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儿子即将升入四年级。
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萌发的时候,此前听话懂事”的孩子,在妈妈面前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妈妈的指令”不再听从;
各种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写作业,会使劲拖延;
甚至开始讨厌学习,厌恶上学。
三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看到儿子种种表现不佳,我想应该要严格管教才可以了。
于是,2019年的这个暑假,我给儿子安排了全方位的课程,从语数英到音乐绘画体育,一样没拉下。
我收获了一颗坏果实。
儿子使劲地反弹,使劲地拖延。
终于,战争爆发了。
战争让我们进入到冷战时期。

儿子打小,我就开始看各种教育书籍,研究各种亲子技巧,可是一遇到事了,什么理念什么无条件接纳,统统抛到了脑后。
我深深地反思,孩子才刚有点自我意识,我都hold不住了,再长大点,那可该怎么办?我想,良性的亲子关系绝对不是这样的。
我想起
儿子6岁的时候,因为工作太忙,经常要加班,最终我选择回归家庭。
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全身心扑在他身上。
专职接送,定时送各种兴趣班,来不及回家吃饭,还专门准备儿童营养便当。
学习上更是严格要求,丝毫不放松。
儿子上一年级以后,时逢老二也上幼儿园,
为了让老大更方便吃饭休息,我在小学对面创办了一家托管机构。
于是,儿子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我,他很享受妈妈这样的照顾。
可是他即将要长大了,他发现他需要自己的人生了,他开始反抗妈妈。
与儿子一场战争过后,我突然想明白了,我做到了一个极致的妈妈,可我却失去了自我。
总有一天,孩子要长大。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我们。
没有了自我的妈妈们,该何去何从呢?
01 不堪重负的母爱前段时间刷屏的《我家那小子》,演员朱雨辰的妈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朱雨辰妈妈已经70岁了,为了照顾好儿子,不管儿子去哪里拍戏,她都跟着为儿子做饭;每天凌晨4点她都要起床为儿子熬梨汁,连续十年都是如此。
为了给儿子投票,每天在电脑前坐几个小时;紧密关注儿子的微博,要求儿子要如何如何发微博;甚至干涉儿子的每一段感情……
朱妈妈还说:
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是顶两个菲佣的”
朱雨辰已经成年,进入社会好多年了,这位妈妈还对他的爱毫无边界,不懂得放手,有这样的妈妈,朱雨辰不止一次表示过:妈妈的爱让他压力很大。
而朱妈妈坦言,自己没有什么自我。正因为如此,她才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这样的爱是自以为是的,是令孩子不堪重负的。
02 追求自我的成长和突破我们都熟悉的著名主持人董卿在访谈节目中,诉说了自己当上母亲之后的变化。
董卿说,生完孩子之后她很想为了孩子回归家庭,但是自己的生活在那个阶段变得琐碎和平庸,生活中没有了向前的脚步,每天充斥的都是孩子的吃喝拉撒。
很多妈妈也跟董卿一样,经历养育孩子的艰辛,但是又不想放弃自己。
董卿也说,那段时间是她人生最迷茫的阶段。
她每天都会问自己到底是要放弃所有,一心一意陪伴孩子成长,还是继续前行,追求自我成长和突破?”
后来有朋友对她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董卿选择了追求自我成长和突破。
所以我应该努力去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对你有爱也有尊敬。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
03跟孩子一同成长一名49岁的上海交大宿管阿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网课,备战考研,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过线,儿子被复旦大学录取,原梦园则被广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被称为学霸妈妈”。

从2011年,原梦园在儿子读初三时来上海陪读,后来儿子考上上海大学,原梦园再次陪读,一起学习成了原梦园和儿子的最好沟通方式。
这位妈妈选择为儿子陪读,但她并没有放弃自我。49岁已经不是学习的最佳年龄了,最大的困难是记忆力下降,但她从不懈怠。
原梦园坚信,就算她最终没能考上研究生,她的坚持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妈妈的自我要求和突破,给孩子带来的鼓舞和激励,是孩子受用一生的精神食粮。
如果说妈妈是沃土,那么只有内心平和,能量充沛的妈妈,才能收获丰盛的果实。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