”妈妈认为不能再这样惯着女儿,跟你说,今天的事情是妈妈不对,我向你道歉。但是从明天开始,你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我总不能养你一辈子吧。妈,你怎么这么残忍!”倩倩都快挤出眼泪来了。我这是对你好,老把你当小孩你永远也不会长大。”妈妈仿佛认识到以前的做法确实太娇惯自己的女儿了。

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溺爱迁就,不仅在生活上会导致孩子习惯性地依赖父母,丧失独立活动和自理能力,还会导致孩子在性格上也逐渐丧失自立意识,缺乏主动精神。如今的草莓派”、啃老族”不正是印证了父母溺爱的弊端吗?所以,真正爱孩子,不是看为孩子做了多少,而是教会了孩子多少。

总之,溺爱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多给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机会,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炼和完善自己,练就坚强的心理素质和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使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坚实。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点赞,记得关注!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