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的“感官知觉”各不相同,分清这4种类型,才可因材施教 儿童感知觉发育正确的是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宝宝们在很小的时候喜欢到处爬行,并且如果家长们给予孩子一定的刺激物孩子们就会爬向自己。0-3岁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细心的家长们也会发现,每个宝宝所感兴趣的事物都不太一样,有的宝宝可能会对颜色鲜艳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有的宝宝可能对一些形状怪异的事物感兴趣;而有的幼儿则对事物的质感比较感兴趣,如喜欢摸一些柔软的东西。

孩子们不在一起玩耍或者只玩自己的东西并不是孩子的性格内向或者社交有障碍,而是他们的感官知觉有各自的类型。

如:在公园里我们可以看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聚集在一起,很多在同一个沙池里玩耍的孩子他们手中握住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孩子拿着铲子,而有些孩子则手握沙子。

儿童感知觉发育正确的是

NAEY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一份资料里说到:宝宝的神经结构可以帮助他们处理环境中的信息和自己身体上的各类感官知觉,而每个宝宝整合并处理感知信息的能力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从宝宝的"敏感性"和"外显行为"将孩子的感官知觉大致分成4类。

了解四种感官知觉的类型,是因材施教的关键

(一)淡漠型孩子:多刺激

淡漠型的孩子顾名思义就是对外界的刺激不是很敏感,比较冷淡的风格,而且其外显行为表现的不主动,其所感兴趣的事物比较少且特别。

比如,在幼儿园里的孩子会免不了磕磕碰碰,可能会有摔倒的时候,一般的孩子会比较大反应有些孩子甚至会大哭起来,但是淡漠型的孩子缺会比较冷静,如果不是太严重伤都会不以为为然。孩子身上有时候可能还会有淤青,然而当家长发现并询问孩子的时候孩子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伤。

因此,这类孩子需要的是老师或家长提供更多的环境刺激去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让他们感受周围世界。

指导要点:

给予淡漠型孩子的刺激物一定要明显,比如家长在叫孩子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音量,如果当你喊了好几声孩子甚至都没有反应的时候家长还可以通过肢体接触如通过用手轻轻触摸孩子的头或者轻轻拍打他的肩膀以示意孩子自己正在叫他。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尝试着多提供一些小物品让他摆弄。上课前预留一点时间让他们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比如可以放一首歌让他们跟着跳一跳。

同时,家庭的环境布置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孩子自己的房间,给予孩子多一点装饰但尽可能是孩子们自己喜欢的装饰物,通过大量刺激物的从触觉,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觉刺激孩子,让孩子的行为能够外显出来。

刺激物

(二)敏感型孩子:创造稳定环境

敏感型的孩子相对来说 也是比较被动,但是他们相比淡漠型的孩子来说更加的敏感,哪怕是环境中一点点的小刺激都会引起敏感型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妈妈经常性对9-12个月的宝宝微笑,当某一天不管宝宝对妈妈做任何的动作和反应妈妈都不微笑并面无表情,过了一会宝宝就会开始大哭。有的时候,妈妈的造型变化比较大也会引起敏感型孩子的注意并敏锐的注意到外界的某种刺激物的改变。

指导要点:

如果你的孩子是敏感型,那么家长就要十分注意孩子日常生活当中的刺激物,比如声音,颜色,光线等等。尽量要给敏感型的孩子制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在室内的时候光线不要太强,声响也不要太大,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家中专门给孩子设置一个"安静角",如果环境的刺激物变更导致敏感型的孩子情绪崩溃可以去"安静角"缓解和冷静。

如果家长有什么比较特别的聚会,且聚会当中的某些刺激物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变化的也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并且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比如我们常见的火警演习,家长应该耐心并且详细的告诉孩子事情的过程,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就不用担心过度刺激。

刺激物

(三)回避型孩子:创造多样环境

回避型的孩子其敏感性比敏感型的孩子还要高,并且其在遇到刺激时还会主动采取策略。别如孩子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影响比较大的时候,像噪音太大,灯光太刺眼等等,孩子们的感受可能会比敏感型的孩子还要难受,然而不同的是,回避型的孩子会自己采取相应的措施。像回避有噪音的场所或者捂起耳朵等等。

指导要点:

对于回避型的孩子家长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观察者的角色,仔细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及时查看哪些情况或者刺激物容易给孩子造成过多不好的影响。由于回避型的孩子常常喜欢逃离环境,容易脱离和其他孩子玩耍的环境,从而大大的减少孩子的社会交往几率可能会对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家长要尽可能的创造多样的玩耍环境,最好是有一些较强的刺激,比如颜料,一些沙子和一些水等等,在较低的刺激玩耍机会的同时给予孩子玩耍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家长也可以提议孩子与其他孩子玩一些较低刺激的游戏,比如:吹泡泡,画画等等,这样又可以保证孩子的情绪在较稳定的情况下又不失去同伴玩耍的机会。

敏感型

(四)探索型孩子:多鼓励

对于探索型的孩子他们的敏感性相对于前面三种类型的孩子都要低,而且他们会主动寻求环境中各种刺激的感官并且接受多种刺激的变化,同时还可能给予孩子一些兴奋感。

比如孩子在未满一岁前,家长如果频繁的变换刺激物,孩子可能会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通常表现为笑。有的小孩还特别喜欢玩一些饮料和沙子,同时还喜欢将颜料占的满手都是或者泥巴的时候弄得满身都是,并且乐此不疲,有的时候孩子还可能会伸出舌头,通过味觉去尝这些刺激物,这就是典型的探索型宝宝。

指导要点:

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嫌弃探索型孩子一些外显行为。尤其是不能嫌弃他们因为玩耍变得脏和麻烦,探索型的宝宝性格比较开朗,也愿意去接受外界的刺激物,并且主动寻求不同的感官刺激。

家长应该肯定和认同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并且尽量带孩子去玩一些沙子和水,满足孩子们这种快感。当然家长可以在了解孩子们的这种情况下,预先给他们准备好替换的衣物,或者在孩子们玩耍后,及时做好清洁工作。

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宝宝脱光衣服玩耍,尽量要给探索型的宝宝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感官刺激。

同时家长也可以借助探索型宝宝的特点,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比如,鼓励宝宝们自己动手吃饭,让他们感受不同食物的温度和味道,这样不仅满足了宝宝们探索刺激物的要求同时还培养了宝宝们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刺激物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