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阙庭脉的准确位置图 关尺寸脉分别在手的什么位置,有图么

脉搏最准确的位置

手掌向前,手腕外侧,用中间三个指头的指腹摸。

同样的姿势,在手肘部靠内侧也是同样的方式摸。

脑袋想一侧偏,另一侧,锁骨和肩膀之间的凹窝想上2-3cm,用食、中、无的指腹摸。

还有腘窝、腋窝、足背动脉可以摸。

阙庭脉的准确位置图

脉搏的位置

一般触摸桡动脉:把自己的一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到另一个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桡侧(那儿有骨头结节隆起,就挨着隆起的手掌面),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就是桡动脉。触摸脉搏也可以在肱动脉:肘上肱二头肌的内侧,也是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位置,其它:足背动脉,股动脉等等。

阙庭脉的准确位置图

关尺寸脉分别在手的什么位置,有图么

1、尺脉:在拇指一侧向下与内关穴基本平行的位置。

2、关脉:手脉的一部分,在掌后高骨上,寸口与尺中之间。
桡骨茎突内侧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



扩展资料:
寸口诊法:
寸口诊法是一种切压腕后桡动脉浅表部位以体察脉象变化的脉诊方法。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在病变时反应较敏感容易感知,所以从寸口脉象变化既可了解机体正气盛衰和营卫气血运行情况,又可判断病邪对脏腑的影响。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在病变时反应较敏感容易感知,所以从寸口脉象变化既可了解机体正气盛衰和营卫气血运行情况,又可判断病邪对脏腑的影响。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其相配脏腑为左寸候心(膻中)。
左关候肝、胆(膈);左尺候肾(小腹);右寸候肺(胸);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小腹)。脉诊的时间以清晨为最佳,病人正坐或正卧,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脉枕。
切脉时用中指按在关脉部位,食指按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尺脉部位。医生常用指力的轻重体察脉象的变化。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寸口诊法

阙庭脉的准确位置图

中医把脉的具体位置在哪?

把脉有三种,一般把寸口是手腕横纹处(手向内弯形成褶皱处,桡骨下缘,两筋上方骨头和肌肉连接凹陷处,为关上)依次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压,分别是寸口,关上,尺中。简称寸关尺。

人体穴位的位置

人体108要害穴位
0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後发际正中上七寸。
0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後约一寸凹陷处。
0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0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後方的凹陷处。
0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0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0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0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09、素胶: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後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
16、脑户:在後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後缘处。
19、哑门:在项後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後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後下方、胸锁乳突肌後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後、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後缘与结喉相平处。
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後、胸锁乳突肌後缘处。
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後缘,扶突穴下一寸处。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41、日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
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
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
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
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
52、不容:在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即巨阙穴旁开二寸处。
53、带脉:在章门穴下与脐相平处。
54、乳中:在乳头中央处。
55、乳根:在乳头直下第五肋间。
56、关元:在曲骨穴上二寸、脐下三寸处。
57、中极:在脐下四寸处。
58、曲骨:在脐下五寸,耻骨联合上缘。
59、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处。60、天枢:在肚脐旁开二寸处。
61、食窦:在任脉旁开六寸的第五肋间。
62、会阴:在大便前(指肛门)小便後两阴之间。
63、大椎: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处。
64、风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65、天宗:在肩胛岗下窝的中央。
66、至阳:在第七、第八胸椎棘突之间。
67、脊中: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
68、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69、魂门:在第九第十胸椎突棘旁开三寸处。
70、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处。
71、意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2、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73、胃仓: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4、志室: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5、腰眼: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三至四寸处。
76、命门:在第二、三椎之间。
77、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高处。
78、长强:在尾骨尖与肛门之间。
79、巨骨:在锁骨肩胛岗之间凹陷处。
80、臂臑: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处、肩(骨禺)与曲池的连上。
81、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号肌腱外侧处。82、曲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近尺侧缘。
83、曲池:屈肘时,在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中点处。
84、手三里:在曲池穴下二寸处。
85、少海:屈肘时,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86、青灵:在少海穴上三寸处。
87、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三寸。
88、腕骨:在手背尺侧,当第五掌骨与钩骨、碗豆骨之间凹陷处。
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处。
90、阳溪:拇指向上挠时,在腕关节桡侧凹陷处。
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头之间、掌指关节上方一寸凹陷处。
92、八邪:握拳时,每个掌骨小头之间处。
93、风市:在直立两 手自然下垂时,在大腿外侧中指尖所到之处。
94、阴包:在曲泉穴上四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95、阴廉: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二寸动脉处。
96、血海:在大腿内侧面下部、髌骨内上缘上二寸处。
97、箕门: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处。
98、承扶:在臀部下缘横纹中点处。
99、委中:在窝部横纹中点处。
100、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101、膝阳关:在阳陵穴上、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
102、承山:在小腿後面正中出现"人"字形凹陷处,即委中穴与足跟之中处。
103、悬锺:在外踝高点直上三寸,腓骨前缘。104、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後缘。
105、解溪:在足背的踝关节横纹中点、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106、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7、太溪: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8、涌泉:在足掌心的前三分之一与後三分之二交界处。

