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育儿?
简单直接地拆字释义,养育孩子。
从升级为准妈妈那一刻起,如果你的阅读书目里没有一本育儿书,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妈妈。
什么是育儿类书籍?
顾名思义,可以直译为如何使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经验教训,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宝宝降生之后,你就又多了一个身份xx妈咪”,尤其是由于各种主观、可观的原因成为全职妈妈的人,从前潇洒职场的王女士”李小姐”都已成为过往,取而代之的就只有孩儿她妈”,经常的谈资变成了:萱萱妈妈说了什么什么”,静静妈妈推荐了神马神马”…
久而久之,仿佛自己都快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脑海中标识最多的便是xx妈妈”。
种种迹象无疑在说明一件事,育儿,就是围绕孩子展开一系列无休止的活动。
也因此,很多育龄女士谈娃色变,对妈妈这个头衔讳莫如深,我自己还是个没长大地孩子,怎么养育儿女?孩子就是一根捆绳,有了孩子就没有了自由。”
很多情况下,没娃的害怕生娃,有娃的就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事无巨细。有娃后,有的妈妈几乎放弃了所有,变成了眼里只有孩子的XX妈妈”;也有的妈妈,在享受孩子带来的欢乐时光之余,发展事业,实现个人再成长。
那么,妈妈”这个头衔,到底是光环”还是魔咒”?

《奇葩说第六季》有一期的辩题是父母要不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再离婚”,其中有一个观点特别值得每一位妈妈深思如果父母已经没有了自己,为了孩子而选择放弃追求自己的人生,伪装自己,掩藏内心,你觉得孩子会开心吗?与是否离婚相比,孩子更愿意看到父母开心,享受父母轻松自由的爱。”
孩子是妈妈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育儿的过程是养育子女,更是妈妈们再次成长的机会。享受妈妈的光环”这是我读到《妈咪姚:我的孕产减压手记》之后,感触最深的一点。

没错,这是一本育儿类书籍,不是权谋小说,不是爱情故事,却获得了豆瓣9.5分的好评。与以往大多数育儿类书籍聚焦孩子的点不同,这本书以妈妈的核心展开,讲述了一位叱咤职场的女士在职业生涯高歌猛进时期毅然决然选择怀孕生子从而实现自我二次成长的过程。这里没有一板一眼循规蹈矩的育儿方法,没有精深枯燥的育儿医学知识,没有长篇累牍说教式的方法指导,更不是悲情妈妈的育儿血泪史”,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育儿标杆。

作者就是一位普通的妈妈,备孕期囊肿的意外威胁,孕初期剧烈的孕吐和焦虑,孕晚期大出血的紧急剖腹产,因为早产而产后母子分离、整日以泪洗面的抑郁症等等,可能每一位妈妈在孕产阶段遇到过的情况作者也都有过,但这本书并不悲情”,相反,文字轻松、俏皮,仿佛就像是在和闺蜜聊天一样,每一个妈妈都或多或少可以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更说出了众多准妈妈、新妈妈的心声。
这本书就是一个普通妈妈,从决定做妈妈那一刻起一路跌跌撞撞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普通接地气,读这本书时,往往会和作者一起开心一起笑,一起伤心而落泪,作者的经历仿佛就是自己走过的人生。
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你是个职场女性,大家会认为你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全职妈妈,别人会认为孩子是女人的全部。”这是电影《找到你》的对白,作者在书中也引用了这段话,同样是为职场妈妈,这其中的不易和内心的苦楚也只有职场妈妈们能够心心相通,互相理解和体会。
一边是,加班、出差、各种会议报告、劳心劳力的人际关系和应酬,另一边是嗷嗷待哺继续陪伴的宝宝,每一位职场妈妈都要在这座天平上不断调整砝码,但是,真的很难……作者也同样面临着这个世纪难题”,没错,这是一道无解的难题,但是作者始终坚持自我,不断调整着孩子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很欣赏作者执着的斗争”精神,可能和其他新晋宝妈不一样,她竟然选择在这个时候跳出舒适区,选择了一家创业公司进行再奋斗,对于这样大胆的选择,作者很勇敢地说:孩子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现在,女儿是我的‘充电桩’所有的烦恼、苦闷和不顺都可以因为孩子的一个微笑和一个拥抱而化解,但未来的某一天,我可能还是会抽离自我,去寻找自我新的价值。”

有泪水、有压抑、有坎坷,但更多的是阳光雨露、是不服输的劲头、是热爱生活红心。妈妈”这个头衔,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如果说这是一个魔咒”,那看到的永远都是沮丧,如果愿意享受这份光环”,那生活也可以天使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