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朱永新:未来,家庭将在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家长必读)

最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在一场读书会活动现场,分享了自己做新教育实验20年的历程,以及对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的一些深度思考。

他认为未来,家庭,父母在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时代,将重新到来。

父母会有更多时间进行亲子陪伴,成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去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而是掌握教育理念,了解正确的教育途径和方向。

未来社会,幸福永远比成功更重要

演讲中,朱永新详细介绍了自己对于未来学校的一些畅想。

他认为未来除了师范院校培养出的教师外,将会有更多各个领域的专家进入教育行业。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有一部分可能会承担一些基础性的教育内容,而专家们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更有可能的是,未来的教师不再局限在学校内进行教学,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平台进行教授。这个教育平台可以由政府搭建,并由政府出资购买优秀教师的优秀课程,免费提供给有需要,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学习。

朱永新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教师也会大量出现,甚至一些基本课程的学习通过人工智能教师就可以完成,所以未来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一定会很高,只有真正有能力,有知识,有水平的人,才能当好老师。

朱永新在读书会现场

未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将会是一个课程为王的时代,文凭将不再重要。

企业或社会,将不会看重你是在什么学校毕业的,而是看重你到底学习、掌握了哪些课程。文凭其实是一个社会在没有办法精细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个贴标签的产物。未来我们的所有学习记录,都将被存进学分银行,你所掌握的每一项技能,每一点知识,都可以在上面清晰体现。

此外,朱永新还特别推崇混龄”学习的模式,就是允许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同一个班级,或者就同一个问题,一起进行学习、研究。他觉得,混龄学习有助于不同年龄、不同思维,不同知识结构之间产生碰撞,进而可能激发出更好的学习状态,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朱永新说,有人在看过《未来学校》这本书后,觉得内容太过科幻”,但书中的所有构想,都不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在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样本。

其实目前技术领域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已经可以基本支撑起他对未来教育的想象。想要让这样的教育落地,需要的是让这种理念变成一种全社会的共识。

对于父母来说,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和恐慌的情绪。要知道,幸福永远比成功更重要。

父母不应该把孩子考高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作为他的人生目标,相比这些,让孩子在教育中认清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积极的成长,才更为重要。

其次,就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有研究发现,儿童期就养成阅读习惯,并且多读书,对他们学生时代的表现,以及之后的经济收入等方面,均有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