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于智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注于中青年领域的心理辅导
每一个孩子从一张白纸长大成人,拥有各自不同的人生。作为家庭,是涂抹他人生作品基色的画笔。
在这《我看家庭教育》系列文章中,我们从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有可能更贴合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等几个方面尝试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家庭教育。
接下来我们围绕导致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期望严要求
沟通不良
界限不清
本文只讲第二部分 沟通不良
在亲子之间,第二个常存在的问题,就是沟通不良。说到这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好玩的亲子沟通故事跟大家分享:
一个暑假前,一个妈妈跟儿子商量暑假的安排,因为又是补习班,又是作业,能够安排的时间也就十天八天,于是妈妈说:儿子啊,我听说有一个绘画集训营非常不错,你平时不就爱画来画去么,要不要去?你自己选择,做决定吧,我尊重你。”
儿子说:我不去,我跟同学约着一起做航模了。”
妈妈说:好的,我知道了,这样吧,眼看期末考试了,咱们先不下决定,你再考虑考虑,考完试再说。”
过几天,期末考试之后,放假第一天,妈妈又来跟儿子商量:儿子啊,开始放假了,前几天我跟你说的集训营,我想一定是你不够了解他们的课程内容和情况,这样是没办法对比选择的,我给你拿了资料,你看这里有你喜欢的动漫绘画,你自己看看再做决定,我尊重你。”
儿子一手把单子拎过来瞄了两眼,摇摇头:我不想去,我想做航模,跟同学都约好了。”
然后过几天,儿子正在写作业,妈妈兴冲冲过来:儿子啊,今天妈妈出门办事,正好能路过那个美术学校,你要不要跟我过去实际看一看,有了真实的感受,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欢,是不是?到那了,你按照你自己的感受做决定,是去学美术,还是在家做航模,都尊重你。”
儿子放下作业,跟着妈妈去兴趣班里里外外溜达了一圈,然后说:我还是想做航模,兴趣班什么时候都能学。”
又过了几天,儿子作业也写完了,补习班也放假了,晚上,妈妈找来儿子,语重心长:儿子啊,你看哈,那个美术课,前几天搞活动,有优惠,过期就没有了,妈妈就帮你先报上名了,明天第一天开课,你去试试,体验一下呗,只要你感觉不好,咱们随时回来,妈妈绝不强迫你,我们家很民主的,妈妈尊重你。”
儿子这回没说话,一声不吭去学美术了。
一个典型的又让人哭笑不得的亲子沟通故事,这个妈妈多民主啊,绝不大喊大叫,也会征求孩子意见,多么好的沟通啊,可是这真的是沟通么?到底什么是沟通?想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那些存在于亲子之间的不良沟通。

▍生气发泄
很多时候,一旦遇到孩子的言行出了问题,或者达不到我们预想,很容易就能激起我们的火气,我们一生气,自己失去理智,你就是没脑子!”你还能不能好了?!”是个人都比你强!你就不能有点出息?!”什么话解气说什么,摔手机,撕漫画,关禁闭,甚至直接暴打,什么能让孩子难受做什么。
然后,我们可以解释,都是孩子逼得,我也是没办法。这是沟通么?肯定不是,因为此时我们的目的就只有发泄怒气,并且试图吓住孩子从而控制住他。
然而结果是,孩子在一次一次的指责和打骂中,幼小的心灵受伤;真正到底要沟通什么已经没人在意了。

▍抱怨
除了生气发泄,还有一种表达方式也很伤害孩子,就是抱怨。抱怨都带着委屈,委屈其实还是家长自己的情绪,我们从早到晚抱怨孩子,抱怨孩子起床晚,抱怨孩子吃饭吃少啦,抱怨孩子作业没做好总是粗心,晚上抱怨孩子不早点睡觉,抱怨孩子玩手机玩太晚,然后抱怨老公也没争气。
你的抱怨总带着你不够好,你对不起我”的意味,沟通变成了要安慰和满足,这对于孩子来说压力山大,跟指责呵斥一样,孩子不得不背负着不断要满足父母需求的任务,而无暇真正发展自己。
▍讲道理
还有的家长喜欢讲道理,不是说不能讲道理,但是你要清晰地意识到为什么讲道理,很多的讲道理就是为了说服孩子,把自己的观念植入孩子的脑海,这就不叫沟通,而且如果只讲道理,不顾孩子的情绪,不顾孩子的需求和观念,就问题更大了。
这种场景常见于高知家庭,我们是文明的家庭,我们不暴力不谩骂,我们讲道理,但是孩子每天的生活就是,一犯事”,就被拎到房间里面对面地开始讲道理,讲到孩子承认自己是错的,答应父母的要求为止。
这只是变相的控制而已,看起来不暴力,其实孩子仍然没有任何空间,没有得到应有的接纳和关注,你去问这样生活中的孩子,他们对讲道理的恐惧不比被打骂少。
▍恐吓、吓唬
再一个很糟糕的就是恐吓,吓唬孩子。尤其对于孩子的情绪和需求,恐吓更伤害。有孩子哭了,一直哭,你不知道怎么办,老人们就讲你再哭,再哭再哭,让老虎吃了你,让警察把你抓走。而年轻的爸妈会倒数一二三,如果你不闭嘴,我就不带出去玩!
最糟糕的恐吓莫过于如果你再如何如何,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一直处于随时可能被丢弃的境地中,尽管父母可能只是吓吓他,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不安全的,完全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根本没可能去发展自己,需要全力去寻找安全感稳定下来才行。
以上这些都不是沟通,其实都是父母自身的情绪控制下的表达而已,生气产生责骂,委屈产生抱怨,不接纳才会说服,无奈产生恐吓。

沟 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沟通的前提是双向的开放的,沟通是在彼此充分倾听的基础上,对各自的观点求同存异,最终达成部分或者全部共识。
而以上种种都是父母单方向对孩子的情绪宣泄和控制。这不能算是沟通。当然,有的人会说,怎么那么矫情,我当爸妈的还管不了孩子了?我什么事都得跟他有商有量的不成?我就不能做主了?干什么要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关键因素,而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一个天天与你对立,视你为仇敌,躲着防着厌恶着恐惧着你的孩子,不可能跟从你的教育。只会指东打西,逆反或者敷衍。
如果,孩子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仍然时刻乖巧,言听计从,那更糟糕,这个孩子连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格都没有建立起来,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动力,以及作为独立个体与人交往的能力。

上述故事里的妈妈,似乎与那些用怒吼、命令、抱怨等等代替沟通的父母还有所不同,她温和,甚至愿意尊重孩子,但是她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倾听,她在沟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在与面前的人沟通,对方说的话并没有真的接收到,只是在想办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已。
后期陆续更新《我看家庭教育》干货系列文章,深入分析找原因,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家长:
● 导致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 如何实践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
● 父母自身有效地调节管理情绪
ABOUT IWONDER 关于我们
问名成长社一直秉持、一直践行、一直向更多面临成长困境的同学和家庭提供帮助与支持。两年多以来,问名同学主动探索、积极改变、健康成长,这些虽然微小但却强而有力的点点滴滴,更坚定了问名开拓心理与学习相辅相成的创新教育之路的信心。
我们欣赏同学们的成长,同时,也希望能让更多关注教育、心系成长的朋友,认识并了解这样的教育模式,让未来多一种选择,一起欣赏最美丽的成长风景。
我们始终相信,每一颗星辰都有世间独一的运行轨迹,真正的成长是做最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