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年约1600万人出生,在这1600万的新生儿中,有近120万先天性病残,平均不到30秒就有一个先天性病残儿出生,在每年的新生儿中所占比例将近一成!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的疾病或残疾呢?医学研究发现:在先天性病残的宝宝中,受遗传影响的占25%,环境影响占10%,多因素综合作用占65%。例如准父母在孕期经常抽烟喝酒,或孕妈在孕期使用含有刺激性的化妆品,孕妈长期情绪紧张等等,都是造成新生儿先天性病残的原因。
早在1964年,美国专家就观察到孕妇有情绪波动、紧张焦急时,胎儿的情绪也会变化。比如,孕妇持续性高度紧张会使胎儿心率加快,消化功能紊乱则使胎儿体重下降并有孤独感等。相反,如果胎儿经常接受孕妇的心血管搏动声、孕妇喃喃说话声的刺激,胎儿的听觉神经、听觉中枢会发育较早。
国内也有类似的发现:1985年广东计划生育研究所报道过噪音对胎儿的影响;生活在高噪音(>90分贝)下的孕妇,她们的后代中智力低下与先天性缺陷率明显高于低噪音(
这些研究都表明,如果孕妇处在情绪稳定,环境良好的状态中,胎儿要健康得多!为了孩子的健康,准父母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给胎儿提供良好的胎内环境。
如通过听音乐,做运动以及饮食调节让准妈妈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充足的营养,包括通过语言、文字、绘画等途径向胎儿输入信息,进行对话交流等等。这些方法属于科学合理的胎教,既能帮助准妈妈心情愉快,又能保证胎儿健康成长。可谓一举两得。
目前国内还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孩子一出生就是健康的,但科学合理的胎教可以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这也是每个准父母的期许,祝愿每个准父母都能如愿以偿的拥有健康聪明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