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孩子快乐长大又具有竞争力,这是很多父母心中的忧虑。
当焦虑的父母,疲惫的孩子”几乎成为中国家庭的常态时,荷兰父母却给了自己孩子一个世界最幸福的童年。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项2013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9个全球最富裕的发达国家中,荷兰孩子的幸福指数最高,超过95%的孩子认为自己很快乐。

他们到底有什么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呢?
一位亚裔美国作家瑞娜•梅•阿科斯塔(Rina Mae Acosta)对此就深表好奇。和丈夫结婚后,她跟随丈夫搬到了荷兰中部的一个小镇上定居,并有了两个孩子。
花了7年时间研究后,她和另外一名嫁到荷兰的妈妈米歇尔.赫钦森(Michele Hutchison)共著了一本书《荷兰育儿法:养育世界最快乐小孩的秘密》,向大众分享了荷兰式育儿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几点,来看看荷兰父母的幸福育儿法,或许可以带给中国父母不一样的育儿视角。
让孩子拥有足够多的睡觉时间
大多荷兰父母在育儿准则上信奉3R原则,即Rust(休息)、Reinheid(卫生)和Regelmaat(规律)。
休息的重要性被强调在荷兰育儿文化中,曾有研究指出,荷兰6个月婴儿的每天平均睡眠时达15小时,是发达国家中睡得最长的宝宝。
和其它倾向于晚间刺激性的亲子活动的国家不同,荷兰父母通常会在家中进行强度较低的活动。
荷兰人的家庭作息也比较简单,就算晚间去亲友家做客都不会逗留太久,大约8点钟就会回到家,然后让孩子直接上床睡觉。
每天早早睡觉,不仅保证了孩子的睡眠时间,还能让父母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来关心彼此,同样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
研究表明,荷兰人的睡眠时间平均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要多:每晚总共8个小时12分钟。
他们相信,孩子在成长发育期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特别是深睡期,这样荷尔蒙的分泌就会变得规律,睡眠质量的好坏可以说和隔日作息和学习动息息相关。
告诉孩子钱不是万能的”
荷兰人的家庭生活过得朴实简单,倾向于选择用低成本来解决问题。
比起金钱和奢侈品,相聚的时间更显得弥足珍贵。
荷兰孩子从小被父母灌输一种人生态度,要务实且自信地去生活,不要过多受金钱的困扰。
因此,父母会习惯给小孩二手玩具玩,平时孩子也会穿着二手溜冰鞋在户外玩耍。
即便是孩子过生日,也不会期待昂贵的礼物或精美的衣服,彼此之间会有一份默契,那就是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的费用不得超过10欧元。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多地去享受和同龄人的玩耍时光,而不是相互攀比。

拒绝丧偶式育儿
在孩子出生后,很多荷兰父母就会减少工作时间。
根据相关数据,荷兰妈妈是欧盟国家中从事兼职工作比例最高的,25-54岁有年幼孩子的荷兰女性中,就有75%做兼职,而法国这一比例只有26%。
这说明荷兰妈妈会将养育孩子放在首位,即便是职业女性也会尽量兼顾好家庭和事业。
而在荷兰这个国家,奶爸”群体在荷兰更是极其常见。
正因为荷兰独特的育儿假,比如孩子8岁之内的父母都可以享受半年也就是26周的育儿假,荷兰爸爸每周还会有一天的奶爸日”。
在这一天,荷兰奶爸会拒绝工作,回到家里给孩子做饭换尿布,带孩子出去玩等。
在儿童游乐场、海滩、公园、大街上,都能随处看到独自带孩子的荷兰爸爸的身影。
荷兰前副首相兼财政大臣博斯,此前就以不错过孩子的成长”为由退出政坛,并将工作日减少到每周四天。
此外,荷兰父母还会让长辈们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里来照顾孩子,据估计,有50-60%的荷兰祖父母参与不同形式的育儿。
也许是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富足的生活水平,荷兰人很少会为了工作而忽略家庭,在他们看来,无论社会地位多高,下班了要回家去陪伴孩子,周末则带着孩子全家出游,家庭和私人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荷兰父母非常鼓励孩子为一切事情发声,不管孩子多小,都有家庭发言权。
虽然有时尝试跟一个3岁小孩进行谈判会很累人,但是荷兰父母认为这可以教会幼儿如何清晰地表达他们的诉求。
因为一个3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来表达对他而言重要的内容,而之后的重点则是,教导他如何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明白如何设定自己的底线。
无论是反抗屈服于同龄人给的压力,还是可能处于危险境地时的那种应付能力,或者是在工作中坚持自己的主张,这种技能在孩子长大之后都会让他受益匪浅。
当然,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也要清楚地解释自己的立场,并试图与孩子们一起制定规则,比如让他知道为什么要早睡,或者共同制定在家屏幕时间。
学业上较少压力
在荷兰,10岁以下的小学生一般都没有作业写,中学生也也无须面对高考的压力或者要求达到规定的学术成就。
无论在哪个学业阶段,荷兰的学术都只有毕业考试而没有入学考试。
也就是说,高中考试通过就可以就读普通的大学,这跟绝大部分国家的高等教育甄选过程是大相径庭的。
但是,荷兰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成绩和在校表现,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以及中学老师的建议推荐也非常重要。
因为荷兰教育十分注重个性化,从上中学开始,会依照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未来就业方向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每个学生的潜力和兴趣都被充分挖掘到,并都提供了公平的发展机会,不奇怪荷兰孩子为什么从小就建立起了这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态度,从而对他们的未来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让孩子下雨天骑自行车
荷兰属于低洼国家,地势平坦,河岸蜿蜒,相比开车,骑自行车出行反而更为方便。
荷兰的雨水很多,冬季还有强风,虽然风雨会阻止一些人的出行,但荷兰父母会为骑车上下学或是外出的孩子穿上雨衣或是做好其他的保暖准备,然后让他们出门。
鼓励孩子在恶劣天气情况下骑自行车,荷兰父母认为这样能够让孩子了解到:生活并不总是阳光明媚、到处有彩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学会坚持不放弃,勇敢去面对挑战。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荷兰之所以孕育出了世界最快乐的小孩,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福利制度的实施以及自身文化折射出来的素养。
确实,在荷兰友好大环境的熏陶下,大部分孩子甚至大人,并不需要基于客观因素而作出风险衡量或者所谓的牺牲”,他们更多的只是在做一种完全从个人出发点考虑的选择,而每一种选择,社会、学校甚至家庭都会给予尊重和支持。
就像他们教给孩子的,成功不一定能带来快乐,但快乐的生活却能成就一个人。
仅仅从这一点来看,就已经走在很多国家前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