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雄悲凉的北方,人们见过最可怕的武器,是熊孩子。
在和煦温婉的南方,人们见过最可怕的武器,还是熊孩子熊孩子。。。。。。


近日,看到遂宁公交车上熊孩子踢人挨打的视频。视频就10秒,一孩子在公交车上,挑衅一个安静坐着的小哥哥,在短暂的试探之后,三次踢在其手上,看着用了点力气。
接着小哥哥就马上暴起,把孩子摔倒在地,并用脚踩向其头部三次……据说,这次竟然连圣母们也不例外,一致认为该熊孩子缺乏管教。

细数这些年的熊孩子,还少了吗?
嫌楼外施工太吵用小刀割断安全绳,施工者用手抓在高楼外坚持了40多分钟,家长只赔了一根绳子;
熊孩子向地铁站陌生女孩要鸡排吃,遭拒绝后把女孩推向正在进站的列车,熊孩子妈妈却丝毫不觉得愧疚,还骂女孩打扮得像个小姐”;
熊孩子乘坐电梯称没人时对着按键撒尿,导致电梯短路自己被困;

熊孩子狠狠的推孕妇,只是想看看会不会流产,奶奶却怪罪揍得太狠。
……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原因是不少家长总以还是个孩子”为借口,殊不知,惯子如杀子!
其实,世界上从来没有管不好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位的熊家长,而如果家长始终缺位,总有一天社会会替你狠狠教育他。活中的无数事例都告诉我们,熊孩子之所以熊,背后肯定有个熊父母。
某熊孩子把怀孕四个月的嫂子猛推下沙发,然后毫不在意地说: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流产!”;
因为没从别人那里拿到炸鸡排,一男孩在地铁来临的瞬间,猛地从一姑娘身后将其推向列车;

然而,熊孩子有熊父母替他们保驾护航,就兴高采烈地扰乱人民和平安详的生活秩序;
熊孩子有熊父母替他们挺直腰板,就在骚扰女性的流氓之路上走出康庄大道;
熊孩子有熊父母替他们开山辟土,就把做人的基本道德都丢弃一边!
熊孩子都是熊父母教出来的,我们发现,熊父母基本都有以下四个特征:
a. 极度自私
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孩子的利益,可以枉顾事实与良心,只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东西。
b. 极度蔑视规则
规则是为了保持社会生活正常运作,但在他们眼里,规则约束不了他们,他们不但制定规则,他们简直就是规则本身!
c. 缺乏同理心
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缺陷,不能以同理心思考,自然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他们觉得,只要老子爽了就行,其他人的感受管我屁事?
d. 行为粗暴、语言粗鲁
大家切不要以为,打人骂人都是对着外人的,他们难道不会这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吗?所谓有样学样,暴力言行多少也会耳闻目染!
熊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大约都有一种错觉。
熊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无法无天,反正他爸妈治不了他。
熊孩子爸妈也仗着自己是护犊子,反正社会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些错觉错得可怕!
别把社会对你们的包容,理解成好欺负

熊家长,家长自家孩子自家养”。家长们不妨转变一下思路,如果是别的孩子来你家不守规矩,你会怎么办?如果没有规矩,没有看管,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是更可怕吗?
允许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作为大人应允许孩子有熊”的行为,但不能没有限度。孩子在熊”时,也在观察大人的底线,如果一味溺爱放纵,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养成孩子的不良习惯。
转移孩子注意力
面对熊孩子们,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当孩子要表现出熊的一面时家长应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坏物品,也免除了与孩子的正面冲突。对于孩子,无论是打骂说教或许都会给他造成不良影响,要尽量避免。
需要循序渐进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应该将其带到没人的地方再进行耐心教育。孩子虽小但是自尊心很强,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至深,或许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性格。要想让熊孩子真正有所转变,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
家长要赏罚分明
其实熊孩子所表现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对他们过于苛求,要想让熊孩子真正转变成人见人爱、乖巧听话的萌孩子,需要平时长期的教导。家长必须赏罚分明、言出必行,平时给孩子订好规矩、做好榜样,言传身教的将正能量传递给孩子,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给孩子立个规矩
要给熊孩子立个规矩,让他从小就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意识在宝宝头脑中扎下了根,就会成为他的行为准则,形成自律。宝宝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给他展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如何避免做熊”家长?认真对待孩子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则更容易犯错误了,对于孩子犯错误,很多家长是采取暴力的态度,责罚孩子,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却认为自己孩子干什么都是对的,采取无限溺爱的态度,从而让孩子一错再错,熊孩子”就是这样炼出来的。俗话说,熊”孩子都是熊”家长惯出来的,怎样避免做一名熊”家长呢?私以为,认真对待孩子犯错是最好的方式。
0~2岁:这个时期的孩子犯错,都是无意的,因为孩子还分不清楚是非,也难以分辨对错,所以及时孩子犯错也是必然的,所以作为家长不能随意责罚孩子。否则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犯错,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才能避免孩子犯错。
2~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是非观念,正确和错误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认知,如果孩子犯错,那么家长可以清楚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教育要顺其自然,不能采取责罚的态度。
5~12岁:孩子5岁以后,是非观念都比较明确了,如果犯了错,他也有意识到是自己错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告诉孩子这些规则是不能违背的,并且告诉孩子犯错了是要承担责任的,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感。

言传身教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确实不错,因为在孩童的时候,陪伴孩子时间最久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够在他们小的时候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帮助他们改正,而不是助纣为虐,那么哪里还会有熊孩子呢?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可能每个人智商都有一定的先天性差距,但是教养问题却是后天可以培养的。而父母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高度,一个人如果要飞得更高更远,那么父母的教育一定会是有力的翅膀,帮助孩子克服身边的一切困难,让孩子拥有广阔的人脉资源和支持,在孩子道路上才能铺设出一条平坦的道路,供孩子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