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差一点,愚蠢的我就这样轻易地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昨天带芽芽去商场玩石膏彩绘,旁边来了一个大概五、六岁的小女孩,胖嘟嘟,穿着小红裙子,像个洋娃娃。

她妈妈想让她也画一个,她却表现得很没有信心,一直低头小声说着:

麻麻,我画得不好怎么办?”

但最后她还是选了一个冰雪奇缘的主人公,开始动笔了。

画的过程中,小女孩的奶奶和妈妈轮番过来在她的旁边说:

要这样,哎,对喽!”

这里涂蓝色,我都给你调好色了,你直接涂就好了。”

指导老师说让孩子自己发挥,画自己喜欢的颜色。但妈妈和奶奶仍然忍不住干预。

最后,干脆妈妈动手画了起来,小女孩却在一旁无聊地看着,时不时催促着要离开......

差一点,愚蠢的我就这样轻易地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芽芽妈相信那位妈妈和奶奶很爱宝宝,但正是由于她们过度干预孩子的行为,导致孩子的专注力就这样被毁掉了。

总以为新时期的妈妈们都很懂得育儿,看来不尽然。你可能不相信,谁来带孩子,谁就最能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大家都知道越小的孩子,专注力越差。虽然专注力是宝宝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会随着成长差异越来越大,并不是每个孩子的专注力都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早期家庭教育,对于宝宝的专注力,究竟是保护还是破坏。

有些我们不经意的行为,其实正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我见过这样一位妈妈,孩子挑选了一本喜欢的童话书,正看得津津有味儿时,她忍不住问到:

这一页你都读几分钟啦?还没读完,是不是有不认识的字?”

孩子听后,翻页的速度明显变快,这位妈妈又急了:

翻那么快,一定没仔细读!”

最后孩子赌气把书一撂,一屁股坐在地上。

看,这就是家长过度干预的结果!


中国社会心理学协会调查显示:有42%的孩子上课时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62%的孩子不能坚持听课30分钟以上,20%的人上课经常走神。

蒙台梭利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有24%有专注力问题的青少年,会在13—15岁出现发育性改善,但仍有70%的青少年把问题带到成年。

也就是说,小时候被不幸破坏的专注力,会大概率的跟随孩子直到孩子长大,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工作,生活,学习。

那专注力不足的表现有哪些呢?

持续性差:做作业写写停停,慢慢悠悠,边写边玩,总是写到很晚,抗干扰能力差,做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

广度性差:做作业粗心大意、经常漏题,漏看小数点,阅读速度慢、重复多,细节辨认能力差,做事说话行为总是没眼力价儿”。

集中性差:上课走神、发呆、一会想东、一会想西,看起来在听讲,实际漏听了很多。

转移、分配能力差:对外界的刺激反映迟钝,上课时一个问题没懂,就死盯着这个问题,不再关注老师讲的其他内容;上课半天了还在想着下课的事情,或者还沉浸在上一节课的问题中......

真是操心也不是,不操心也不是......

能力差

到底家长的哪些行为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呢?

罪行”一:经常打扰(或打断)孩子

孩子正在自己画画,你非要问他吃水果吗”;

孩子正在吃玉米,你非要让他立刻吃绿叶菜;

孩子蹲在地上玩蚂蚁,你非说太脏了,咱去别的地方放风筝吧”;

……

这些都是特别常见的场景,爸妈无微不至地关心、善意地打扰,破坏了孩子注意力的连续性。长久以后,孩子怎么可能专注地做事情呢?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孩子常无理由,但很投入地去做些在大人看来很无趣,也很无意义的事。但是他们做得开心,情绪也很平静。

懂孩子的妈妈就知道,这个时期其实就是,孩子专注力高度中和发展的好时机。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好的专注力不能被培养,反而是需要更多的保护!

玩具

罪行”二:经常指导孩子

孩子在玩涂色书,你在旁边说:

树干怎么能是蓝色的呢,应该是棕色的呀”;

孩子在玩拼图,你在边上说:

你这样拼是不对的,这块拼图应该放在这里”;

孩子边看漫画边自言自语,你非要给他纠正哪里读错了;

孩子看到新的玩具,左瞧瞧、右抠抠,专心探索玩法,你非要一把抓过玩具,告诉孩子应该怎么玩;

……

很多爸妈都爱指导孩子,这样不可以,那样应该这么做,玩具应该怎么玩,等等......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玩并没有统一的正确标准,玩具也不应只有一种标准玩法。

爸妈这种强行地介入指导,会干扰孩子的思路,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那就不要怪孩子做事情会分心了。

其实,爸妈只需要默默陪伴,等孩子真的需要指导了,你再出手也不迟。

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住要教给孩子新玩具的玩法,那也请在孩子开始玩之前进行,等孩子沉浸其中自由探索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指导了。

罪行”三:孩子的活动区域乱七八糟

很多爸妈都知道给孩子规划一个安全的活动区域,但是,对这块区域的布置却不是特别上心,一般都是倾尽所有的把图书、玩具、小摆件等都堆在里面。

孩子的专注力本来就十分有限,这些杂乱的堆砌特别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蒙台梭利有一个概念是有准备的环境”,对孩子来说,就是孩子需要一个有序的环境。

井然有序,可以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同时,因为孩子最了解每样物品的摆放,不用分心去想哪个物品放在哪里,孩子的情绪会更稳定,专注力会更持久。

不必要的摆件和装饰都撤掉,分心的事物越少,孩子在某件事物上才能更专注。

罪行”四:给孩子买太多种类的玩具

现在的爸妈都生怕孩子错过了什么益智有趣的玩具,于是经常挥金如土。

给孩子买超多的玩具,然后一下子都给孩子玩。但孩子却只是玩玩这个,摆弄摆弄那个,玩什么玩具都超不过3分钟。

能力差

可选得太多,有时真的不是一件好事,特别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成人都会选择恐惧,更何况孩子呢?

玩具是孩子发展各种能力的好帮手,但要正确地给孩子玩耍才行。每次只需给孩子一两个,让他进行有限制的选择,这样孩子才能玩的持久、投入。

罪行”五:责怪孩子、发脾气

不少孩子就是这样的情况。让他独立去完成作业,五道数学题他可以磨蹭两个小时,如果强迫他自己先读完三遍题,半个小时就能顺利完成。

有家长总结说:孩子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愿意做。弄得一写作业,就心浮气躁。好说歹说孩子不听,就分分钟钟小宇宙要爆发。

小学以后,孩子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引爆了妈妈内在的焦虑情绪。

但是仅仅靠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用力过度还能导致孩子叛逆、厌学,更不会把注意力花在学习上。

生活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

玩具

孩子的个性特征是在点滴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专注力也是,并不是只有在学习的时候才有专注不专注”的问题。

芽芽妈写在最后

培养专注力很难,破坏专注力却很容易,芽芽妈希望各位爸爸妈妈不要一边好心办坏事”地搞破坏,一边却又埋怨孩子专注力不够好!以上5个方面的事希望各位爸妈都不要再做了。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