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文写不好,是因为思维被人为固定了,没有了活力,确切的说是被一帮庸师误导了。
孩子从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就被要求按照对应的格式或者文体,甚至是模仿优秀的范文。这就导致了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内心有些恐惧,一有顾忌就很难文思泉涌了!
我建议: 先表达→再感受→后格式
首先,让孩子乐于表达,写自己的经历。孩子在学写作文的时候,不需要按照啥格式,也不要啥范文,甚至不需要命题,就让他写一写这几天印象比较深的事。哪怕是流水账都可以,慢慢的写多了,就能找出一些印象深的小事写。
这也是为什么要带孩子多出去玩或者旅游,孩子开阔眼界,知道的事就多,就有的写。
其次,当孩子能写出一件印象深得事时候,就引导他在这过程中有啥想法和感受,进行真实的表达一下。也可以看一些范文,但主要学习修辞方式,多进行背诵。
这里背诵的目的不是为了刻意套用,而是背诵多了就会融会贯通,自然而然的出口成章!
最后,让孩子了解一些格式类的知识。其实的内容无非就是几种,假大一学就知道了,不能把这个作为先期考核孩子乱有个水平的标准。你只要有东西写,会表达了,格式自然而然就引用了。
李姥姥话育儿”分享:
看书的确是通往写好作文的必经之路,但是除此以外,还应当知道和了解写作,提升的其他方法,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孩子的作文成绩,我们可以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努力:
【1】多学习优秀作文
在我们还没有学会真正写作文技巧之前,最好还是能够多看一些优秀的作文,选看自己同年龄阶段孩子写作文的内容,并加以模仿和应用,这样才是快速提供作文成绩的根本办法,比如,
别人写了一朵小红花,我们可以写一朵小兰花,或是小黄花
别人写了个小狗,我们可以模仿着别人的写法,写一只小猫
别人写去北京旅游,我们可以写去上海观光
总之举一反三,是我们提升作文成绩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这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写作激情。虽然看了不少书,但是还没悟出写作知识。
比如,你看了一篇记叙文,你能从中悟出记叙文的六要素”了,就初步体会到了文章体裁的特点了。如果你悟出对材料的写作在于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就会归纳文章的主题了。如果在阅读中能看出哪些材料占的篇幅多,哪些材料占的篇幅少,就能懂得了写作过程怎么处理材料的详略关系了。
阅读结束了,再从表达方式的运用上看,记叙文是不是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如果有描写的表达方式,也只是辅助地表达人物形象和自然环境。
读书,如果读者能从作者写书”的角度反复品味,就能体会出作者写作的妙处和良苦用心,也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
因此,孩子在家看书,家长可事先把有关文章详细地看上几遍,从写作的角度悟出些道理,然后布置孩子在文章旁边的空白处写个旁批;旁批的内容是文章该段说明了什么道理。哪些段子有精彩的描写,哪些地方还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如果是记叙文,为什么还需这些表达方式帮忙”呢?
文章要用自然段来把材料编缉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自然段内部要有密切的关联:或者时间先后,或者空间变换。段落的大小,也要照顾到视觉的要求。一般情况是几个自然段大小适中。否则段落大小不均,大段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疲劳;小段又给读者造成心理上的多余。
从美学观点看文章的结构设计,段落的大小不均,属于结构上的畸轻畸重。不仅美学忌讳,文章学也要求尽量避免。
如果我们阅读文章时能这样设身处地地从作者的身份来审视文章,既看文章的篇章结构的外在表现,又看文章的选材,组材,详略处理;表达方式的运用,表达手法的选择上的内部手段。
这样阅读,就能为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服务了。
###读书与写作不能画等号
你孩子读了很多书,却不会写作文,你感到不解?其实这样的孩子是很多的。其原因是:
01:
没搞清写作与读书的区别
你和你的孩子可能都认为,书读多了,自然就会写作文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读书有益于写作,但是不等于写作。这就像一家制药厂,读书就像采购员,是管采购的;原料采购回来了,还要加工成药品。会采购,不代表会加工。采购有采购的方法,加工有加工的工艺,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读书是一种输入,写作是一种输出。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这些年,我每年都会对学生说:作文”这道题是学生作业中最大的一道题,最难的一道题,也是分值最高的一道题。一个学生天天学语文,这样读那样背,最后还是要从作文上看出学习的效果和水平来。为什么好多学生看了好多书却写不好作文呢?
