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硬核父母教育孩子“化招式于无形”

化招式于无形”是对武学宗师的最高评价。这些高手往往举手投足间就将对手酝酿大招化解,云淡风轻地让对方心悦诚服。

高手在民间。一些硬核父母,就是这类高手。他们的教育就是化招式于无形”,让孩子心悦诚服接受教育父母观点。列举两例:

硬核父母教育孩子化招式于无形”

一、《银河补习班》:每天只要搞定0.1厘米就可以了

邓超饰演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父亲,从监狱出来以后,面对问题中学生”的儿子,在选择相信孩子,并且开始鼓励,而且与校长打赌孩子会在一学期从班级倒数逆袭为全校前十名”。

就在孩子不相信自己的时候,邓超用尺子测量课本共计有十几厘米,除以到期末时间,发现每天只有搞定0.1厘米就可以,给予了孩子莫大的鼓励和信心。后来,邓超带着孩子到处求职四处碰壁,但仍然永不认输”……身体力行,去战胜生活困难。没有过多语言去教育孩子,但孩子如约赢得了爸爸和校长的赌注”。

二、《少年派》:我以为你要和我讲情分,没想到你和我算寿命

张嘉译饰演《少年派》中林妙妙的父亲。处于叛逆期的高三女孩林妙妙,不同意和父母一起住,坚持要在学校住。面对这个特别懂道理但就是不想顺从父母的女孩来讲,一般家长估计没什么好办法。张嘉译先请孩子吃烤串,放下心理防线;没有也孩子讲道理(孩子本身也懂道理),而是画了30*30的格子,每个格子代表1个月,按照75岁计算,人的一生也就是900个格子。

张嘉译45岁,还剩360个格子。然后计算大学期间,和父母在一起最多8个格子,工作结婚后再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多10几个格子。数学画图让林妙妙发现,原来余生和父母时间太短了,心悦诚服地同意和父母住在一起。

这些硬核父母,同样面临孩子的教育、两代价值观的碰撞,问题是他们能更加有效地化解两代矛盾、达成共识。不我像们多数家长惯用手法,一贯的打骂、一贯的说个不停、一贯的家长制做法,压抑孩子心理,影响亲子关系。这些硬核父母给我三几点启示:

一是教育孩子的招式要出其不意。教育孩子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孩子就像吃饭一样,总吃一样必然会厌食,而且孩子也摸清了你的套路,甚至知道你要怎么去说服和教育他,方法必将不会奏效。要做勤奋用心的家长,丰富自己的手段,让孩子防不胜防”。

二是教育孩子有和孩子在同一个话语体系内。俗话常说,会说的不说会听的”,孩子的人生阅历比较简单,你说的道理在家长之间可能感同身受、互相理解,但在孩子身上不一定十分奏效,其中的酸甜苦辣,他没有过尝试,所以不能理解。

邓超、张嘉译用了孩子十分理解的数学问题,把道理讲清楚了,孩子认可这个道理,所以后续的工作,孩子比较认可。

三是教育孩子在与平时和孩子处理好关系。孩子能够愿意坐下来和爸爸去谈他们之间的矛盾,在与这两位爸爸平时和孩子感情比较好。因为剧中的妈妈们,要么忙于拼命赚钱养家没空搭理孩子,要么看到孩子的问题大吼大叫,要么吹毛求疵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缺点……,使母亲和孩子之间处于隔阂状态,这个状态下孩子不会向妈妈坦诚心扉。如同职场,关系不好的同事之间,遇到问题穿小鞋、落井下石是常态;关系的同事之间,遇到问题,大家互相克服一下,多想想办法也就解决了。

敬请关注,多多交流分享,孩子成长,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