怎样快速记穴辨脉找准其所在位置?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

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痛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

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

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风府可用针。

更有手臂拘挛急,尺泽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

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一作三寸)深。

狂言盗汗加见鬼,惺惺间使便下针。骨寒髓冷火来烧,灵道妙穴分明记。

疟疾寒热真可畏,须知虚实可用意;间使宜透支沟中,大椎七壮合圣治;连日频频发不休,金门刺深七分是。

疟疾三日得一发,先寒后热无他语,寒多热少取复溜,热多寒少用间使。

或患伤寒热未收,牙关风壅药难投,项强反张目直视,金针用意列缺求。

伤寒四肢厥逆冷,脉气无时仔细寻,神奇妙穴真有二,复溜半寸顺骨行。

四肢回还脉气浮,须晓阴阳倒换求,寒则须补绝骨是,热则绝骨泻无忧;脉若浮洪当泻解,沉细之时补便瘳。

百合伤寒最难医,妙法神针用意推,口禁眼合药不下,合谷一针效甚奇。

狐惑伤寒满口疮,须下黄连犀角汤。虫在脏腑食肌肉,须要神针刺地仓。

伤寒腹痛虫寻食,吐吮乌梅可难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还胃气通。

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

伤寒痞结胁积痛,宜用期门见深功,当汗不汗合谷泻,自汗发黄复溜凭。

飞虎一穴通痞气,祛风引气使安宁。刚柔二痉最乖张,口禁眼合面红妆,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

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刺效如神,不论老幼依法用,须教患者便抬身。

打扑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后向承山立作效,甄权留下意无穷。

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大都引气探根本,服药寻方枉费金。

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消散即时瘳。

风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两足两胁满难伸,飞虎神针七分到,腰软如何去得根,神妙委中立见效。

http://wenwen.sogou.com/z/q655765284.htm

大家的脉诊部位定位是怎样的?(图示)

前两张大抵是一样的定位,寸部紧靠第一腕横纹,与拇指根部的骨骼紧靠。第三张图取自以下地址中医四脉脉诊测量仪是根据刘邵武脉诊经验制作的脉诊仪。因为其标注的部位很明确所以引用此图。我所认同的脉诊部位,大体是第三张图的第二个寸位,食指外侧与第二腕横纹很近,中指无名指依次排列。

求经络穴位速记方法 与 各穴位准确位置

手太陰肺經穴歌

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列,次則俠白下尺澤,又次孔最與列缺,

經渠太淵下魚際,抵指少商如韭葉。

手厥陰心包經穴歌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澤郤門認,間使內關輸大陵,勞宮中沖中指盡。

手少陰心經穴歌

手少陰心起極泉,青靈少海靈道全,通裏陰郤神門下,少府少沖小指邊。

手陽明大腸經穴歌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穀藏,陽溪偏曆曆溫溜,下廉上廉三裏長,

曲池肘髎迎五裏,臂臑肩髎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終以迎香二十止。

手少陽三焦經穴歌

少陽三焦所從經,二十三穴起關沖,液門中渚陽池立,外關支溝會宗逢,

三陽絡入四瀆內,注入天井清冷中,消濼臑會肩髎穴,天髎天牖經翳風,

瘛脈顱息角耳門,和髎上行絲竹空。

手太陽小腸經穴歌

手太陽經小腸穴,少澤先行小指末,前穀後溪腕骨間,陽穀須同養老列,

支正小海上肩貞,臑俞天宗秉風合,曲垣肩外複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

此經穴數一十九,還有顴髎入聽宮。

足陽明胃經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地倉大迎下頰車,下關頭維對人迎,

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尋,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滿出梁門,

