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吼不叫,快乐育儿,日本育儿教父的不发火育儿法分享给你

昨天吃完晚饭,宝爸和我带着小米乐出去逛街。回来的路上,快走到一个维修电脑的小店门口时,听到里面传来了一个小女孩惨叫和哭泣的声音。

因为之前去这家店修过一次电脑,跟小女孩聊过天。再加上平时带小米乐出去玩时,也经常看到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十字路口的水果店门口玩。

所以每次遇到时,她总是会很有礼貌地打招呼叫阿姨好妹妹好,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看她的年纪,应该是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样子。

不吼不叫,快乐育儿,日本育儿教父的不发火育儿法分享给你

那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呢?

出于好奇,也有些心疼,我坐在了离店门口过来不到五米的石凳上坐下,想听听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刚坐下,她爸爸就很大声说把手伸出来,不要缩回去,再缩回去就打脸了”。紧接着就听到了三下板子打在手上很响亮的声音,然后就听到了小女孩又一阵大声的惨叫和哭声。

坐在门口的我,心疼得不得了,但是又没有办法。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然后正当我在想要继续听,还是回去的时候,突然小女孩说爸爸,我求求你不要打我了。你打我的时候,我疼得发抖”。

接着听到了她爸爸严厉的声音,那个之前给我修过电脑,给人感觉很和善的男人。

就是让你疼得发抖,看你还能不能记住。以后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把作业写完,再让我发现没写完作业就出去玩,还继续打”。

我这才明白,原来这个爸爸把自己亲生女儿打得发抖,竟然只是因为女儿放学回来没有第一时间把作业写完。

后来我走到马路对面,刚好能看到店里的情景,装作玩手机在那里呆了将近十分钟。

这漫长的十分钟里,后来那个小女孩一直低着头边哭边写作业,她爸爸坐在店里的沙发上恶狠狠地盯着她。小女孩一直没有抬过头,和她爸爸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小米乐

01 失控发怒的主要原因:世代之间的遗传和脱离社会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在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可能都曾经看到或听到过父母打骂孩子。

有些毫不留情面地将孩子所做的事情予以否认,不愿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有些不分青红皂白地制止,脱口而出说出一些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甚至像那个小女孩的爸爸一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动手打孩子,疼得孩子直发抖。

像这种在对待孩子时失去冷静和理智的行为,日本育儿教父汐见稔幸称之为失去耐性、气急败坏的动怒”,简称失控发怒。

小米乐

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会出现失控发怒呢?结合汐见稔幸所著《不吼不叫教孩子:不发火的育儿法》一书中,提到了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失控发怒的原因1:世代之间的遗传。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如果一个父亲或母亲在小的时候,经常因为不听话或者调皮捣蛋被他的父母大声训斥,或者经常挨打的话。

那么成为一个父亲或母亲后,他就容易对自己的孩子做出同样的事情,也就是世代之间的遗传,或者是原生家庭影响。

反之,如果小时候的成长方式比较自由开放的话,那么在自己成为父亲或母亲之后,也会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不经意间用和自己父母曾经相似的方式。

就像我,从小到大,三十多年,父母从来没有动手打过我。印象当中,连大声训斥都特别少。

即使有一次,我偷偷拿了父母放在抽屉里的钱,用来买零食。被爸爸妈妈发现后,没有挨骂,更没有挨打,但是却让我铭记一生难以忘记。

当时妈妈只是把我叫到屋子里,很自然地问我知不知道抽屉里的钱谁拿了。然后告诉我说,那个钱本来是准备给我买新自动铅笔的。我听了之后,一下子就哭了,承认钱是我拿的,并说以后再也不偷拿家里的钱了。

我记得妈妈看我的那个眼神,无声地流露出了即使犯错了也会得到原谅的信号。

我很感谢我的妈妈,也很感谢我的爸爸。在我不小心犯错的时候,告诉我只要敢于承认,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还是好孩子。

好父亲

那么,有过消极抚养的人一定不能成为好的父母吗?当然不是,主要是看他怎么看待这种童年经历的黑暗并勇敢走出来迎接新的阳光。

就像宝爸就是一个有过消极抚养经历的人。

他的爸爸在他上小学时沾上了赌博和喝酒,还经常打他妈妈、他哥哥和他。他妈妈实在受不了,再加上要赚钱养家,就去另外的城市给人家做保姆。赚了钱之后寄给大姑姑,让大姑姑替他们交学费给他们两兄弟买衣服,一年只回去一次。

