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带着大宝去逛商场,大宝对商场里面新上架的玩具表示非常喜爱,缠着我给他买。大宝的玩具并不少,我感觉没必要再买新的玩具。最终,大宝执拗不过我,哭哭啼啼的和我从商场走了出来。
大宝告诉我,领居家小华的妈妈对小华特别好,因为小华想要什么玩具他妈妈就给他买,大宝为了此事还和我闹了一次别扭。
我听到大宝说的话哭笑不得,小华的妈妈确实溺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吃一丁点苦,尽所能的给孩子想要的东西,可是这对孩子真的好吗?这种教育方法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报道,一位单亲妈妈辛辛苦苦地把女儿拉扯大,女儿长大后不但不孝敬母亲,反而啃老。
虽然女儿的成长路途中只有妈妈一个人的陪伴,不过得到的爱不比双亲家庭少半分,据了解,因为家庭的缘故,这位单亲妈妈对女儿言听必从,见不得女儿受委屈。
很多家长看到这篇报道后,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家长们的溺爱深刻地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家长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孩子的成长环境与受道德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最后的为人。
01
如何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第一,让孩子有吃苦的意识。很多家长会以孩子小为理由,处处帮助孩子,甚至有些孩子吃饭时都需要家长喂,这些现象在如今社会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尤其是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溺爱更是随处可见。
我家小宝在三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自己洗漱。小宝每次洗漱都需要孩子他爸的帮助,经过我严格的规定后,才阻止了孩他爸帮助小宝。
小宝起初非常不愿意,认为我故意找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宝逐渐地学会了自己洗漱,有时候孩子他爸主动帮小宝洗漱,都会被小宝婉拒。
家长需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不能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就算是父母也没有必须帮助孩子做事情的义务。
教育孩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感同身受,让孩子知道打扫房间并不简单,洗刷衣物并不容易,孩子体会到了劳累后也会体谅父母的不容易。
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孩子的玩具,孩子在玩耍时总是乱丢玩具,玩具把房间弄得乱糟糟的,相信这一堆烂摊子大多数是父母给收拾的。
如果家长想要正确地教育孩子,就需要让孩子自己收拾,孩子在收拾的过程中会感到劳累,等下一次玩耍玩具时,相信不会到处乱丢了。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形成叛逆的性格,甚至影响孩子的未来。
孩子小时候没有教育好,长大后会更难管教,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做的事情与父母的意愿总是不一致,所以教育孩子需要从娃娃抓起。
第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如今孩子上学的阵势非常大,不想孩子去上学,反而更像家长去上学。因为书包在家长的肩上,早饭在家长的手里,孩子在学校与其他孩子闹了矛盾后,还是家长来帮助解决。
不管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让孩子有独立意识。独立的孩子比不独立的孩子更有头绪,更有目标。
每个人都有惯性心理,如果孩子习惯了家长的帮助,长大以后也会依靠着父母。就像是没有学会飞翔的小鸟,只能在鸟窝里面等待着父母的喂食,从来不主动出去觅食。
无论是孩子还是小鸟总有一天会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人生,到了那个时候家长还能帮助孩子吗?
第三,不能处处与孩子妥协。在冬天的时候,大宝天天赖床,为了不去上学大宝就耍无赖不起床,每次大宝奶奶看到大宝赖床就给大宝请假,让大宝多睡一节课。
我多次告诉大宝的奶奶不能这样做,可是都没有用,大宝奶奶总是把孩子是否愿意放在第一位。
经过我和孩子他爸的劝说,大宝奶奶终于改变了想法,孩子表示不想去上学时,大宝奶奶也不再心软。
一再地妥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无理取闹,家长们需要及时制止这种妥协。可以适当地妥协,听取孩子的意见,但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孩子妥协。
第四,适当地让孩子吃苦。孩子年纪小,承受能力肯定不如成年人,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吃苦”,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
吃苦”需要在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里,给孩子制定好任务,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教育孩子的路程非常地漫长。
新新妈育儿寄语:
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会造成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性格,甚至让孩子走上不归路,所以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教导孩子学会独立,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什么事情都让别人帮自己做的习惯,会让孩子形成人品问题差,不懂礼貌的性格。家长们需要认真对待教育孩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