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职场妈妈心声吐露:我的娃儿是“隔辈带”

没当妈妈前,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就觉得肉嘟嘟的可爱无比,心想自己也要生一个,每天有这样一个小肉肉太好玩了吧!

当了妈妈后,看着怀里肉肉的小可爱,内心除了喜悦,难免五味杂陈。因为,养娃之路上有太多问题需要考虑了!

比如:

休完产假重返职场

孩子要交给老人带

老人带娃自然好处多多:

缓解新手妈妈的育儿压力

妈妈的职场生涯不会断送~

但同时也有诸多困惑:

孩子离开妈妈能习惯吗?

老人带娃身心能适应吗?

告诉老人的育儿理念和经验

老人会照听照做吗?

再加上突然要和孩子分离的不舍

妈妈其实是有些小崩溃的...


隔辈育儿仿佛是人类进化的必经之路,父母年轻力壮,维持着家里的收入来源。双方老人多半已经退休在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义不容辞地发挥余热帮子女带娃,让年轻人在职场没有后顾之忧,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职责所在。


职场妈妈心声吐露:我的娃儿是隔辈带”


然而

初次为人父母的年轻人

却常常对老人家的育儿习惯

产生很大质疑。

比如下面这些场景

相信绝大多数宝妈都经历过。

一、早吃盐VS适当时候吃盐

妈妈:宝宝一周岁以后才可以吃盐!”

老人:宝宝早点吃盐好,吃盐才有力气。”

二、天冷穿过多衣服VS穿衣服有度

妈妈:和大人穿一样多就好。”

老人:宝宝体温调节差,要多穿些。”

三、吃零食VS不吃零食

妈妈:不能吃,零食里有添加剂,还会影响宝宝正常的饮食。”

老人:现在条件好了,宝宝想吃零食就吃呗。”

四、冬天不出门VS多出门活动

妈妈:要出去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户外活动很重要。”

老人:宝宝那么小,太热和太冷都不适合出门。”

五、尿布VS纸尿裤

妈妈:纸尿裤方便卫生,洗晒尿布太费事。”

老人:纸尿裤不透气又费钱,还是用尿布好。”

六、天天洗澡VS隔天洗澡

妈妈:宝宝新陈代谢快,即使冬天也需要每天洗澡。”

老人:冬天太冷,长时间不洗澡也没关系。”

七、溺爱VS严管

妈妈:不能对宝宝太溺爱,这样会助长他的依赖性。”

老人:宝宝哭了当然要抱,不然让人多心疼。”

八、大人喂饭VS自己吃

妈妈:尽量自己吃,可以培养他的自理能力。”

老人:这么小哪会自己吃,不喂饭饿坏了怎么办!”

九、把尿VS不把尿

妈妈:把尿对宝宝发育不好,18个月前,宝宝没有憋尿的意识。”

老人:把尿可以培养宝宝规律的排便意识。”


老人们倾尽全力带孩子已然吃力

再重新接受新的育儿理念

似乎有些难上加难。

妈妈们既要应付工作

还要操心孩子也实属不易。

真相是:

双方都付出了很多

大家内心都委屈得很呢!

如何与老人顺畅沟通

让妈妈能够放心游刃职场

老人能够轻轻松松带娃

让许多年轻父母犯了难!

别担心,

至尚学邦plus来为你支招!


1、要从内心认可老人的付出

毕竟孩子是我们自己生的,老人没有责任与义务来帮忙照顾小孩,他们身子骨没以前硬朗了,他们的观念也没我们那么先进,但他们却任劳任怨,默默地承担起持家带娃的重任。所以对于老人我们更多的是感恩,即使有些育儿观念冲突了,大家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好好沟通,分析利弊。因为大家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2、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很多老人不能接受新的育儿理念,主要是因为自己拉扯大的孩子一样生活地很好,过于讲究没有必要。不过毕竟社会在进步,育儿观念也在改变,年轻父母们可以通过医生、专家等人的建议和专业的知识来引导老人逐步改变育儿观念,这样往往更有说服力,老人也更容易从心理上接纳。


3、要明白父母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者

父母们应该明晰一个道理: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孩子,老人永远是辅助者,父母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者。我们不能过多地依赖老人,要尽量自己多陪伴孩子,多理解孩子,多赞美与肯定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中长大。


年轻父母


与老人顺畅沟通

和孩子有爱相处

塑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中长大

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毕竟

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什么比爱更重要的呢?

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至尚学邦plus,与您一起分享更多育儿干货

关注有惊喜,150元大礼包等您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