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大宝没有以前听话了,总是蛮不讲理”。小的时候还知道照顾二宝,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和二宝简直就是水火不容”。动不动就爆发战争”,而且即便是自己的错误,也会蛮不讲理。没理也要辩三分,气得我每次都会火冒三丈。
这种现象很多父母都会跟我一样深有同感,似乎孩子总会有这样的一个时候,让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变了一个样。真的是可以用性情大变来形容,这时候的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不讲理,喜欢和字母对着干,让父母孩子之间矛盾不断。
孩子怎么会变得蛮不讲理”
很多家长碰到孩子的蛮不讲理”,很生气,除了会大吼大叫,还会打骂。不光问题不好解决,还会火上浇油。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1:教育出现偏差
父母在生活中教育孩子,过于强势和暴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孩子的感受,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控制。内心变得很叛逆,才会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而蛮不讲理”。
原因2:父母本身就是反面教材”
父母在生活中就是个武断、不讲道理的人。父母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讲道理。父母本身就是反面教材”孩子难免会受到影响。
原因3:孩子本身到了反抗期”
孩子成长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和父母对着干、蛮不讲理的行为,其实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也就是到了反抗期”这个阶段。使孩子出现反抗父母的错误行为。
孩子总是蛮不讲理”若不及时引导,会让孩子有哪些变化
孩子的蛮不讲理”,如果父母没有引导,或者错误的引导。对孩子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会造成孩子任性、不讲道理的坏行为。
而且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更不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蛮不讲理”行为的出现,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是到了一定的心理和心理阶段。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形成,他们渴望自己得到别人认可,对自己有全新的认识,也会错误地把自己当成大人看。于是难免会出现蛮不讲理”的错误行为。
除此之外蛮不讲理”的坏行为,对孩子来说还会影响他们的社交。因为自己的蛮不讲理”,会成为别人眼中固执的人。这些人不会看懂看到自己的错误,只会从他人身上找问题 。
如果交朋友,没人愿意和这样自私的人成为朋友,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其他人说的什么话都是废话”。固执、专制等坏行为使孩子失去朋友,变得孤僻。
应付孩子蛮不讲理”,平稳度过反抗期”的好方法
孩子到了反抗期变得不讲道理,不要再靠吼叫打骂来解决了。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反抗期”是需要有技巧和方法的。
技巧一:建立孩子日常生活中规则意识
父母要从小就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不要让自己的自以为”,造成孩子的肆无忌惮”。家长的自以为就是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并不是像家长想得那样,规则是需要从小建立点滴渗透的,孩子有良好的秩序感,才会做到有规有矩。
技巧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生活中父母要把自己的关注点发散,其实孩子的成长不光只有吃喝拉撒。同时心理营养和情绪行为也是需要父母关注,也就是说关注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心理健康。
只有关注其情绪才能及时发现反抗期”,并且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的处理和安抚。让孩子不会因为情绪的变化,而感到不舒服或者产生负面影响,有效防止情绪化。
技巧三:有选择地限制孩子
父母要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不是事事都限制。要懂得有选择、有目的、根据不同事情不同情况进行限制。如果凡事都上纲上线,墨守成规,除了会让孩子变得畏首畏尾,还会有的出现叛逆的反抗行为。
技巧四:有体验的过程感受结果
孩子到了反抗期”,希望自己的意见被接纳,渴望表达。却由于是非观的缺乏而常常办错事,但是出于孩子过于想要表现自己的心理。他们不会对结果预知,于是对父母的建议不会采纳。
所以父母为了平稳地度过反抗期,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承担因为自己的任性所带来的后果。让他们长记性。
技巧五:家长做到三不要
最后一个技巧就是家长要做到三不要”,不要发火、不要纵容、不要硬碰硬。孩子到了反抗期”,父母的发火和硬碰硬都会让亲子关系受到影响。
也会增加孩子的内在反抗,而不要对孩子纵容,也是父母要注意的。纵容的行为无疑是一种毒药”,会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长大后甚至会自食其果。
所以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家长是每个家长都要做到的,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和教育。冷静处理,适当说不”。
童书小窝儿寄语:
孩子在生活中出现蛮不讲理”的行为,家长不要错误片面地去看待这种行为,只是单方面地认为孩子不听话,太淘气。一定要了解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背后原因,才能将事情更好地解决好。
发现孩子到了反抗期”,及时做到三不要 。放平自己的心态,稳定住自己的脾气,分析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然后做好情绪安抚,多一下耐心,放下那些父母所谓的权利”。和孩子交朋友,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让孩子平稳度过反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