从小,宝爸和他哥哥就缺少父爱,但却有为他们赚钱付出的妈妈,还有疼爱他们的两个姑姑一个叔叔和表哥表姐们。

所以宝爸和他哥哥都没有受到他爸爸的影响,而是能够把负面的情绪清倒出去,正向积极地成长,现在都成为了一个好父亲。

宝爸

特别是在小米乐出生时,宝爸发了一条朋友圈让我特别感动。

我至今不认为我有一个好父亲,但是我要用尽所有努力去成为一个好父亲。因为缺少过父爱的我,更加知道一个好父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会用一生的爱来守护我的小公主,让父亲成为她内心最坚实的依靠。”

现在我女儿小米乐21个多月了,宝爸和我也一直温柔地对待小米乐。

就算是她再淘气,就算上了一天班很累回到家她一直各种求抱抱,就算有时她发小脾气,也从来没有大声训斥过她。

因为宝爸和我都知道,家长动怒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是有不良影响的。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

好父亲

失控发怒的原因2:脱离社会的感觉。

这一点原因主要是针对全职妈妈而言,有些全职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但是在每天带孩子,围着孩子转的过程中,却逐渐迷失了自己。

当全职妈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迷失自我时,会变得很空虚。这时,孩子的一些看似调皮捣蛋的一些行为就会让她们感到十分厌烦。

这时,如果再加上配偶和其他家人对她们不理解,冷嘲热讽时,就会在这种迷失自我空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悲观的情绪。

照顾孩子的空虚加上家人的不理解,这样就会导致全职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这时,育儿变成了一种不得不的任务,变得一点儿乐趣也没有。

空虚、烦躁、焦虑的情绪会越来越强烈,如果这时孩子再淘气不听话,全职妈妈们就特别容易将这种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一不小心就会生气动怒。

好父亲

那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失控发怒呢?结合书中的观点和实际育儿经验,总结出以下6个要点:

避免失控发怒的要点1:横下心来很重要。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背景,大多数父亲母亲小的时候都是被放养长大的。

记得我小的时候,爸爸在火车站从事装卸工作,妈妈开了个做衣服的小门店,每天忙到很晚才回来。基本上都是姐姐带着我到处去玩,中午饿了去邻居家蹭口饭吃,困了回自己家睡觉。

但是现在的社会,这种扔到外面,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已经不可能了。特别是在城市里,住在同一栋楼里面,即时是对面的邻居,也有很有可能从来没到对方家里去过。

那么,养育孩子的重任,大部分就落在了全职妈妈身上。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大部分就落在了帮忙带孩子的老人身上。

平时出去玩,要培养孩子的社交性、独立性,还要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教会的。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也要接受现在的社会现状。要不断去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知道如果育儿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进展不顺利,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错。

做一个及格的父亲母亲,而不要为了追求完美或优秀而太过严苛要求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更加冷静和从容,享受更多的乐趣。

失控发怒

避免失控发怒的要点2:去适应孩子最真实的一面”。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一样的性格和喜好。

作为父母,我们要接受孩子的独特性,承认孩子的真实性。认真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我们会发现孩子身上很多有趣的地方,还可能会发现自己以前曾经忽略的孩子身上展现的某种潜力。

我们既要看清看透孩子是哪一种类型的人,同时也要善加引导帮助孩子。

就像小米乐不是一个特别外向的小朋友,去公园玩时,也比较喜欢一个人玩。作为父母,我们并没有感到焦虑,而是跟着小米乐的节奏,加上适当引导,让她愿意主动跟别的小朋友玩。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征,我们尽量不要用我们的期望来一味严格要求孩子,让孩子成长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而应该去做孩子最坚定的支持者,无条件帮助孩子成长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好父亲

避免情绪发怒的要点3:和孩子一起成长。

每个父母都曾经是新手父母,在育儿方面没有太多的知识和经验。大部分育儿经验都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点一点去学习,不断积累起来的。

所谓育儿,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每一个父母的成长过程。

当我们当了父母之后,虽然在养育的孩子会有慌慌张张、不知所措的时候。但我们要知道没有人第一次当父母就能做好所有的事情,没有必要对自己太多严苛。

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去学习育儿知识,积累实际的育儿经验。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成为更好的父母,当遇到育儿问题时也会越来越从容。

像我开始写作这件事,初心也是想记录小米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点滴感悟。因为小米乐,自己才更有动力去变得越来越好,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还是育儿,都比以前更加用心。

遇见小米乐,我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不仅是学到了更多育儿知识,掌握了更多育儿技能,同时也通过写作为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出口,也通过写作让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爸爸

