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架子鼓 架子鼓视奏

关于架子鼓

津宝的爵士七鼓。什么型号我不记得了。价位在两千左右! 我建议你在使用过后用棉布把鼓遮住。(防生锈,鼓音变质。如果偶尔玩一次的话就把鼓拆下来放好)在比较干净,闭音效果比较好的环境下练习。(技术好耐听,但刚学就有点扰民了) 一般保养的好的鼓能用六七年。鼓皮不好保养,要经常给鼓上光,碧丽珠还不错。

架子鼓

关于架子鼓

从姿势,如坐姿,手势,脚的发力都要正确,这些决定你以后走的高度,然后要用节拍器认真练基本功,慢慢加到节奏里面,平时要多听歌

架子鼓

架子鼓视奏

你这让人怎么回答呢
很多大师也不是一拿到谱就会啊(除了一些简单的,或者大师认为简单的),都得练。
一般80的速度就行。
怎么练……应该是多听多打,积累经验,这样长久以来可能你看到的普都是你打过的,或者跟你打过的差不多,就简单了。
点算合格我不太了解,问大师

架子鼓

架子鼓的介绍

很正常!小时候我也是!到现在一直都是!所以就一直在学...你不是觉得鼓好而是摇滚....

很有金属味!呵呵!我们朋友看我练鼓的时候说我敲的快的时候心都快出来了....

有关架子鼓的

架子鼓有五头的有七头的,五头的是演出用的,七头的是玩音乐的人用的,玩架子鼓要有节奏感,不然很难学的, 就得多练,一天最少连俩小时,由其是练基本功。

关于架子鼓的

架子鼓分为9级! 对于业余鼓手来说,过了9级,技术就够用了! 但是对于专业鼓手来说,过了9级等于才刚刚入门! 架子鼓没有固定的考试! 只有你报哪个学校去哪个学校考试! 比如你报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级,那么你就去中央音乐学院考级!最后考过了发给你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过级证书!去天津音乐学院也一样,只是最后发给你的是天津音乐学院的证书!在中国过级比较有 威信的也就是中央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了! 业余入门有5节课就够了!我指的是能打出节奏! 专业的要到会双踩才算是入门! 真正能学成的要学习一辈子! 其实说实话哪个简单在于你自己!在于你练习的多少! 架子鼓入门快,但是后期的工夫比吉他下的要多! 吉他入门晚但是后期只在于你的天赋怎么样了!

架子鼓的介绍

架子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又称爵士鼓,它形成于本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钗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钗。在此基础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摇滚”、“扭摆”及“爵士音乐”的打击乐器,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节奏类型,如迪斯克、伦巴、探戈、桑巴、恰、波菜罗等节奏。这些节奏型气纷强烈、节奏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1.架子鼓的组成
  架子鼓是由许多鼓和钗有机地组合而成,常见的有五头鼓、七头鼓和九头鼓。下面以五头鼓为例加以说明;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钗(HH)大中立钗(CC)。

  2.架子鼓的记谱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间,小鼓在第三间,耳鼓Ⅰ在第四间,耳鼓Ⅱ在第四线,大嗵鼓在第二间,大立钗分别别记在上加一间,踩钗写在下加一间。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需要去调定选择。

  3.演奏基本方法
  (1)小鼓击奏法: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4.练习架子鼓

  热手(WARM UP)练习:练习左右手的平衡.稳定及速度。
  在每次的练习前,就有如作运动之前都必须要有暖身操来帮助筋骨活络,避免运动伤害,且达到运动时的最佳效果。所以热手也是练习前所必须的第一道手续。
  上面的热手练习可以有三种方法练习:
  第一种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紧握)的只动手腕的练习(不可太久,因为会导致肌肉紧绷)。
  第二种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第三种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动手指不动手腕的速度练习。这种练习方法是为了训练手指的敏感度与增强其肌肉的强度。在往后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就打击的技巧来说,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就速度这一点来说,手指就占着相当重要的身分地位。

  练习时请注意拍子的稳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换循环练习(为了是左右手都可当作起始的平衡练习)!!且请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击位置要尽量靠近(音色的要求)。特别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后一提,还是请用节拍器,由慢到快。
  基本打点:
  A:一般使用的手法。
  B:变化形的手法。

  以16分音符为基础的打点里,有4种最基本的变化类型(如上图所示)。如以四连音(节奏1.)当作基本结构去分析的话(1234),首先必须注意其它三个节奏类型与四连音的对应关系及位置(如红线所示)。这样一来,便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打点的关系位置所在而能较精准的打出正确的节奏来。
  练习时,先从四连音开始下手。先练A的手法再练B的手法。一直到可以顺畅平稳的打出四连音之后,再继续其他的类型节奏。练习其他的节奏类型时,可以先用1234的数字概念唱出四连音作为基准地去打出每个节奏类型的正确位置。一样的先练A手法再练B手法。(2.3.4.节奏类型A手法的衍生也是以四连音为基础的相对应位置而来的)。

  等到四个节奏类型的位置手法都搞清楚之后呢!再以排列组合的方式,先以两个节奏为一组,4/4拍为小节反复的交替练习。之后再三个节奏一组。最后再以四个节奏一起的排列组合方式,随心所欲的交换先后顺序练习。只要这四个节奏类型能练到如反射动作般的打出正确的手法和节奏的时候,相信往后在你遇到更复杂的节奏类型时!!都可以运用相同的练习方法及模式去解决你所遭遇的问题。因为音符之间的关系不外乎就是最基本的数学关系的运用计算而已。还是别忘了用节拍器且从最慢的速度开始练起!!

  力度(表情记号)的练习
  1.渐强渐弱的练习:
  通常一般人见到表情记号时就有如被吓到一般的就马上作出反应的表现在音乐上。不过通常这种反应反而会影响整个曲子。导致张力不够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适量的强度增加及减弱是对曲子的张力影响颇为重要的一环。
  练习时以4连音为基础4/4拍为小节单位。练习8小节,6小节,4小节,2小节,1小节等为反复单位的强弱练习。试著作出尽可能的小声到尽可能的大声的效果练习。所必须注意的要点是:要能作出让人摒气凝神的夸张效果。

  2.不同力度的练习:
  练习时一样以4连音为基础4/4拍为小节单位。练习6小节反复的不同力度的练习。力度单位为 ff > f > mf > mp > p > pp。然后再从 pp < p < mp < mf < f < ff 。不停的反复练习,去做出不同的小声到不同的大声的音量差。

架子鼓...

初学者买鼓,一般不提倡也没必要。除非家里环境好,可以保证不影响邻居,或者个人方面有特别需要。学鼓一般前三年学的是国标基本功,专业来说用胶垫和练习鼓棒练习即可。老师有鼓就行了。一个星期在真鼓上练2小时左右的协调性(胶垫和真鼓打的位置和力度不同)和听听鼓声。胶垫大概30cm*30cm,2-3cm厚,练习鼓棒和打真鼓得鼓棒是有区别的,不能用来打真鼓手感比较好。鼓垫30块左右,自己在家练张垫就够了。练习棒100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