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中旬,彭老总去往重庆视察矿区,在重庆停留了几天时间。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彭老总送别老友时,遇到了两个背石头的孩子。
在视察期间,一位老友来看彭老总,两人聊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友人要回到武汉去,彭老总和警卫参谋景希珍一起,去码头送老战友。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有着数百级台阶,彭老总年纪大了,走得气喘吁吁。
景希珍看到首长累了,就劝说彭老总休息一下,慢慢走。彭老总听从了景希珍的建议,在台阶旁站立了一会,他向不远处望去,看到了两个背着背篓的孩子。两个孩子弓着背,也在艰难地攀登着台阶,他们看起来很瘦弱,背得物品很重。
彭老总和景希珍,走到两个孩子面前,彭老总望着孩子们说:孩子们,背不动了,就歇一歇。”两个孩子中年龄较小的孩子,早已累得筋疲力尽,望着较大的孩子说:哥哥,老爷爷让我们歇一会,我们就歇一会吧。”
大孩子看到弟弟确实累了,点点头,两人把背篓放了下来。彭老总和景希珍赶忙,帮两个孩子把背篓,从背上给拿下来。这时彭老总才看到,两个孩子背篓里,是河滩上常见的石头。在帮孩子们卸下背篓时,彭老总掂了掂大孩子的背篓,沉甸甸的。
望着两个满头汗水的孩子,彭老总赶紧招呼他们坐下,开始询问起他们的情况。彭老总看着孩子们,问:孩子,你们叫什么名字?年纪多大了?为啥出来背石子呢?”两个孩子看到爷爷和叔叔那么好,也没有隐瞒,把情况告诉了爷爷和叔叔。
大点的孩子介绍:我叫大娃,今年11岁了,这是我弟弟二娃,今年9岁了,出来背石子,是因为爸爸因病去世了,家里靠奶奶和妈妈捡废品维持生计。从爸爸去世后,我和二娃就没在上学,跟着妈妈捡废品,换点钱,买点米。”
大娃说完,二娃就低着头,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可能哥哥说的话,让二娃又想起了爸爸,心里难过。彭老总望着两个沉甸甸的背篓,看到两个孩子艰难地背着石子,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带着两个弟弟讨饭的情形。
这两个孩子,不正是和自己三兄弟一样嘛,为了生活,早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彭老总看着两个可怜的孩子,询问:你们妈妈在哪里?怎么让你们两个人在这里背石子?你看这台阶又多又陡!”
二娃还是没有说话,大娃说:朝天门码头建设需要建筑材料,我和二娃来背些河石,去卖点钱。”两个稚嫩的孩子,扛起了成年人才能背动的背篓,肩膀勒出了血痕。彭老总想帮助两个孩子,他对孩子们说:大娃、二娃,爷爷和叔叔帮你们背背篓,你们看行吗?”
二娃高兴坏了,说:好呀!”大娃瞪了弟弟一眼,对着爷爷说:谢谢你爷爷,背篓太重了,我们还是自己背吧!”多么好的孩子呀!彭老总不顾孩子们拒绝,让景希珍把大背篓,放到自己的背上。
而景希珍则没有听从首长的命令,而是把二娃的小背篓,放在了彭老总背上。景希珍自己背起大背篓,两个孩子望着叔叔爷爷,帮他们背石子,就跟着爷爷叔叔后面,攀登起台阶。等到走上台阶顶,彭老总望着远处有一个商店,他对大娃、二娃说:爷爷,去买点东西,回来接着帮你背。”
彭老总走进商店,景希珍和两个孩子看着背篓,一会儿,彭老总拿着两个书包,走出商店门。他满脸笑容,对着孩子们说:今天爷爷见到你们,很开心,你们都是好孩子,能够为国家建设出力,为妈妈减轻负担。现在爷爷奖励给你们一人一个书包,赶快背上,让爷爷看看。”
两个孩子从没有背过书包,高兴地接过爷爷递给他们的书包,景希珍一一给孩子们背上。从书包拉链的缝隙中,景希珍看到书包里还有笔记本、橡皮擦、铅笔等学习物品。两个孩子背起书包,脸上洋溢着孩子的笑容,彭老总和景希珍把背篓,给他们送到了收购点,就要离开。
大娃这时跑了过来,望着爷爷和叔叔,鞠了一躬,然后问:爷爷,爷爷,你对我们那么好,我和二娃还不知道你的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呀?”彭老总没有回答,景希珍就说:孩子们,就叫学雷锋的爷爷吧。”
大娃拉着二娃,对爷爷和叔叔说:我们有了新书包,妈妈一定会让我们上学了,谢谢爷爷和叔叔。”二娃也跟着哥哥,对着好心爷爷和叔叔,说谢谢”。无奈彭老总和景希珍还有工作,不能停留,只能离开了,两个孩子就站在原地望着。
两个孩子站在街旁,望着爷爷和叔叔远去的背影,直到看不到一点背影。他们拿下沉重的背篓,背上了轻巧的书包,蹦蹦跳跳向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