關門太乙滑肉起,天樞外陵大巨裏,水道歸來達氣沖,髀關伏兔走陰市,

梁丘犢鼻足三裏,上巨虛連條口底,下巨虛下有豐隆,解溪沖陽陷穀同,

內庭厲兌陽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終。

足少陽膽經穴歌

足少陽經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聽會上關頷厭集,懸顱懸厘曲鬢翹,

率穀天沖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

風池肩井淵腋長,輒筋曰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

陽關陽陵複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俠溪竅陰閉。

足太陽膀胱經穴歌

足太陽經六十七,睛明攢竹曲差參,眉頭直上眉沖位,五處承光接通天,

絡卻玉枕天柱邊,大杼風門引肺俞,厥陰心督膈肝膽,脾胃三焦腎俞次,

氣大關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後下,會陽須下尻旁取,還有附分在三行,

魄戶膏肓與神堂,yixi膈關魂門當,陽綱意舍及胃倉,肓門志室連胞肓,

秩邊承扶殷門穴,浮郤相臨是委陽,委中在下合陽去,承筋承山相次長,

飛揚跗陽達昆侖,僕參申脈過金門,京骨束骨近通穀,小趾外側尋至陰。

足太陰脾經穴歌

足太陰脾由足拇,隱白先從內側起,大都太白繼公孫,商丘直上三陰交,

漏穀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前,府舍腹結大橫上,腹哀食竇天溪連,

胸鄉周榮大包盡,二十一穴太陰全。

足厥陰肝經穴歌

足厥陰經一十四,大敦行間太沖是,    中封蠡溝伴中都,膝關曲泉陰包次,

五裏陰廉上急脈,章門過後期門至。

足少陰腎經穴歌

足少陰腎二十七,湧泉然乖徽海出,    太溪大鐘連水泉,複溜交信築賓立,

陰穀橫骨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得,    肓俞商曲石關蹲,陰都通穀幽門直,

步廊神封出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畢。

任脈穴歌

任脈中行二十四,會陰潛伏二陰間,    曲骨之前中極在,關元石門氣海邊,

陰交神闕水分處,下脘建裏中脘前,    上脘巨闕連鳩尾,中庭膻中玉堂聯,

紫宮華蓋循璿璣,天突廉泉承漿端。

督脈穴歌

督脈行脈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長強,    腰俞陽關入命門,懸樞脊中中樞長,

筋縮至陽歸靈臺,神道身柱陶道開,    大椎啞門連風府,腦戶強間後頂排,

百會前頂通囟會,上星神庭素髎對,    水溝兌端在唇上,齦交上齒縫之內。

常用穴位歌訣

 三裏

三裏在膝下,三寸兩筋間。     能除心腹脹,善治胃中寒,

腸鳴並積聚,腫滿膝脛酸,    勞傷形瘦損,氣蠱病諸般。

人過三旬後,針灸眼能寬。    取穴當舉足,得法不為難。

內庭

內庭足兩間,胃脈是陽明。    針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

遍身風癮疹。伸欠及牙疼,    瘧病不思食,針著便惺惺。

      .曲池

曲池曲肘裏,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

挽弓開未得,筋緩怎梳頭,     喉閉促欲絕,發熱竟無休,

遍身風癮疹,針灸必能瘳

     合穀

合穀名虎口,兩指歧骨間。    頭疼並面腫,瘧疾病諸般,

熱病汗不出,目視暗漫漫,    齒齲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淺,令人便獲安。      

委中分

委中曲腘裏,動脈偃中央。    腰重不能舉,沉沉壓脊梁,

風痹髀樞痛,病熱不能涼,    兩膝難伸屈,針下少安康。

      承山

承山名魚腹,月耑下分肉間。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難,

腳氣膝下腫,戰栗腿疼酸,    霍亂轉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侖

昆侖足外踝,後向足跟尋。    月耑腫腰尻痛。腳胯痛難禁,

頭疼肩背急,氣喘上沖心。     雙足難行履,動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樂。須將穴下針。

      環跳

環跳在髀樞,側身下足舒,     上足曲求得,針得主攣拘,

冷風並濕痹,身體或偏枯,。    呆癡針與灸,用此沒疏虞

      陽陵,

陽陵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難伸屈,拘攣似老翁,

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風。      誠記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裏

通裏腕側後,度量一寸中。    善呻並數欠,懊憹及心忪,

實即四肢腫,喉間氣難通;    虛則不能語,苦嘔痛連胸,

肘膊連臑痛,頭腮面頰紅。    針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窮。

列缺列缺腕側上,手指頭交叉。    主療偏風患;半身時木麻,

手腕全無力,口禁不開牙。      若能辨補瀉,諸病恰如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