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于儿童性早熟的新闻越来越多,也一直是大家比较担心的问题。
而且大家导致性早熟的原因也是千姿百态,什么跳拉丁舞啊、吃鸡胸肉啊。这次讲一个很多人每天都吃的食物——牛奶。

医学生一般认为,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或男孩9岁之前出现第二性特征,比如乳房变大,生殖器官发育等。
当然是否真的性早熟了,还是要去医院做检查才能确诊。
担心性早熟,除了性本身带来的心理影响。
另一方面可能是:早熟,可能更意味着更早的开始衰老。
食物中的激素是真凶吗?很多家长都担心某些食物里会不会有激素,让孩子性早熟。

而最让大家困扰,反复有人咨询的就是牛奶了。
但是,牛奶真的很多性激素吗?

实际上,牛奶中的雌激素含量为0.16~0.35ug/L,孕激素为0.92~20.2ug/L。
人母乳中为雌激素7.9-18.5ug/L,孕激素10-40 ug/L。

文献截图
食物中的性激素一般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图中的孕酮是孕激素,另外几种是雌激素。

文献截图
再来看看鸡蛋,雌激素0~2.35ug/kg,孕激素12.5~43.6ug/kg。
而牛肉中更低,雌激素0.013,孕激素0.27~22.7。

文献截图
看来不论是雌激素还是孕激素,母乳中的性激素都远高于牛奶,连鸡蛋都比牛奶高,也就牛肉比牛奶低一些。
虽然牛奶中还是有一些激素含量,不过也是正常水平,正常喝奶的话(每天300毫升),对儿童的影响其实并不大,毕竟生长发育也是需要一些激素的,过量的激素才会导致性早熟。
比激素可能更可怕的其实现在很多儿童性早熟的成因并不明确。
不过,下面两方面的影响比正常食物中要大的多:
1、高脂肪饮食且不运动
研究发现,经常吃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而且也不经常运动的肥胖儿童,是更容易性早熟的。
不仅因为激素是脂溶性的,更容易溶解在脂肪中,而且身体内过多的脂肪、肥胖本身也会导致激素分泌过多。
2、塑料中的类雌激素
有些塑料制品中含有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过量摄入会影响性发育,导致性早熟。
给儿童挑选塑料物品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劣质材质,大家平时可以多注意下塑料产品侧面或底面三角形的标识(下图中)。
尽量不选择标识为3号和6号的塑料制品。
塑料回收标识
当然儿童少用塑料更好,接触较多塑料物品后,也记得要勤洗手、多喝水。
性早熟让身体发育太快,后劲反而不足,还会影响后面长个。这么看,正常喝牛奶补补钙,不仅不会性早熟,反而还有帮助呢。
#健康真相馆#
#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