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吃完就哭,一定是没吃饱吗?

宝宝怎么了?

好多新手妈妈都会遇到宝宝刚吃完奶没多久就开始大哭的情况,甚至有的宝宝吃着吃着就哭上了,一边哭一边小嘴还在找。这让妈妈们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的母乳不够宝宝吃的?但实际上大部分的情况并不是宝宝没吃饱,而是因为吃过奶以后宝宝胀气了。

什么原因造成宝宝胀气?

引起宝宝胀气的原因很多,包括过度频繁地喂养、总是吃得过饱、哭闹过多、对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过敏以及母乳妈妈饮食中含有比较多的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都会导致或加重宝宝的胀气。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胀气?

如果宝宝经常出现下面的这些情况,那么就要高度怀疑是胀气了:

1. 总是发出像要便便一样嗯嗯使劲的声音;

2. 排气多;

3. 睡觉不踏实,有忽然从睡梦中惊醒大哭的情况,并伴有排气多的现象;

4. 抱着睡比在床上平躺睡要踏实,不易惊醒(璐璐注:不建议抱睡宝宝,抱睡会破坏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严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宝宝肠痉挛的表现:

1. 正常喂奶时开始吃奶积极,突然停下来,推开妈妈的身体,大哭;

2. 吃奶前后会双臂双腿蜷缩,表情痛苦地尖叫大哭;

3.宝宝可能在一天中的某一时段表现烦躁,持续哭泣,尤其是晚上6点到午夜之间,即有所谓的黄昏闹”;

4. 无明显原因的突然发作或停止的易激惹、烦躁或哭;

5. 如果5月龄以下的宝宝出现黄昏闹”每周超过3天,每天连续哭闹3小时,需要考虑宝宝是否出现了肠痉挛。根据罗马V标准,父母需要详细记录宝宝哭闹时间和原因至少一周,不然难以判断。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指出,肠痉挛常会伴随着胀气,很多时候任何的安抚都无效,比如抱着、摇着,但宝宝还是大声尖叫哭闹。肠痉挛的原因在医学上也不是很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肠痉挛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任何伤害,一般到了3-4个月宝宝肠痉挛的症状会自动消失。肠痉挛的情况,多见于满月前后至6周大的宝宝。

如何应对胀气?

如果宝宝经常有上述表现,应当首先去医院做下检查,排查宝宝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如胃食道反流、疝气等其他腹部疾病。若没有潜在的身体问题,就可以高度怀疑是胀气了。

如果宝宝出现了胀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

1. 妈妈先调整情绪

妈妈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烦躁、着急,确定了宝宝是因为胀气不舒服而哭闹,就不需要焦虑,只需要温柔地包容和陪伴宝宝。

2. 规律喂养

要实施规律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新陈代谢和作息。

胀气的宝宝吃完奶没一会儿就会肚子疼,常常会找妈妈的乳头,希望通过吸吮得到抚慰。但在宝宝胀气的情况下,吃更多的母乳只会加重胀气,进一步使宝宝寻求更多的安慰,形成恶性循环。很多新手妈妈因此变成了1小时1喂,结果导致母乳不足,不得不添加配方奶。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没有缓解胀气,还可能会加重宝宝的不适。

3. 揉肚子+暖水袋

给宝宝腹部一定的压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胀气,妈妈们可以在宝宝吃奶后40-50分钟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给宝宝揉肚子,如果是秋冬季节可以搭配暖水袋,交替进行,注意使用暖水袋不宜时间过长,避免造成低温烫伤(公众号回复烫伤”可查看相关文章)。

宝宝每天做的做多的事情就是吃奶睡觉,对宝宝来说嘴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吃奶了。但是有的宝宝却在吃奶之后会出现大哭的情况,这就让宝妈很不解,而且还特别的担心,那为什么宝宝吃完奶就哭?

宝宝吃完就哭,不一定是没吃饱,也许是吃奶的时候,吃进空气了,引起肠胀气,宝宝肚子不舒服,这时候要把宝宝抱起来,拍拍嗝,就会缓解,宝妈在平时也可给宝宝多做做排气操。如果宝宝没吃饱,就会一直哭闹,那宝妈在给宝宝拍完嗝之后再喂喂宝宝,宝宝吃饱后就不会再哭闹了。宝妈很辛苦,有时感到很累,在喂完宝宝之后就把宝宝放下了,宝宝没有安全感,也会哭闹,在给宝宝喂完奶后,多抱抱宝宝,多和宝宝说说话,虽然这时候宝宝还听不懂宝妈说的话,但宝宝听见宝妈温和亲切的声音,也会很快平静下来。

###

: 饥饿,是宝宝哭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中间有换气的间隔时间,渐渐急促。一般来说,做母亲的对这种哭声都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