避免失控发怒的要点4: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孩子在一岁之前除了睡觉就是在地上爬,到了一岁之后学会走路了,学会说话了。特别是当孩子看到大人的行为语言之后,都想要去模仿,想要自己去试一试。

所以很多孩子在父母眼中变得越来越不乖了,越来越淘气了,越来越不听话了。可是,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和阶段。

就像小米乐,特别喜欢玩水。有一次刚刚洗完澡,宝爸还没来得及把大浴盆从客厅转移到洗手间。小米乐穿好衣服之后,来到客厅,看到浴盆特别开心,就又开始玩起水来,不一会儿衣服又弄湿了。

小米乐不乖了吗?其实不是的,这只是她探索世界、锻炼自主性的重要表现而已。

所以每个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和宽恕孩子看似不乖不听话的行为。

就像那个要求孩子放学后第一时间完成作业的爸爸,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的时候,放学之后,是出去玩了,还是在家乖乖写作业?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会在玩耍中学会和掌握各种技能。当然,也可以重新和孩子一起玩,找回童年的快乐。

作为家长,只要孩子做得不过分,就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自己,都是大有好处的。

好父亲

避免失控发怒的要点5:坦率地寻求帮助。

现代父母,在育儿过程中,会有各种育儿书籍、育儿文章和网络平台等方式,来增加我们的育儿知识及提升育儿技能。

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巧妙地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为自己有效解决问题。

其中特别提到作为全职妈妈要巧妙借助丈夫的力量,让自己在照顾孩子繁琐中解脱出来,拥有片刻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职场爸妈也可以借助老人的力量,一起购物或者看个电影,来恢复元气和心情。

当然,职场爸妈也要给帮忙照看孩子的老人一些时间和空间,让老人也享受恬静的私人时间。

就像现在米乐外婆过来帮忙照看小米乐,平时下班后,宝爸和我就会一个人负责带小米乐,一个人做饭,让外婆休息或者出去跳舞。周末的时候,更是如此。

而周末的下午趁小米乐睡觉的时候,我和宝爸也会偷偷溜出去骑着电动车去兜风,放松心情,享受甜蜜的二人时光。

陪伴孩子成长,并不仅仅是出于责任和义务,更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就像我用写作来抒发情绪和记录育儿点滴,宝爸则主要通过唱歌来保证好的心情,外婆则喜欢和小区里其他老人一起去跳舞种菜来放松心情。

爸爸

避免失控发怒的要点6: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自我的意识,其实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我”这个字,也是人一生使用最多的字。特别是当孩子一周岁之后,自我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

就像小米乐,从十八个月开始会讲各种话开始就表现出了很强的自我意识。

以前我们当着小米乐的面吃零食,跟她说米乐不能吃,她还能接受。但是从会讲话之后,再跟她说米乐不能吃,她总是伸出小手,认真看着你说,米乐能吃,米乐能吃。

现在21个多月了,上下楼梯有时也非要自己走。还喜欢自己推小推车,如果遇到台阶帮她推上去,她会说不要帮忙,然后自己推下来,再自己推上去。

孩子自己动手自己做事情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是有时却表现得没有达到大人的预期。或者父母本来急着出去,但孩子却非要自己穿鞋子,却怎么也穿不上,又不让大人帮忙穿,这时我们可能就会变得不耐烦。

这时作为父母就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并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真心的鼓励。就算是叛逆期来了,我们也一定不能焦躁,而应该从内心感到高兴,因为孩子又长大了。

即使孩子真的出现违反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也不要一上来就大吼大叫,而应该耐心跟孩子说明为什么会受到批评的具体原因。这样,当孩子知道了具体原因之后,可能以后就不会再做类似的事情了。

失控发怒

就像书中所写道的,要想巧妙地将孩子抚养好、教育好,做家长的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求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也绝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特别是要学会积极对待自己的人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不吼不叫做好父母。

以上6个要点,是结合书中的主要观点和中国父母常见育儿焦虑总结而来。希望作为父母,我们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享受育儿中的点滴乐趣。

原创不易,感谢您的点击、阅读和关注。同时也欢迎转发,让世界多些不吼不叫的父母,多些育儿过程中的乐趣。

作者简介:米乐妈妈趣陪伴,85后职场宝妈,用无条件的爱和满满的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各种乐趣。期待您的关注,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主要参考书籍:《不吼不叫教孩子:不发火的育儿法》,汐见稔幸著,2014年,广东旅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