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才刚8个月,就要学走路?别太着急高兴,3种隐患要拎清 8个月宝宝学走路可以吗

8个月宝宝学走路可以吗

8个月宝宝学走路可以吗

今年26岁的小李,在今年年初诞下一子,全家都非常高兴。宝宝也在小李和丈夫的照顾下,越长越好,越长越壮。可就在这几天,小李无意中看见8个月的宝宝,居然自己推着凳子,一颤一颤地往前走,神情专注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看到这幅情景,小李也顾不上手里的事情了,连忙打开手机,将宝宝学走路的录像发给了在上班的丈夫。丈夫看了以后,刚准备高兴,旁边的同事却有些担忧。同事说,自己的岳父是个儿科医生,在自家老婆生孩子的时候,无意中提到过,不能让孩子过早学走路。这句话,直接让小李丈夫原本高兴的心,又开始担心起来。

宝宝早早地学习走路,3个隐患还请拎清

8个月宝宝学走路可以吗

隐患一:安全风险更大

宝宝身体成长发育,是需要时间的,而8个月左右的宝宝,下肢的骨骼,肌肉都没有发育完全,即使学习走路,困难程度自然也是比适龄走路的宝宝要更高的。

例如因为无法承受自身的体重,出现倾斜,摔倒趋向等,这些都是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果走路过早,旁边父母一疏忽,宝宝一旦摔倒,万一磕到了头,胸口等关键的身体部位,造成的伤害也会更大,还请父母仔细斟酌,不要让孩子太早地学走路。

隐患二:宝宝腿型容易长歪”

类似于小李儿子这样七八个月大的宝宝,下肢的发育还不完全,而在走路的过程中,人的身体重量会全部交给双腿下肢来承受。

因此,如果过早地练习走路,相当于宝宝全身的重量,全部负担在了相对薄弱的下肢上。双腿因为承受不住重量而弯曲,长此以往,宝宝的腿型容易变成X型,O型之类病态难看的情况,还请注意。

隐患三:更容易形成”平板足

大部分人的脚,都是足弓脚”,脚底有一个明显的弧度,可以帮助行走时的缓冲,提高人的运动效率。

而有些人因为基因的缘故,天生是平板足”,无论运动和耐力,都会较差一些。

对于新生的宝宝来说,足弓相对更加稚嫩,骨头也更软,加之维护足弓部位的肌肉又相对虚弱,如果过早地学习走路,这部分压力也会转移到足弓上,久而久之,足弓也会因为承受力被压的越来越平”,最后形成后天的平板足”,平板足的孩子,无论是在日后的运动,生活方面,都会带来一定地不便,甚至如果有安排孩子未来参军的意向,很有可能也会被拒之门外。

综上所述,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将来,于情于理,都不应该轻易地让孩子过早学习走路。但是孩子学习是天性,总要学会走路的,在合适的时间学习该做的事情,才是对于孩子最健康的选择。

宝宝在什么时间学习走路最好?

无论是翻身,走路,还是拍手之类,都属于动作的范畴,而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动作也会由简单到复杂,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在3到4个月的时候,可以做出简单的抬头动作;

5到6个月,可以借助椅子,床铺之类的支撑进行端坐,7到8个月左右坐得相对更稳,并且可以从躺”和坐”的两种行为模式切换。

而在9个月左右时,宝宝会开始尝试移动,学习用上肢进行爬行;

一般在11个月左右,宝宝的骨骼开始逐渐发育完善,可以支撑得起身体上部的重量。因此,这个时间段的宝宝,可以独自站立,并且在3个月后,开始逐步养定走路的习惯。

也就是说,宝宝在11个月以后,骨骼,肌肉发育相对完善稳定,可以支撑得了身体的重量,自然在这个时间段学习走路,也是最安全,最适合的。

顺带一提,学走路太早不好,太晚也不行,如果您家的孩子在18个月后,仍然没有走路的迹象,保险起见,建议前往医院对智力方面进行相应检查,一旦发现针对性疾病,还请及早地进行治疗。

说到这,可能会有家长朋友会抱怨,自己并没有强行让孩子学习走路,只是孩子可能比较机灵聪明,自己早早地就有走路的欲望,做家长的又不好粗暴制止,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孩子自愿过早走路,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正如上文所说,如果宝宝自愿,自发地在很早的阶段,就想要学习走路,这种情况下,家长是很难强行制止的。如果粗暴对待,可能让孩子丧失对走路的兴趣和好奇心,最终耽误孩子正常的动作学习流程。

因此,家长们最合适的做法,应该是在宝宝学走路的时候,多给予一些帮助,比如在宝宝学走路时,用双手将其稍微抬起,减小双腿所承受的压力,降低风险。

或者在宝宝走路时,最好待在身边,及时扶稳,以免宝宝睡到受伤。

最后,家长在宝宝的膳食中,也以添加一些维生素d或者钙质的食物,来帮助宝宝促进骨骼肌肉发展,更稳定的让宝宝进入行走适应的阶段。

归根结底,宝宝过早走路,就健康,安全方面而言,终归不是什么值得推荐的事情,还请各位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让宝宝顺其自然就好。另外,如果宝宝自愿更早的学习走路,也请一定要尽力保护他的安全,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方式,减少肌肉和骨骼的承担压力,还希望各位多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