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三个环节就是诞生、结婚和死亡,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许许多多无法估量的礼节上的束缚,陪伴着中国人的一生:从胎儿阶段一直到死的祭祀。”沐浴作为清洁性的礼仪活动,贯穿于宋人上述的每个环节当中。宋代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社会,人们在处理诞育、结婚、死亡这三件人生大事时,身体的清洁活动便与礼仪密不可分,甚至在丧葬礼仪中参加丧礼及葬礼人员也需进行礼仪性的沐浴。这回小编试着来讲讲诞育礼沐浴。
婴儿从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便意味着人生旅程的开始,为婴儿沐浴不仅在现代社会中存在,在中国古代社会早已流传很久,并有洗儿”的传统说法。这不仅是一种为新生儿清洗身体的行为,而且是一种贯之以礼”的名义祈求婴儿健康成长的仪式。宋代为婴儿沐浴的礼仪活动可分为三种:出生浴儿,三日浴儿,满月浴儿。

宋人对婴儿出生后的沐浴内容十分讲究,特别谨慎对待婴儿沐浴的方法及次数。刚出生的婴儿需及时沐浴,以便清洗污秽,清洗沐浴之后方可剪断脐带。如果先剪断脐带,则浴水入脐而为脐疮等病”,或者脐中水,中水则发腹痛”。为婴儿洗浴的浴水需要加入一定的药物煎煮,提前用瓶子装好备下,以便临时炊暖用之”。
婴儿肌肤腠理比较柔弱,容易受到病菌侵袭,导致皮肤病患发生,同时也正因为皮肤柔嫩容易吸收药物,从而得以改善肤质。若将猪胆煎取汁,放入浴儿水中,则终身不患疮”。需要注意的是浴水切忌不可添加生水,浴水的温度须冷热调和,若水温冷热失当,容易导致婴儿受惊从而引发五脏疾病。婴儿出生后按时洗浴去除污垢固然是必要之举,然而洗浴的次数应当适中,过于频繁地沐浴会破坏婴儿皮肤天然的保护层,容易使婴儿受到感染或伤害;倘若不加洗浴,则容易导致婴儿皮肤皴裂,毛发脱落,进而引发疮疥等皮肤疾病。合理掌握婴儿沐浴的方法与次数,可使婴儿皮肤光滑,血脉顺畅,且少生疾病。

婴儿出生的第三日,无论是宫中还是民间,均会为婴儿举行洗浴活动,俗称洗三礼”,这是诞育礼仪中最为隆重的礼仪。这项礼仪活动起源于唐代宫廷,唐代章敬皇后生代宗李豫后,第三日玄宗亲临东宫参加洗儿仪式,赐予金盆以洗浴刚出生的代宗。
宋代三日浴儿的主要活动有二:一是对婴儿身体清洗,二是庆贺活动。三日落脐炙囟”,婴儿出生第三日,对婴儿身体的清洗之前需要将新生儿残余的脐带去掉,然后再用中医的灸法将婴儿头顶骨未长严的地方恰当处理。这样之后才对婴儿洗浴,浴水亦有一定的讲究,三日,汤煎虎头骨少许,猪胆汁少许,和汤浴儿,少惊无疮,令无恶疾”;或者儿生三日,宜用桃根汤浴。桃根、李根、梅根,各三两,枝亦得, 咀之,以水三斗,煮二十沸,去滓浴儿,良,去不祥,令儿终身无疮疥”。无论是煎虎头骨、猪胆,还是煮桃李梅树根,都是宋人想通过药物沐浴,来改善婴儿肤质,以达到祛邪扶正、避免湿邪侵袭皮肤导致疮疥等皮肤疾病的发生。