一、课本没学好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认认真真地读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从课文里学习作文的方法技巧。诸如拟题、立意、开头结尾、选材组材、过渡照应、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技巧、运用多钟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等等。从学生学习课文的实际情况来看,上述这些方面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不尽人意。这个根本”没有做好,其他读的再多也是枉然。
譬如《驿路梨花》、《藤野先生》等等这些作品,个个都是艺术品,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每一篇都应该好好学习,才能学到作文上有用的知识。
二、阅读超范围
要写好作文,要看与作文有关的文章。像中考、高考满分作文,经典散文,中外经典小说,以及作文写作指导方面的书。而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不喜欢阅读这些内容,却喜欢看穿越、玄幻之类的书,这又怎么可能写好作文呢?
三、阅读无目的
读书要有目的。读一篇文章,主要想学习什么必须清楚。一点目标都没有,看完了事,能学到东西吗?譬如阅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你可以学习其开头方法,也可以学习其表达技巧,还可以学习其布局谋篇安排材料。学习不到东西,作文能好吗?
四、阅读无方法
读书是有方法的。正确的读书方法确实事半功倍。有的学生学习语文八九年了,连朗读都不会,他能会默读、速读吗?他能会精读吗?一个连阅读方法都不懂的人,他眼睛虽然看书,却心不在焉,又能够读”出什么,学到什么呢?作文能好吗?
五、阅读不透彻
好文章一定要阅读透彻,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我这里说的透彻”,可以是全方位的,也可以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就一个方面来说,像《谁是最可爱的人》三个材料能倒换次序吗?这是组织材料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生阅读不求甚解,读读了事,作文能好吗?
六、学无以致用
阅读了,学习了,最好是马上就用,也就是及时训练。可是作文的材料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弄个训练题来得容易。学生没有某个方面的观察积累,那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好的。即使观察了,由于认识不到位,也不一定表达出来。譬如学习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就可以用来写一段话,有的学生有观察积累,可以马上写,而有的学生则没有观察积累,需要观察后再写。这里认识水平是个问题,敷衍了事地写了,写不好,没有丝毫作用;不写,更没用;写好,确实困难。我们说学以致用,在作文上好多学生难以做到,作文能好吗?
读书是大有学问的。会不会读书,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效果和质量。会不会学以致用,直接关系到作文的好坏。
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看和写是两回事。有人喜欢看小说,喜欢看电视,就会成为一个好的作家吗?不可能吧?虽然看书能够开拓孩子视野,孩子的词汇量也会增加。但是如果真的想写好作文,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练笔,想要写好作文,多写很重要。经常练笔,俗话说,说一万遍不如写一次。可以鼓励孩子写日记,多写就会熟练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关于为什么孩子看了很多书,却写不好作文”这个话题,其实是家长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孩子多看书,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有句话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如果想要孩子写出好的作文,仅仅是依靠看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这点也很正常,读书的过程不一样,有的孩子读书但是没有思考!读书只是觉得书很有意思,但是没有转化成自己的需要的素材!所以写作文还是无话可写!其实可以慢慢的做读书笔记,从读完之后摘抄美句开始,让读书变成一种分享的过程,自然会对写作文有帮助!还有就是写作文也是讲究天分的,也有一定的方法,不是说读的书越多,作文越写的好,没有绝对的关系!有的真的只是喜欢读,但是不怎么会写,多训练,慢慢就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