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进入青春期有哪些特征?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

导语: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从10岁开始,孩子就开始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成长和心理的变化,各种叛逆和不服气也随之而来。这个时期和父母的关系更趋于紧张,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也受到影响,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深思。

孩子进入青春期有哪些特征?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强化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趋于完善,他们的自我感受和体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他们时常思考自身的优缺点,过于自恋,也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过多得伤神。自我是孩子青春期最为明显的标志,也正是因为自我,孩子们听不进家长、老师的话,特别喜欢对着干,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

2、以成人”标榜自己,独立性强。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别人的肯定和认可特别在意,希望用自我的独立性摆脱父母的约束和限制,去做自己从没做过的事情,从而成功进而得到肯定的赞美。当孩子叛逆时,听不进家长的劝阻,父母往往又气又急,通过暴力或冷暴力的方式进行处理,只能将孩子更为叛逆助推

3、情感丰富,变化明显

孩子们开始多愁善感且喜怒无常,往往一句话的功夫成了另外一个人,说变就变。感情的复杂和细腻,是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即使没有什么事情,也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多变。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更多地给与宽容和包容,能够跟孩子一起面对各种情绪和问题,疏导孩子的心结,对孩子的做法进行肯定和支持

4、进入社会性”交往

同龄人成为孩子们最为重要的知心伙伴,更多的时候不会跟父母沟通,而是选择自己的好朋友,知心同学。这种社会性的交往,成为友谊的建立的基础,虽然可能友谊不够牢固,但这种交往的行为,成为孩子间极为看重的一点。

5、重新定义与成人世界的关系

孩子的自我情绪和认知在青春期得到的变化。他们不再服从家长、老师的安排,希望有自己的权利和能力去做决定,更会通过顶嘴、反抗来表现自己,彰显自己的权利;同时,这个阶段开始了性意识的萌动,甚至对异性有了更多的兴趣进行了解和探讨,过于在意自己在异性心中的地位和关注度。

对于孩子来说,青春期也是一个懵懂的时期,有着过多的新鲜体验,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从这一刻有了一定的深意。这个时期,正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期,更是充满矛盾的阶段。随着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变化,孩子的心理特征我们了解了,那如何做、什么样的沟通技巧才能处理好孩子们敏感、脆弱的心灵呢?

二、父母怎样做?

1、了解孩子的青春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孩子的表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身体发育也越来越趋于低龄化,特别是青春期的阶段,从以前的12岁提早到现在的10岁,已经有不少孩子开始进入了青春期初期。父母的爱应该从照顾转变为尊重和理解

2、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最应该重视和做到的。孩子在长大,思想也在向成熟转变,朋友式的相处模式成为最好的模式,而等的尊重,则是朋友间最为可贵和正确的相处模式。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更多的时候不是批评,而是在同一高度进行开导或者沟通,更朋友”。

3、更主动更平等地交心

青春期阶段,孩子很多行为只是为了取得关注,所以,即便再忙,也希望家长能陪一陪孩子,哪怕只是欣赏他们幼稚的理论和炫耀。能够就着自己和孩子谈一谈心,更多的是从孩子关注的内容谈心、聊天,和他们讲述当年的我们又是多么地幼稚、而他们的困惑又是什么?

4、学会倾听

不管什么情况下,放平心态,对孩子的话好好倾听,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对孩子内心的了解。认真倾听的父母也最容易赢得孩子的认可和尊重,少说、多做、多倾听,当听到特别正确的观点、事情、行为,多表扬,少评判,都是和孩子好好相处的办法之一。

孩子进入青春期,更多的是身心的成长,也是不可避免的阶段。父母能够通过对青春期的各种了解来开导、引导孩子情绪稳定;通过倾听、尊重来关注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判,正确看待那个自己都很难控制自己的青春期变化;在更多的沟通中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孩子的依赖,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一定能顺利帮孩子度过这个难捱”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