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我家孙子聪明!几天前学过的都还记得!真相是什么?-1

"

我家娃就是聪明!

有个孩子的外公(北方人称呼姥爷”)跟小乐聊天,说他的外孙女1岁零4个月了,有一次外孙女看到,某个小朋友生气时又叫喊又跺脚的情景。在那个小朋友离开大约1小时后,外孙女模仿那个小朋友的样子活灵活现,而且小孩子把自己都给逗笑了。外公也是笑的不亦乐乎,觉得特别有意思,更觉得小孩子真聪明!

另外一个2岁半小朋友的奶奶,中午推着婴儿车带着娃从超市回来,结果到了晚上,孩子突然间冒出一句:有机蔬菜,限时打折”!搞得奶奶哭笑不得!因为奶奶说,这两句不就是中午去超市时,听到的卖菜员工喊的促销口号么!没想到孩子居然记住了!

哈哈哈, 我家孙子就是聪明!

还有一个爷爷,某天对着娃就来了几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孩子当时也跟着说了一遍,但是之后就被别的玩具吸引了注意力,根本没再说第二遍。

未曾想到,三天后突然孩子就在爷爷面前来了一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爷爷高兴了一个下午,晚上赶紧把这个情况跟孩子的爸爸分享了,还说:咱们家宝贝就是聪明,几天前的诗居然还记得!爸爸也是很高兴,赶紧又让孩子朗诵一遍。结果,孩子却忘了开头。

孩子爸爸提醒了好几遍鹅鹅鹅”,又提示了曲项向天歌”,孩子终于才把后半句顺下来。

小乐看到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对孩子的爱,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孩子进步之后的骄傲之情!

真相是怎样?

不过,这个也许并不是咱家孩子更聪明。其实,别家孩子其实也一样聪明。因为,他们都会这一招:

延迟模仿

延迟模仿,是指:对一段时间之前出现的他人行为所进行的模仿。

而且研究发现,其实婴儿从很小开始就能对以前某个时间感知到的东西,进行记忆表征的存储,并在随后的某一个时间中进行提取。

这是个啥意思?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您就能理解了:

某一个阶段我们教小孩一些动作,比如跟着某段乐曲跳舞。孩子当时呢看上去也是似懂非懂,学样子也是似像非像的。你根本不认为他学会了。

结果过了几天呢,孩子突然又做了那天同样的动作,或者跟你说了同样的话,或者说你几天前讲过的一个词。此时,我们就非常开心或者诧异:哇,这孩子真厉害,这么长时间的东西他还记得?!而中间课时都没有练习过呢!”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记忆的一种恢复和提取,在行为上就是表现为延迟模仿”。

而我们通常认为,人是怎样学新东西的呢?

通常我们会认为成年人:一个人会某些新东西,并不是突然就掌握的,而是通过死记硬背或者反复练习才会的。

可是,我的小孙孙怎么突然会做好几天前我教过他的一遍的东西?太厉害了吧!中间都没有练习过呀!或者几天前只说了一遍的小知识,今天他自己又说出来了,中间我可没提醒过他呀!这小家伙真厉害!

于是,逢人便夸!

没错,谁有这样的孩子,都会为之骄傲的!

但是,其他人家的孩子可能也是一样,因为这是幼儿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延迟模仿现象。

所以上面那个例子,我们也看到背诵鹅鹅鹅”的那个可爱的孩子。突然自己会念古诗出来,但当他的爸爸反复提醒了好几遍之后,后面那一句才想起来。这其实就是记忆没能立刻恢复,所以延迟模仿其实也是大脑调取部分记忆后的一种行为反应。

那么,这对带孩子的老人有什么启示呢?对隔代教育来说,老人们和家长们知道了这些,对我们教育孩子有什么帮助呢?我们明天接着给大家分享。

觉得文章的知识有用吗?就分享给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