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官桂的中药别名 中药上桂心别名是什么

中药的别名

【别名】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
【异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黄花吊水莲、观音串(《广西药植名录》),黄花大远志(江西《中草药学》)。
【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用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子宫脱垂,白带,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0.5~1两。

官桂的中药别名

中药“关桂”的别名叫什么

官桂(《本草图经》),又名:菌桂(《本经》一作箘桂),筒桂(《唐本草》),桂尔通、桂通、条桂。呈半槽状或圆筒形,长约40厘米,宽约1.5~3厘米,皮厚1~3毫米。外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及小裂纹,皮孔椭圆形,偶有凸起横纹及灰色花斑;刮去栓皮者,表面较平滑,红棕色,通称"桂心"。内表面暗红棕色,颗粒状。质硬而脆,断面紫红色或棕红色,可见浅色石细胞群,断纹成环状。气芳香,味甜辛。 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皮、枝皮 。

官桂的中药别名

中药上桂心别名是什么

一般说,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而“桂心”系去掉外层粗皮的“桂通”,也写作“桂辛”。《本草纲目》:肉桂下行,益火之原,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圣惠方》言,桂心入心,引血化汗、化脓。盖手少阴君火,厥阴相火,与命门同气者也。

官桂的中药别名

肉桂与官桂的区别

肉桂又名官桂,俗名桂皮,但却有别于我们调味用的“桂皮”。前者皮细肉厚质软,腻滑如玉,断面紫红色,油性足,气香浓,味甜而辛,嚼之渣少;后者皮薄质硬,干燥不油润,香气淡,味微酸涩,少作药用。

求一种叫 苦桂 的中药

筒桂 开放分类: 中药   释名  桂、苦桂。    气味  (皮)辛、温、无毒。    主治  养精神,和颜色。

棺桂是什么药材?

官桂为生长5、6年的肉桂,幼树的干皮和粗枝皮,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剥取,晒干成筒状,切断或打碎用。它具有温中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它的作用弱于肉桂。临床中可用于肾阳不足和脾阳不振的疾病。对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等。可与杜仲、山茱萸等配伍使用。对于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可与温中补脾的药物干姜、白术等配伍使用。也可以用于脘腹冷痛和虚寒痛经,或者是久病体虚,气血衰少的病症。

古籍里的桂白皮是指哪种植物的哪一部分?还有别名吗?

桂白皮是什么?是桂皮?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

问几位中草药(企边桂,桂子,紫蔻,白蔻) 高人指点~~

肉桂的别名有以下几种【别 名】:牡桂(《本经》)、紫桂(《药性论》)、大桂(《唐本草》)、辣桂(《仁斋直指方》)、桂皮(《本草述》)、玉桂(《本草求原》)。原植物肉桂又名:桂木(《山海经》)、梫、木桂(《尔雅》)、桂树(《尔雅》郭璞注)、糠桂。 肉桂作为药材有以下几种叫法①官桂(《本草图经》)又名:菌桂(《本经》一作箘桂)、筒桂(《唐本草》)、桂尔通、桂通、条桂。②企边桂又名:清化桂。③板桂(《本草图经》)又名:桂楠 其中企边桂:又名清化桂、清化玉桂、清化肉桂。是越南北圻清化所产的野生桂。又分为高山企边桂、低山企边桂等规格。以上提到三种药材的区别如下: ①官桂:剥取栽培5~6年的幼树干皮和粗枝皮,晒1~2天后,卷成圆筒状,阴干。 ②企边桂:剥取十余年生的干皮,两端削齐,夹在木制的凸凹板内,晒干。③板桂:剥取老年桂树的干皮,在离地30厘米处作环状割口,将皮剥离,夹在桂夹内晒至九成干时取出,纵横堆叠,加压,约1个月后即完全干燥。至于“桂心”,即肉桂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各种肉桂商品均宜贮藏于干燥阴凉处,或入锡盒内,密闭保存。 桂子:大叶清化桂为樟科植物大叶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BL.var.macrophyllum Chu.var.nov.),树皮入药为肉桂,又称南玉桂,为常用中药。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其嫩枝为中药桂枝;干燥幼果为中药桂子。桂子确实没有别名。 首先紫寇和白蔻都是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果实,但紫寇和白蔻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的,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资料: 紫蔻:又名紫叩、紫豆蔻、紫豆叩、十开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果实。其中个大饱满、壳薄无空皮、种皮呈暗棕色或灰棕色者,称为紫蔻。品质最佳。 枫蔻:又枫叩、小白蔻、三角蔻、三角叩、印度蔻、印度叩。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果实。其中个小瘦瘪,外皮较厚者,称为枫蔻。品质较差。 白豆蔻:又名白蔻、白叩、豆蔻、豆叩、圆豆蔻、圆豆叩、原豆蔻、原豆叩。为本品带壳者。 以上均以个大、粒实饱满、果壳完整、香气浓厚者为佳。 蔻仁:又名叩仁、蔻球、叩球、白蔻仁、白叩仁、白蔻仁、豆叩仁等。为本品去壳的种子团。 蔻米,又名叩米。将种子团打开,单粒种子称“蔻米”。 蔻壳:又名叩壳、白蔻壳、白叩壳、白豆蔻壳、豆蔻壳、豆叩壳、白蔻皮、白叩皮、豆蔻皮、豆叩皮、蔻皮、叩皮、白蔻衣。为本品果实的外壳。 小豆蔻:为姜科植物小豆蔻Elettaria cardamomum White et Maton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印度、越南、斯里兰卡等国。该品种品质较次,非白豆蔻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