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儿童为什么会出现胸痛?不仅仅是心脏问题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56%-86%的儿科胸痛起源于其它脏器系统

胸痛是儿科急症室常见的就诊原因。家长看到孩子胸痛,往往觉得是心脏问题,实际上儿童胸痛的病因除了心源性,还有非心源性。还有一些胸痛,经过全面评估后依然找不到病因,此时可诊断为特发性胸痛,这种胸痛虽然可能反复发生,但症状通常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缓解。

目前,儿童胸痛三个最常见的原因是肋软骨炎、胸壁外伤与肌肉拉伤以及呼吸道疾病,此3种情况占儿童胸痛的45%-65%。

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儿童医院儿科韩波教授就《儿童胸痛的鉴别诊断解析》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如何鉴别?

1

心源性胸痛

儿童胸痛的鉴别诊断非常宽泛,虽然心源性病因发病率并不高,然而心脏病因是患儿和家属最关心的,部分可危及生命。心源性胸痛可由缺血性心室功能不全、心包或心肌感染、心律失常引起。

部位:典型的心绞痛位于心前区或胸骨下部位,放射至颈部、下颏、单或双臂、后背或腹部。

疼痛特点:疼痛为深重压力感、窒息感或压榨感。

诱因:运动、寒冷刺激、情绪暴发或饱食诱发心绞痛。

2

非心源性胸痛

56%-86%的儿科胸痛起源于其它脏器系统,可找到明确的非心源性胸痛病因,最常见于胸部和呼吸系统。

▌ 肋软骨炎(肋软骨炎所致的胸痛占儿童胸痛9%-22%)

部位:以轻度到中度的胸前壁疼痛为特征,通常为单侧,偶尔双侧;疼痛科放射至胸部其它部位,后背及腹部。

疼痛特点:可持续数月,有反复触痛,呼吸时可加重。

▌ 肌肉骨骼(肌肉骨骼性疼痛比较常见)

部位:存在胸壁或肌肉的触痛。

疼痛特点:触痛。

诱因:有剧烈运动、举重或直接胸壁创伤的病史;肋骨或胸椎的畸形在儿童可引起轻度慢性胸痛。

▌ 呼吸道疾病(呼吸道问题占儿科胸痛病例的10%-20%)

部位:伴有助间或腹部肌肉疼痛。

疼痛特点:助间或腹部肌肉疼痛;胸腔积液引起的疼痛深吸气时可加重。

诱因:可由肺部病变、胸膜刺激或气胸引起;通常存在严重咳嗽和病史;体检时存在啰音、哮鸣音、气急、吸凹或发热提示呼吸道病因。

▌ 肠胃道:

部位:胸骨下端;右上腹和部分胸部。

疼痛特点:餐后腹痛;胸骨下端烧灼感疼痛。

诱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食管炎;胆囊炎;儿童吞咽异物。

▌ 心理性(心里失调占5%-17%病例,更常见于女性青少年)

胸痛发生常与最近的压力情况有关。

如果没有完整的病史调查和随访评估,胸痛的心理病因不能轻易认定。

心理学或精神病学会诊可揭示症状改变、躯体功能紊乱或甚至沮丧。

▌ 其它原因:

乳腺痛,可能是囊肿(青春期后的女孩)或可能是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的部分正常乳腺发育。

带状疱疹是另一种不常见的胸痛原因。

自发性气胸或纵膈积气是严重儿童急性胸痛的呼吸道病因。

肺栓塞虽然在儿童极为少见,患者通常有呼吸困难,胸膜痛、发热、咳嗽、咯血。

怎样做到早期诊断?

首先,评估有胸痛主诉儿童的首要目标是排除胸痛的心脏原因,这通常是儿童和家长最关心的。

其次,寻找胸痛的三个常见原因,肋软骨炎、肌肉骨骼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最后,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化验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临床诊断。

这里,韩波教授指出,面对儿童胸痛,临床医师不需要把所有的患儿病例都握”手里,还可以转给心内科或其他专科医师指征

关于儿童胸痛的评估与处理流程,韩波教授也作出了相应的总结,并附上了处理流程图(见图3)。

图3

出现胸痛,如何处理?

当胸痛的特定病因明确后,直接纠治病因或改善症状。

心源性:

如果诊断严重心脏畸形,心律失常应转至心脏科就诊。心脏评估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Holter),甚至心导管。依据病因,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

非心源性:

三个常见原因:

软肋骨炎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大多数胸痛的骨骼肌肉和非脏器原因可通过休息和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治愈;

对于胸痛的呼吸道病因,可针对病因治疗,或转至呼吸科。

如果怀疑胃炎、胃食管反流或胃溃疡,做消化道钡餐,进行抗酸实验,给与氢离子拮抗药或激肽原治疗。若未找到胸痛的病因且怀疑精神因素,可转至精神科就诊。

总 结

胸痛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症状,可发生任何年龄段,以青少年多见;

通过详尽的病史咨询、体格检查可以初步确定病因,必要时借助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及时作出诊断;

软肋骨炎、胸壁外伤与肌肉拉伤以及呼吸道疾病是儿童胸痛三个常见病因,对于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中危及生命的儿童胸痛病因,需要予以重视,及时诊断、治疗。

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讲者: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儿童医院儿科 韩波教授

责任编辑:CiCi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