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每一个“熊孩子”身后,或许都有一个“熊家长”

先来问一个问题,熊孩子和坏孩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熊孩子”是因为淘气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使其向善发展的;而坏孩子”则是上升到了品性顽劣的地位,将来会对社会和他人构成危害的。

每一个熊孩子”身后,或许都有一个熊家长”

2019年的那些熊孩子”和坏孩子”

今年的熊孩子”可不少,如有孩子不顾阻拦,多次故意攀爬护栏;有孩子掰下了价值24万的劳斯莱斯车标;有孩子在多辆奥迪新车上随手涂鸦,被索赔20万;甚至还有孩子故意把孕妇推倒,目的只是要看她会不会流产......,这类熊孩子事件比比皆是。

说到坏孩子”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想起今年10月那起大连13岁男孩的案件,回忆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男孩的处理方式至今令人细思极恐。

受害的大连女孩淇淇只有11岁,当在距离自己家只有百米的灌木丛中发现其尸体时,她的裤子只穿了一半,身中七刀,其中一刀在头部。然而,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出自于一个13岁的男孩。他的所做所为完全超越了那个年龄应有的处事方式和思维习惯。这样的人,用坏孩子”都不足以形容,唯有与罪恶”等同而语了。

面对自己的熊孩子”,父母做了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面对自家的熊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看到自家孩子多次随意攀爬护栏,孩子的的奶奶说:不怕,孩子经常在这里翻,已经很熟练了,如果阻止的话他更想翻,等他翻厌了自然就不翻了。”

在上海的某小区,九岁的熊孩子掰断了一辆劳斯莱斯的小金人车标。经4S店定损后,更换一个新车标要花24万元,车主向家长要赔偿却反遭回怼:想钱想疯了?”家长不仅没有自责道歉,反而认为是车主趁机敲诈,欺负孩子不懂事。

桂林一对父母带着3岁女儿去奥迪4S店看车,趁着家长没留意时,孩子用石子划伤了10辆全新的奥迪车,预估损失达20万元。江苏也发生过类似事件,10岁的男孩用手中的玩具在奥迪车身上涂鸦,8辆进口奥迪遭殃。父母均很难接受,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应承担如此重的惩罚。

公交车上,有个男生把一名不相识的孕妇推倒后哈哈大笑,理由只是想看看孕妇摔倒后到底会不会流产”。孕妇的丈夫愤怒至极踹了男孩一脚,熊孩子的父母反而不干了,还去找孕妇一家理论,说:不就推了一把吗,是她自己没有站好,更何况她也没有什么事。我儿子被打的那块儿还青着呢。”

大连13岁男孩案件,当警察赶到淇淇的遇害现场时,沿着孩子的血迹,警察不到5分钟就找到了蔡某家中,而当时他的父母在干什么呢?那时男孩的妈妈正在清理地板上的大片血迹。

他还是个孩子”,当熊孩子们露出邪恶的笑脸时,这是大多数父母惯用的话束。但是,当这些熊孩子的身后藏着利刃呢?当他们的尖刀上正滴着血呢?当他们的牙齿闪着寒光呢?这些父母还会以此为借口,以求得众人的原谅,就像12岁弑母男孩的父亲为儿子辩护时说到的:他还是个孩子,总得读书吧!”

没有原则的溺爱,只会让熊孩子”变成坏孩子”。

人性本恶?恶从何处而来?

有人说,有人生来就是恶的,怎么教都改不了,娘胎里直接带出来的。此话差矣。

《奇葩说》应该开一期节目,专门探讨一下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话题。看到底是孟子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和荀子的人之生也固小人”,哪一方更能站得住脚。这个争论从古至今一直被引用于各种不同事例,且言之凿凿,正反皆可用。

其实细想下,这两个方面在字面上虽互为反义词,但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善”意为没有害他之心;恶”源于有保护自己,满意自我需求之心。更有言称: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把握好度”的问题,是父母真正需要去思考的。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年暑期的一部脍炙人口的热门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从中会有些许感悟。

你所看的《哪吒》,其实是一部教育片

还记得今年年中那个占了全国大半流量,并登上热搜的坏小孩”吗?从来没有哪个熊孩子能这么让人恨又让人爱,他的经典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小肚腩、红肚兜、烟熏妆、锯齿牙,没错,他就是邪恶小哪吒。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知道,魔童哪吒”在村民眼中是个坏孩子”,但在父母心中却是可以调教的熊孩子”,最终在父母的引导和努力下,哪吒成为了救人于危难的盖世英雄。

在影片中,由于酒鬼太乙真人的失误,还在娘胎里的哪吒鬼使神差地被掉包成魔丸,投胎成了混世大魔王,这属于人性本恶”;再加上刚出世时在众人面前的绝技”展示,从此哪吒在村民们的心里更被帖上了坏孩子”的标签。

人类虽然可塑性很强,但不易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被周围的观念所影响,这些观念来自于父母、朋友、老师,以及公共传媒,逐渐形成了我们对他人以及世界的看法,但是偏见也由此而诞生。

从众人的口中,哪吒自小便认为自己就是坏孩子”,从而会做出许多坏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他人给予的标签,虽心有不甘,但也很容易潜移默化地被自己所采纳,于是,罪恶之路越走越远。

但哪吒的父母固执地相信人性本善”,他们耐心地以爱”去感化一颗小恶魔的心,将他慢慢拉入正途。但注意,这里的爱”并不是溺爱。当哪吒给村民们造成种种麻烦和困扰时,他的父母都会主动诚挚地道歉并赔偿村民们的损失。父母会在家教育并陪伴哪吒,甚至惩罚他在家禁足,还请了一位老师倾心传授学艺和做人的道理。

这才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有善恶是非的观念,有教育陪伴子女的耐心,有奖惩分明的态度,有以身作则的行动。

每一个熊孩子”身后,或许都有一个熊家长”

其实,当我们在外面看见熊孩子时,第一个反应并不是责怪孩子,而是认为他的背后有一个熊家长”。

有位哲学家说过: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归根究底,熊孩子”是被熊家长”推着的,他们仿效自己父母的言行,长期试探父母的底限。

有的父母崇尚暴力,孩子稍有不如意他们就打骂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只会用武力去解决矛盾;有的父母言行不一,他们一边劝孩子早点上床睡觉不要玩手机,一边自己还在熬夜刷剧玩游戏;有的父母没有礼貌,说话爱吐脏字,你还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彬彬有礼吗;有的父母在公共场合随意吐痰,大声喧哗,那边身边的孩子当然也会仿效。

很简单的原则就是:如果你做不到,请别要求孩子做到;如果你想让孩子做到,请先自己做到。人之初性,其实本无善恶。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描绘彩色,他就七彩斑斓般绚丽;你恶意破坏,他就如废纸般被丢弃。

在每一个悲剧面前,都影射着不良的家庭教育。父母不培养自己的三观,自己就成了恶性土壤的催化剂。你如果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自有别人来教育他。真到那时,悔之晚矣!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在家都被视为珍宝,尤其是祖辈们的隔代亲”,对待孩子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揣在怀里怕碎了”,打不得骂不得,再加上无限制的溺爱,就很容易变成家里的小霸王”和外面的熊孩子”。

在家里被宠惯了,因此在外面稍有不如意,便会恶语相向,做事不顾后果。

家里有人惯着,外面谁还会惯着你?

很多父母自以为是的保护”,实际上是溺爱”,要毁掉一个孩子,父母只需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