在宫廷,为婴儿洗浴的洗三礼”仪式举行后,君臣都参与到这项热闹、隆重的庆贺活动中。皇帝对参加洗儿礼仪的大臣赏赐洗儿钱”,为新生婴儿送上祝福。据蔡絛记载:祖宗故事,诞育皇子公主,每侈其庆,则有浴儿包子,并赉巨臣戚里。”所谓的浴儿包子”,是指金银大小钱、金粟、涂金果、犀玉钱、犀玉、方胜之属”。此外,如果诞生的为皇子,在赏赐包子”后还要秘密赏赐诸宰相,其余大臣则无此殊荣。江休复亦记载:公主诞庆三日,宰臣以下包子有金银、玳瑁、犀角、檀香、象牙钱,三舍人独二人权修注得之,四待制三讲筵得之。”其赏赐之滥,可见一斑。难怪刘敞上奏疏抨击洗儿钱”是无益之费、无名之赏”,且过于夸示奢丽”。
到了宋徽宗朝,何执中时任宰相,皇子既洗”,因力丐罢去密赐故事,上可之”。从后来何执中感叹近时锡赉薄少者”中,可以推测洗儿钱”与之前相比确实少了很多。然而到了南宋后,洗儿钱”又渐复奢华,车驾都钱塘以来,皇子在邸生男及女,则戚里、三衙、浙漕、京尹皆有饷献,随即致答,自金币之外,洗儿钱果动以十数合,极其珍巧,若总而言之,殆不可胜算”。

无论皇室生了皇子还是皇女,皇帝都非常高兴,赏赐的对象包括皇亲国戚、三衙(即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浙漕以及京尹,且赏赐之物不乏金银大小钱、金粟、涂金果、犀玉钱、犀玉、方胜之类,赏赐之奢华,以致殆不可胜算”,可见宫廷对洗三礼”的重视。大臣们则要敬献贺表,或是作诗赋词庆贺。
此外,太后等也会亲临三日洗儿礼的现场,如南宋宁宗杨皇后因母为乐部女官,故在宫中出生,三日洗儿礼时宪圣吴皇后临视,戏祝云:长汝福禄及吾。”太后对襁褓中的婴儿送上祝福,后来被实现,颇具戏剧性。

在民间,普通民家对婴儿的洗三礼”也十分重视。如耿从政以供备副使知赵州”,厩园守卒的妻子生产一子,三日,浴之”。文人墨客通常会赋诗唱和一番,苏轼听闻弟弟苏辙新添孙子,作诗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以相贺。朱熹的父亲朱松在朱熹出生三日后作诗曰:举子三朝寿一壶,百年歌好笑掀须。”在三日洗浴婴儿后,亲朋好友与乡邻都要前来祝贺,主人则一般会盛情设宴招待众宾客一番。
宋代福建地区三日浴儿时,家人和宾客给婴儿佩戴葱和钱,葱使儿聪明,钱使儿富大”。而苏轼诗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想到自己聪明多才却因得罪权贵,一生困顿失意,洗儿时反倒不祝福自己的孩儿能够有多聪明,倒希望他愚且鲁”,不被聪明误导,一生无灾无难便好,这其实是洗儿时比较另类的祝福。三日浴儿之礼,在宋代是很为人们看重的,三日之礼,通古今远近为重尔”。民间也有讨要洗儿钱”的行为,如翁家洗儿众人喜,不惜金钱散闾里”,殷勤为作洗儿歌,觅取金钱三百万”,今为陈家儿,岐嶷由天成;觅公洗儿钱,我不学世情”,莫道丘公孙是女,林郎初画洗儿钱”。

三日浴儿后,接下来便到了婴儿满月之时的洗浴活动。洗儿已过三朝会,屈客应满须月筵”,婴儿满月这一天有盛大的洗儿会”,亲朋好友等众宾客齐聚,煎香汤后倒入盆中,(《梦粱录》云:煎香汤于银盆内。”)撒入菓子、彩、钱、葱、蒜等吉祥之物,然后用钗子搅水,围观的众亲友会往洗儿的水中撒钱,谓之添盆”。为婴儿洗浴毕,剪掉胎发,遍谢诸位宾客,抱婴儿进入他人房间谓之移窠”,至此满月洗儿仪式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