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做家务,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同时,做家务的过程,还能够增进亲子关系,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绝对非常有好处的事情。
但是,很多家长在知道应该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同时,却又不知道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应该接触哪些家务。毕竟,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难免要接触水、电、一些锋利的刀具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很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的。
那么,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都应该接触那些家务呢?

2岁到4岁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语言能力也不健全。这么小的孩子,看起来和做家务似乎是完全不沾边。但是在这个阶段,家长其实已经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意识了。比如引导孩子倒垃圾,进行垃圾分类等等。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走路都走不稳,对于身体的控制也还有限。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让孩子做一些需要提重物的工作,弄不好会伤及孩子的身体。两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已经可以培养孩子,去把自己的尿不湿之类的垃圾扔进垃圾桶。这个过程,或许比家长自己去做,还要劳心劳力。但这个过程,却是非常值得的。
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家长便可让孩子去扔其他的垃圾。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功能和基本的身体机能,已经被开发出来。孩子可以走路,也可以说话,并且在很多家长的悉心教导下,已经开始识字。
这个阶段,家长就可以开始将一些固定的工作,分配给孩子了。比如,整理每天自己穿的衣服,收拾玩具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但可以给孩子树立起劳动的意识,还可以给孩子强化一定的规则意识。比如,衣服需要放在哪里?玩具玩完以后,必须要自己收起来之类的。
3.6岁到10岁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很多孩子已经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把一些使用家用电器,不是特别劳累,又不需要孩子插拔电源的工作,放心地交给孩子了。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是在各种电子产品的围绕中长大的。让孩子学会使用洗衣机洗衣服,用电饭煲煮饭,用扫地机器人扫地之而立的工作,也已经很容易了。当然,在孩子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因为容易碰到电源,家长最好还是在旁边监管,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10岁之后的孩子,身体和心理年龄渐渐成熟,并且开始渐渐进入青春期,已经有了自己判别是非的能力。到了这个阶段后,家长就可以放心地将所有家务工作,有意识地让孩子都做一遍了。比如做饭炒菜之类的工作,在家长的指导下,已经可以让孩子去尝试了。研究表明,会做饭的孩子,情商和动手能力方面,都要比同龄孩子强上不少。
当然,有些需要接触刀具的工作,家长还是需要在一旁陪同,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