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怎样让幼儿大胆表达?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场景:

大人对孩子发出连环问:你咋没有一点儿出息呢?!我好不容易给你争取主持‘六一’活动的机会,你咋就不敢主持呢,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你能对得起我多次找老师申请吗?!”孩子流着眼泪,低着头弱弱地说:我不敢当着那么多同学和老师的面说话,一说话我就腿发抖。”

到底该怎样引导孩子大胆表达呢?

1. 从小开始,潜移默化建立孩子的语料库

妈妈带小孩学习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一起练习绕口令、口部操等。平时上下学的路上,家长也可以经常提一些问题训练发散思维:

长大后你要做什么?”

你为什么喜欢红色?”

为什么……” 这些练习,润物细无声,日积月累地改变着孩子的思考和表达。

2. 开口游戏,循序渐进走向外面的舞台

从一年级学习生字开始,妈妈可带着孩子一起玩语言游戏,比如组词, 造句, 然后再用这个句子编一个小故事,可以在每天晚饭后进行,当作全家的娱乐节目。

3. 刻意练习,让孩子学会自我改进

大量的练习还不够,必须要有更有效的反馈,才能够不断提高能力,否则就会一直是低水平勤奋”。可以用手机录下小孩表达的视频,每过一段时间让小孩点评近期录像、点评的内容有主题、肢体语言等。经过长时间训练、表达一定越来越流利准确。

###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问题,

有统计说40%左右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胆小怕羞、缺乏社会能力。与大方自信、会与人相处的人相比,他们不容易与人结交、来往;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要求,不敢维护自己的利益,容易服从权威;过于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老把自己和别人比;容易随大流,在集体中常处于从属地位;在人多的场合紧张,无法冷静地思维,甚至导致一些学龄孩子学习困难;更多地感到孤独、自卑、焦虑、自怜;压抑自己的情感;不敢问问题、寻求帮助;遇到困难容易放弃。

专家认为,有些人胆小怕羞的性格也许是天生的,但有些却是父母与学校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天生胆小怕羞,也可以通过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善。父母应该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做到:

1、说话。

----允许孩子表示愤怒。长期把愤怒憋在心里的人,不会为自己争取权利,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愤怒以很扭曲的形式爆发。

----鼓励孩子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鼓励孩子与父母交流,但不要勉强孩子。

----每天告诉孩子父母爱他。

2、孩子犯了错误,要让他知道,父母不喜欢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总是说你再……,我就不喜欢你了”,会让孩子每说错一句话、每做错一件事,自信就减少一分。这样的孩子成年之后往往极力避免尝试新东西、避免冒险、避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因为在他们心里,失败与遭人拒绝是对他们整个人的否定。

3、用爱心和理解规范孩子。

----过份要求孩子守规矩(特别是不合理或不公平的要求)灌输给孩子的是讲理是没有用的,权威的话,不管对错都得服从”。

----批评孩子应该私下进行。父母和老师千万不可当着别人、特别是在孩子心里有重要地位的人、指责孩子。很多胆小的孩子都有过受到羞辱的经历。

4、教育孩子学会宽容。

如果总当着孩子对别人评头品足,总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孩子会觉得别人也是这样评论自己的。要教会孩子发现别人的优点,容忍别人的缺点,并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对自己也不苛责。

5、安在孩子身上的标签会跟他一辈子。越是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人,说出的话就对孩子印象越深刻。所以,你天天告诉你孩子他是懒孩子”、笨孩子”,他会真的成为懒孩子、笨孩子。

以上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做好,父母也需要多学习,这样才能更好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