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娃娃不爱读书?这3招拿走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几乎成了所有父母的刚需。在阅读的道路上,自己几乎都是磕磕碰碰,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让书籍带领孩子去到更广大的世界,成了父母的必修课。

阅读,不管是 成年人还是刚出生的孩子,仿佛都是躲不过的话题。

孩子就是不爱看书!

一本书看超不过3分钟!

除了看书,其他都行!

孩子不听我们讲故事!

……

这些都是很多父母现在遇到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想要给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但是无奈我们从小没有人教给我们要怎样自己读书。虽然读了二三十年的书,教给孩子还真是无从下手。

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不是育儿专家,不是绘本专家,也不是儿童心理专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娃娃不爱读书?这3招拿走

一、书籍要目之所及,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增强幼儿主动活动的意识,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英国当代著名的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乐趣、情绪、专心度有极大的关系”如何打造家庭的阅读环境呢?

1.物质环境:舒适的阅读空间

儿童阅读的开始肯定是在家庭,那么我们是否要给孩子单独设立一个阅读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

基于孩子爱玩的天性,给孩子设计阅读空间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独立的书房:可以是在父母的书房里面,单独开辟一块属于孩子的小天地,和父母一起阅读更加有参与感。也可以在儿童房内设立书柜书桌,孩子的阅读就更加具有仪式感。

当然,客厅的电视建议换成书柜,打造一家人阅读的游乐园。相比于看电视的时候,一家人互不说话,大家一起阅读讨论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乐趣。

卧室的一角:除了书房,在卧室里也建议留出放书的地方,比如床头柜,或者是墙面上的挂袋,这样睡前故事就可以自然地开展。

狭小的空间:孩子对于帐篷等小空间,天生具有好奇心。所以根据孩子的爱好,用一个秘密基地”作为孩子阅读的场所,也给阅读增加的无限的可能,让孩子愿意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探索书里面的大天地。

2.心理环境:让孩子爱上阅读

这里主要是父母要真心的喜欢阅读,让孩子感受得到阅读在家里非常平常的,是爸爸妈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言传大于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阅读上更是。如果问,现在亲子关系最大的杀手是什么?

毫无疑问,一定是手机!

孩子在看书,你在刷手机!

孩子在玩玩具,你在刷手机!

孩子要妈妈妈妈讲故事,你在刷手机!

在孩子的大脑里,爸爸妈妈抱着手机,他就不可能学得会独立看书。

陪伴孩子不是时间的积累,读书同样是,需要父母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和孩子一起体验书里的世界,书里故事的乐趣。

曾经一位同事和我讲述了他和儿子的一段对话。朋友说:你就不能少玩一会儿游戏,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吗?”儿子回答:你就不能少刷一会儿手机,陪我写会儿作业吗”一时让我的同事哑口无言。生活里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力。有一句话,细思特别恐怖,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孩子 的监控之下”,所以更不要小看自己在生活当中对孩子传递的信息。

二、读书要很好玩

有了好的阅读环境,孩子是不是就能够爱上阅读呢。不一定,阅读的主体一定是书。孩子一开始看书,还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父母就要担当起书籍和孩子之间的桥梁通道,怎样把读书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孩子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玩具,书籍也不例外。它们是孩子和父母沟通感情,认识探索世界的玩具。发挥这个玩具的最大威力,就需要父母不断的精进自己的技能。

一本书怎样才能变得有趣有料又好玩,一个百试不爽的方法是:演。

如果仅仅是把孩子搂在怀里,一遍一遍地机械读书,或者喋喋不休地把自己的心得和社会经验通过书本灌输给孩子,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孩子不懂父母到底讲的是什么。父母本身的经验或者当下社会的标准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语言上听到的没有真实的感受,除了听到没有其他意义。

正因如此,演”活绘本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书籍的力量。

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

1.带表情读

加上表情,孩子会想象毛毛虫从饿到吃饱,到吃撑的变化。饿了直不起腰,捂着肚子哇哇哭;吃饱了满足地哈哈笑;吃撑了躺在地上不能动弹。这样的绘本读”完,孩子不仅听到了故事,更加体会到了毛毛虫寻找食物到化茧成蝶的完整情绪变化。

2.表演

可以和孩子一起模仿毛毛虫,在床上地板上扭动身体,寻找各种吃的,事先准备好食物道具藏起来。找到食物和孩子一起享受,然后化茧成蝶。整个过程,一定会让孩子印象深刻。

3.改编

在读过几次以后,可以和孩子将这个故事改编,询问孩子的意见,他们的想法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比如毛毛虫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遇见了可爱的小蜜蜂,看到了从来没见过的奶牛……

4.观察

观察实际的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移动,吃什么;蝴蝶又是什么样子的,怎样飞行。孩子对于毛毛虫和蝴蝶的感受就从书本,转移到了现实,更加的立体。

发挥孩子的无限想象力,读书是一件无比好玩的游戏,所有的孩子都是爱玩的。演出绘本,也是动态阅读的魅力。

三、阅读中的四不”原则

有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最大程度的演出了绘本的魅力,在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应该遵守哪些原则,才能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

1.不要过多提问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关系,千万不要让好为人师的态度阻碍了孩子阅读的乐趣。

你看,这是什么?”

妈妈教过你,小猪怎么了”

想想看,他这样做对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不仅把阅读变成了考试,也打断了孩子的专注力。每个孩子看到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思考也是不一样的,不要把我们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2.不要过多比较

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孩子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横向比较。

某某比你每天多看三本书。某某已经认识300个生字了。某某可以独立讲故事了。你为什么不喜欢这本绘本呢,某某就很喜欢。

孩子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孩子也没有拿父母去和别人的父母进行比较。

3.不留任务

阅读绘本是一件很快乐很好玩的事情,不要给孩子留下必须完成的任务。

读完《大卫,不可以》,你不一定非要让孩子改掉类似大卫身上的坏毛病。

读完《我爸爸》,孩子也不是非要说出自己的爸爸有哪些优点。

一切,要视孩子的兴趣而定。父母可以引导,但是却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4.不批判

在读完绘本之后,尤其是读过很多次之后,孩子会特别喜欢将书里的故事讲出来。在孩子复述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指手画脚,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应该这样讲,应该那样讲……孩子需要的就只是倾听,简单的回应就可以。嗯”,然后呢”,加上全神贯注的眼神,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在认真地倾听,就会很有成就感。

当然,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复述故事,这会让孩子对绘本有更加读到的理解,也能让孩子在复述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阅读环境,好玩的阅读模式,加上父母遵守阅读的四不原则,相信孩子一定能够爱上阅读。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六岁孩子的诗,像极了读绘本时你专注的眼神。

作者:高科技,希望我的文字里有你的欢喜。你是一切的根源,爱是唯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