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什么要和婴儿多说话?

很简单啊,因为可以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对孩子的成长有莫大的好处。

1. 更聪明

麻省理工以及哈佛大学共同研究发现,孩子与父母的交流越多,他们的大脑发育就约好,语言能力也越强。这和家庭的收入水平,父母的教育程度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呢,不管家长的贫富以及受教育程度高低,都可以利用说话”来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比起来很多悬之又悬的早教课程,跟孩子多说话其实最有用,最便捷,也最经济。任何父母只要有心,都能做到。

Hi,首先和新生儿、婴儿聊天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而且这对孩子将来的语言、认知、社交、情绪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关系重大!

我是一名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经过国际蒙特梭利协会(AMI)0-3岁的专业培训。我想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的观点。

我之前遇过一个小孩,印象特别特别深刻,那个小孩2岁多来我的托班环境里,但是孩子极少说话,能表达的语言特别少。当我和爸爸沟通,想要试图找到原因时,我才了解到:孩子是一个单亲家庭,爸爸平时要外出工作,平时就是爷爷带,而爷爷是个哑巴!我顿时就明白原因了。想象一下孩子出生后的前两年时间里,几乎都在一个无声的”环境里,缺乏一个丰富的口语的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怎么会没有影响呢?口语发展的迟缓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与他人的社交、自信心(情感情绪)的发展。所幸孩子后来以前入园,在一个口语环境丰富的班级集体环境里,到3、4岁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活泼快乐善于表达的孩子了。

语言是很抽象的东西,人类是唯一一个把语言发展,并把它作为一种沟通工具的。其他的物种像鸟、猴子、海豚等等也有通过声音、动作进行交流的,但是不会发展出口语、书写、阅读的表达能力来表达想法、能力、情绪和概念。蒙特梭利发现了人类在出生的前6年里有许多敏感期,而语言的敏感期从出生下来就有,并且持续到出生后的6年: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个新生儿,当我们在孩子清醒的时候,和他说话时,你会发现他会非常专注地观察你的嘴巴,你的嘴唇、牙齿、舌头、脸部的肌肉是怎么同时运作发出声音的。虽然这个时候他还没有真正发展出口语,但是从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在观察、吸收、内化。他通过吸收环境里所有的感官印象,理解概念,逐渐理解到:词是用来表达和命名这个世界的。环境里一切的声音都被他通盘吸收,以用来建构他自己,成为一个人。

而如果环境中的成人对一个新生儿发出的声音,给予兴趣并回应,婴儿就会开始充满喜悦的对话,刺激你更多的对他说话!新生儿为了发展,他是多么的机智!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5岁前对背景的噪音是不能过滤的,他们还没有发展出这样一种能力。这个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证实。在《小脑袋的秘密》Lise Eliot: What’s Going on in There: How the Brain and Mind Develop in the First 5 Years of Life 这本书里也有提及到,我们成人或许很习惯于打开收音机、播放音乐、或者开着电视,同时做其他的事情。而这对5岁前的孩子的话却很难。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做初期的英语启蒙时,经常给孩子在环境里一直播放英文歌曲,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相反使用过度可能会成为一个语言的障碍。比如我们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播放背景音乐、磨耳朵,这对口语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障碍。听音乐应该是一个孩子积极参与的过程,我们通过互动高效的让孩子理解音乐里想表达的意思、情感等,应该通过正向的强调让孩子理解,仅仅作为背景音乐的方式孩子是很难吸收的、低效的。

因此多多和你的孩子说话吧,读故事书、念诗歌、唱童谣、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这些声音都会被他吸收,并且在恰当的时机用他自己的方式被创造”和表达出来!


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上了大学,即使我认识26个英文字母,即使我英语过了4级,即使我能读懂简单的英文文章,为什么我还是口语不行?

