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谈谈我们那儿的一句俗语,“棍棒出好子,娇养忤逆儿”

我们那儿流行一句俗语:棍棒出好子,娇养忤逆儿”,意思是说对孩子从小就要严格,不要一味迁就,娇生惯养,当孩子犯了错误,讲又讲不听的时候,就必须使用武力,拿棍棒来教育,使孩子长记性,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走歪路。但现在很多家庭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对孩子只知道溺爱,百依百顺,重话都不敢说一句,这样家庭的孩子,成为熊孩子的很多,走到哪儿都不被人喜欢。我就说一说我们这儿两个家庭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同,孩子长大后形成天壤之别的事。

我们这儿有两姐妹,大概是五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先后嫁到同一个村子里,两家也相差不远,只隔了几户人家。那时大概是七几年到八几年,计划生育开始的那几年。大姐早结婚两三年,头一胎生的是个女,农村的老思想,都喜欢儿,如是就望二胎生个儿子,也是天从人愿,真就生了一个男孩,全家人喜欢的不得了,要天上星星,都会搭梯上屋给摘下来,娇惯的不得了。后来上学了,不好好读书,初中没毕业就跑回家,父母哄也哄不听,就依了他在家玩。

妹妹也生了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平时对孩子很严厉,不听话就棍子招呼,所以她的两孩子都很听话,懂事。在大孩子七岁,小孩子三岁左右时,她丈夫晚上睡觉时死了,大概是脑溢血、心肌梗塞之类的病,留下孤儿寡母三人,很是凄惨。但妹妹在亲戚的帮助下,让大儿读了大学。小儿子为了让哥哥读书,早早地停了学。在十四五岁时,她家有一个亲戚在街上,修电机什么的,生意很好,于是就让小儿子去跟着亲戚学徒弟了。这时大姐的儿子在家没事干,成天油手好闲,大姐便也把儿子给了那个亲戚,希望儿子能学个好行当。但到了亲戚那,却吃不了苦,你想学手艺,哪个不吃点苦,就把手艺学到,不可能吧。于是过了两个多月,就跑回来了,再也不愿去了,做大人的,就说了他几句,便依了他。于是在家,慢慢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平时打架斗欧是常事,还学会了吸白粉,最后进了派出所。

而妹妹的儿子,却能够吃苦耐劳,不几年就把修理的技术学好学精了。到十八九岁时,来到广州,因为有技术,人又勤快,很快便得到老板的信任,当上了厂里的高管,年薪大几十万,房子车子都买了。

现在,姐姐己经是六十大几的人了,两口子还在田里劳作,丈夫平常在外做小工,很辛苦的,还要供孙子读书。而妹妹呢,平时只是带带孙子,打打小牌,过着舒适的日子。

这两姐妹的晚景如此不同,与她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分不开的。棍棒出好子,娇养忤逆儿”,老人流传下来的话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亲爱的读者,不知你怎样认为。欢迎点评。

本人生活领域创作者保哥,希望得到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