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落地,素质教育成为了众多家长新的关注点,现如今十个孩子九个学乐器,虽然将来大家不一定让孩子走音乐专业,但弹奏乐器的确好处多多,不仅能培育孩子的音乐素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想象力、手脑协调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等等。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学的人多,放弃的人也多。很多人吐槽说:学乐器的好处还没尝到,鸡飞狗跳倒是增加了不少,亲子关系岌岌可危。
为孩子选择什么乐器比较好?
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音乐天赋?
不同乐器在什么年纪学比较好?
不少家庭准备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的时候,这三个问题是会最先遇到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
首先,选什么乐器这个尤为重要,这关乎孩子是否能够长久的学习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而核心是要看孩子的自身特点。
孩子刚出生时,就具有一些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心理学上叫做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如果能因材施教,对孩子学习跟成长大有裨益。
国外有一项实验:让孩子待在一个摆放了各种乐器的房间,发现孩子在尝试了各种乐器后,最终会停留在一种乐器面前抚弄不止。
这是乐器的特质与孩子的性格特质匹配的结果。音乐是一种释放人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一个安静的孩子可能更喜欢节奏感强的架子鼓,这恰恰映射出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而谈到孩子有没有音乐天赋,其实当你给孩子放音乐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但会跟着旋律哼唱,甚至还会随着节奏手舞足蹈。
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告诉你:
孩子的音乐天赋与遗传无关!
根据戈登的调查:68%的新生儿出生具备一般音乐潜能,16%具备中上音乐潜能,另外16%具备中下音乐潜能。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孩子,都具有学习音乐的天赋!
关于学习的年龄,不少专家也早有研究,根据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一项调查,60%-70%钢琴大赛获奖者的初次学琴年龄在4-6岁,而其中只有一人年龄最小在3岁半,其中少部分在10岁左右。
因此,5岁左右开始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才是最关键的。此时简单、轻松的音乐欣赏或音乐游戏配合一些课程和练习就能很好地感受和学习音乐的节拍和旋律。
所以,
不要再忽视孩子的音乐启蒙培养了
,带着孩子找专业的老师一起来体验不同的乐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