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亚裔父母对于钢琴教育的痴迷到底是对是错?

亚裔父母对于钢琴教育的痴迷到底是对是错?

曾经有多少亚裔音乐神童刺激到我们的眼球?曾经有多少家庭的妈妈就像虎妈蔡美儿一样?现在又有多少家庭要求孩子必须学习小提琴或者钢琴?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孩子怎么想?你们要求孩子学钢琴的时候的初衷或许只是让孩子有个乐趣,但是孩子并不喜欢怎么办?你们要求孩子学钢琴的时候的初衷或许只是让孩子能够开发智力,但是孩子因此厌学怎么办?

当然了,我们不反对学习音乐的好处,也不可否认在中国绝大多数的音乐教育资源只集中在钢琴和小提琴上。

音乐不应该成为孩子的负担,而应该是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寄托的点。

而对于小宝宝,他们同样需要音乐,他们需要的音乐来安抚他们,他们需要跟着音乐摆动身体,他们需要和家长一起享受音乐。

对于16~28月的孩子如何进行音乐启蒙?

16~28月的孩子对音乐的探索就是一个从吸收到表达的过程,16到28个月是孩子学习语言的萌芽期,他成为了一个活跃的舞蹈家。

孩子对音乐的探索就是一个从吸收到表达的过程,16到28个月是孩子学习语言的萌芽期,这时段的孩子已经慢慢能从单字转化到叠字的哼唱,他们还能跟随音乐进行律动的同时吸收音乐的元素,配套使用操作简易的打击乐器,我们可以带宝宝体验不同的乐器,让学习充满成功的乐趣。

这个阶段推荐7个游戏给大家

游戏1:音乐小丝巾

1. 选择一条半透明的丝巾,爸爸妈妈用丝巾盖在脸上,唱一首宝宝熟悉或喜欢的儿歌。

2. 每唱一句,就把丝巾拉下来一次。如此反复,在每句句末把丝巾拉下来。

3. 把丝巾盖在宝宝的脸上,唱儿歌,也是每唱一句,就把丝巾从宝宝脸上拉下来。

4. 等宝宝熟悉这个歌曲的规律,渐渐尝试让宝宝自己拉丝巾,看宝宝是否知道去拉丝巾的时机。

游戏:2宝宝舞蹈

1. 爸爸妈妈面对面,其中一人怀抱宝宝,让宝宝和自己面朝同一方向(这样可以看见站在对面的家长)。

2. 根据所选音乐的节拍,轻轻摇晃宝宝。左右或上下摇晃都可以,让宝宝们感受音乐的节拍。

3. 如果是3 拍的音乐,爸爸妈妈可以跟着音乐走3 步,第一拍较强,后两拍较弱,跟随旋律跳出轻快的华尔兹舞步!

游戏3:节拍骑骑乐

1. 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一首欢快、节奏感强的儿歌,让宝宝坐在自己的腿上。

2. 一边唱歌,一边跟着音乐的节拍,上下抖动腿部,让宝宝坐在家长的腿上感受乐曲的节拍。

3. 在歌曲的特定环节,比如歌曲最后一个音符,让宝宝从大腿中间滑落到地上,用这种方式让宝宝知道歌曲唱完了

游戏4:会叫名字的小鼓

1.家长有节奏、有韵律地呼唤宝贝的名字,鼓励宝宝也来一起叫出自己的名字,或是叫爸爸妈妈;

2.在海洋鼓上拍出名字的节奏,反复尝试;

3.换一种节奏叫名字,同时在鼓上拍出来;

4.问问宝贝还能想起谁?比如:好朋友是谁?妈妈叫什么名字?同样通过小鼓拍打出节奏;

5.当宝贝拍出或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或称呼,在场的人大声说到!”

游戏5:跟我一起唱

1.家长拿麦克风唱歌,孩子如果马上就要尝试的话,也可以给他唱;

2.玩跟我唱”的游戏。家长唱一句,让孩子唱一句;

3.调换角色。鼓励孩子唱,家长重复;

4.家长以变换的方式重复,如:孩子唱一句,家长以很轻/响的音量跟唱,或是改变自己的音色(甚至唱腔)的方式跟唱;

5.再次调换角色,即家长唱,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跟唱。

游戏6:宝宝乐器

1. 准备任意通过摇晃或拍打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

2. 家长轻唱宝宝熟悉的歌曲,和宝宝一起演奏乐器。

3. 演奏的过程中尽量保持稳定的节奏。

4. 也可以问问宝宝想用什么方法来演奏乐器,他会给我们很多有创意。

5. 对于宝宝已经很熟悉的歌曲,可以反复一起唱出歌曲中重复的内容,然后让宝宝跟唱出节奏 (无音调但有规律组合的一系列音节)。

游戏7:自制小乐器

1. 准备几个瓶子,让宝宝在不同瓶子中放不同的材料,如大米,红豆,绿豆等,记住不用将空瓶装满(小朋友都很爱往瓶子里塞东西的过程)。

2. 盖上瓶盖,摇晃瓶子,让孩子们听听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3. 选择一首歌曲可以明显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或声音。

4. 和宝宝一起,在不同的乐器出现时,演奏不同的自制小乐器。

5. 刚开始,游戏可以从两种乐器开始,当孩子慢慢熟悉这类游戏,可以相应增加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