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育儿知识又来啦,育儿是一件看似寻常实则繁琐无比的事情,乍一看很简单,其实里面蕴含很多科学理念。今天的文章就整合了很多育儿理念和做法,这是很多家长思考和实践后的育儿真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有的家长私信我:孩子非常的自卑,不够自信,不能融入新的环境怎么办?

那么有些孩子在家里保护过度,我们家长照顾的太周到了,孩子没有锻炼的机会就很无能,生活上的无能就表现为社交学习上的不够自信,那么另外在家庭里受到了过多的否定、批评和指责,这样让我们的孩子走向社会和新的环境以后,害怕受到批评和指责,充满了自卑不自信,再就是对于未知的环境,孩子是恐惧的、胆小的,也会表现出退缩、不自信来。
那么我们家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情况?家长要检查自己是不是自己太强势了?是不是自己包办的太多了?因此要适当的放手,适当的放手,就是允许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吃饭睡觉洗衣服,打扫卫生,我们要从一岁开始教会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参与家务劳动中,他获得自信和能量,获得一种家庭的认可,他才愿意走向社会,一个连自己的生存能力都不会的一个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他就是退缩。

举个例子:在大学里有个孩子非常优秀,考入了清华大学,但是一个月以后申请了退学手续,为什么呢?因为不会生活,不会自理,面对着新的环境,他适应不了,家长也曾经在旁边租房子来陪读,但是他会得到同学的一个嘲笑,最终还是辍学了,所以当我们家庭里边保护太多的时候,真的把一个孩子就像关在笼子里一样,把他的翅膀就折断了,这个孩子就没有了自信,他的能力就发展不起来。
那么怎样做呢?家长要从小教会孩子,比如说一岁多的孩子可以倒垃圾了,两岁的孩子可以扫地了,可以叠叠被子了,三岁的孩子可以自己洗澡了,甚至是可以盛饭摆碗筷,四岁的孩子可以自己做饭了,然后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刷牙洗脸不用管,但现在家长干预太多的情况下,孩子在这一块上是一个短板是一个漏洞,所以孩子不敢出去,因为他最起码的生活能力都没有。

第二点,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走出去多见识,增加阅历,那么把未知变成已知,如果他接触的外边的环境多了,外边的人多了,他就不怕生了,因为他去过曾经经历过,所以家长要多陪伴孩子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娱乐场所,走进商店去主动的给陌生人去沟通。比如说买东西的时候,买菜的时候让孩子去交流,这样增加孩子的实战经验,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和能量。

第三点就是不要把他的自卑和自信当回事儿,主要去做就好了,在家务里面不要强化,你太自卑了,你缺少自信,你要培养自信心,这全是废话,没有任何意义,最重要的是要在家庭里如何教会孩子做家务,如何教会孩子会更多的东西,比如说教会孩子阅读,教会孩子识字,教会孩子算术,这样他会得越多就能增加,自信是怎么来的,做、多做、多做到,反复的做到就产生了自信,所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多做多做到,而不是虚夸:孩子你很棒,你很了不起,你是最好的宝贝,这全是虚的,所以自信是做出来的,不是夸出来的,夸出来的是假的自信叫自负,真正做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自信,关注家庭教育心法,了解更多的成长讯息,如果你有家庭教育的问题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方留言,在下一期的时候,我会给大家做出解答。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一起讨论,分享您的宝贵经验,我们在这里共同进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