为什么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小孩到4、5岁就能流利的说话?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是因为所处的环境给人的大脑刺激不一样。母语为英语的小孩天天听,即使她不认识英文字母她也可以说话,汉语为母语的小孩,天天听,即使她不识字,她也可以说话。这就是给宝宝读书的重要性。

在我们家宝宝7、8个月的时候,我就买了唐诗300首,后来又买了宋词,中国成语故事等等。每天只要下班,有时间我就抽空读给她们听。

不要以为她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给她的大脑带去刺激和强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的。

###

多与宝宝交流,有助于提升亲子之间的感情,还有利于日后宝宝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育。

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每天讲故事

每天坚持给宝宝讲故事,对孩子日后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育和提升是非常有利的,有益智的效果。

经常给宝宝讲故事,在孩子出生后他们语言学习能力往往更强,掌握语言的速度也往往更快。

需要注意的是:准妈妈给婴儿讲故事之前要先营造一个温馨合适的环境,而且要有固定的时间段,最好是在夜晚临睡之前,大人需要休息了,这时讲个故事,宝宝也会乖乖入睡。

2.讲笑话

宝宝性格的形成与早期妈妈的性格和心情关系密切。跟宝宝聊天的时候,不妨给他说几个好笑的笑话,宝宝也会听得很开心,也有助于他们日后乐观性格的形成,孩子也会具有幽默感。

3.生活式聊天

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是天天跟宝宝唠上一阵,有利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提升他们语言与听力的发展。可能宝宝并不知道妈妈在说什么,然而他们十分享受母亲的声音和这种说话的感觉。所以,没事的时候,妈妈们不妨多和孩子说说话,可以向孩子介绍自己与家人,聊聊天气、外面的世界、大自然等。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婴儿大脑发育的关键因素

你知道吗?

  • 0-3岁是宝宝大脑发展的黄金期

我们来看下婴儿大脑重量的在0-3岁件的高速增长。

婴幼儿大脑重量的增速(与成人1560克脑重之比)。
  1. 新生儿390g,是成人脑重的25%
  2. 10个月的婴儿的脑重780g,成人的50%
  3. 1岁幼儿的脑重930g,是成人的60%
  4. 2.5岁的幼儿的脑重1170g,是成人的75%

由数据可知,3岁前是婴幼儿脑部发育的关键期,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期。在这个时期丰富的语言环境,不仅可以给婴幼儿带来安全感,同时可以促进孩子大脑发育。所以在婴幼儿是时期和宝宝多说说话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个问题比较有趣,哈哈,题主是懒得和自己的宝宝说话么?其实多和婴儿说话好处还是比较多的,尽管他可能听不懂,但是也可以多说说话来逗逗宝宝嘛,我家宝宝小的时候我和他说话就唠唠叨叨能唠叨一上午,我也就当对牛弹琴了。你好,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01

刺激宝宝听觉发育

婴儿从生下来就具备了听的能力,让孩子聆听你的说话声,或者其它音乐声、物品发出的响声,都能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尤其是妈妈发出的声音。

我是从孩子还在肚子里就和他讲话了,出生后更是喜欢和他说话,在喂奶时、在换纸尿裤时、在他快入睡时,我都会和他讲讲一天发生了什么,我有多么爱他之类的话。在他快满月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追踪辨别我的声音,在我发出声音时,他都会转头寻找我。

多和婴儿说话,能让语言的信息早日输入到孩子的大脑,刺激宝宝的听力发育。

小婴儿还不会说话,大人要跟他说话互动吗?一个人对着小不点自说自话,是不是很无聊?不要看小婴儿还小,其实他所需要的关注,交流、互动一点也不会比大孩子少。相反的,孩子后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直接取决于婴幼儿时期的亲子交流的质量。

为什么要和婴儿多说话,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和婴儿多说话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婴儿对语言的理解先于表达。婴儿虽然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但却可以听懂,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和婴儿说话有什么作用?很多第一次当妈妈的女性感觉整日对着新生儿咿咿呀呀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很好笑,但实际上这样的语言交流对婴儿非常有好处,婴儿很需要与母亲进行类似的沟通来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育,以及与母亲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日本研究人员表示:当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婴儿听到针对他们的呀呀声时,他们大脑前部区域里的供氧量增大,神经细胞也更有活力。”新生儿听到母亲咿咿呀呀声时其大脑前部区域的神经系统变得更加活跃,能够促进婴儿的语言能力的发育,同时,这也是他新生儿能够识别亲人的一种途径。

用饱含情感的声音与婴儿交流可以让婴儿的大脑变得更活跃,哪怕婴儿在睡觉时母亲也可以对他们呀呀说话,因为这时婴儿的大脑仍然可以对呀呀声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