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人的“熊孩子”作妖耍无赖,你在现场,你会管教他吗? 怎么教训别人家的熊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在大多数时间里总是神一样的存在。

而现实中这种别人家的熊孩子”,经常让人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下面的这个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邻居家的孩子在我家玩,结果跟猫咪干上了,一会儿拿玩具扔它,一会儿把它揪起来,我屡次三番告诉他不能这样,但无济于事,我该不该管教他,管教的分寸又在哪儿?
——yoyo妈妈

很无奈对吧?类似的经历很多父母都曾有过。

怎么教训别人家的熊孩子

还有一种更棘手和让人气愤的状况是,他的父母明明在场,却坐得远远的,也不知是故意的放纵,还是真看不见,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困扰着很多人的问题……

别人的熊孩子”作妖耍无赖,你在现场,你会管教他吗?


01、该怎样教育别人的孩子??

是的,是教育别人的孩子!

别质疑你是不是要找抽啊!”,也别鄙视你以为你是谁啊,狗胆包天啊!”,经过深思熟虑并小心谨慎的摸索,我决定了,与其在背后对人义愤填膺,不如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和颜悦色对别人的孩子实施合理而正确的说教!

不过,要有前提,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起码要就事论事的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分享小涵妈妈一个小故事

我家小朋友小涵,有个和他不是孪生貌似孪生的小哥们儿小多。

前不久在两家的一次旅行中,他俩愉快地度过了5天的欢乐小时光。两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一起,其实也都是遗世独立的个体,情绪的把控能力还未建立完整,所以,每一天,他俩都有失控的时候——哭、喊、叫……

制止!是在我遇到这种情况时条件反射给出的反馈。一开始,矛头是单向指向小涵的。言语说得明确:小涵!不可以!停!”但随着闹情绪的是两个人,制止的对象变得模糊:你俩!怎么回事!能不能好好玩儿?”

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超过了72小时,我居然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小多:多多,No!不可以!”

和小多爸妈都是相识多年的挚友。作为朋友我们之间没有那么多遮遮挡挡,说话聊天无需动太多心思,很多时候可以傻到嘴比脑子快的地步。这是成年人相处的大忌,在朋友面前,大忌犯了也就犯了,没人会计较。

可是,这次,我的矛头”指向了多多妈的儿子。

身为一个妈妈,我听到很多妈妈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的孩子我可以管教,外人说一句我都受不了。”虽然我不敢苟同,但充分理解。孩子是自己生的,好坏用不着大众点评,更用不着别人说三道四。

小涵

那天,我有意试探小多妈对我的态度,在未发现异常的情况下,我说清了像管教小涵一样约束小多的意图,话没说完,小多妈说:该说的一定要说啊,如果小涵这样我也会管……”

事实上,那几天小多妈对小涵也是有管束的,我听到,并未觉得怎样;小涵也并没有很受伤的感觉。

我们的管束是要有结果的,如果以结果导向来看,有时候外人管会比爸爸妈妈管效果好。因为小朋友,在他们尚未成熟的时候,会对外人的敬畏超过对自己父母的。


这件事一定要有几个前提

1.那个人是你信得过的朋友。

2.管束孩子的理由正当充分。

3.管束的方式适当。

小涵


02

但是,如果这个作妖耍无赖的孩子是陌生人的孩子,或者和我们不熟,我们要怎么办?

下面的这5个原则和技巧,也许能帮助你解决问题,还可能需要你根据情况妥善的把几个方法组合运用。

最理想的状态是,既能让孩子们都有所成长,也不会让他或他们的父母炸毛,甚至跟你和你的孩子反目成仇。


管还是不管?教你怎么拿捏好分寸


如果你看到有孩子在玩的时候用木棍敲打你的孩子,你当然应该要做点儿什么。但如果他只是在来你家玩的时候,霸占你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还真不用立马冲上前去。如果他们已经超过3岁了,最好让他们试着自己来解决问题。

小涵


还可以跟你分享一个这样的妈妈经验,那就是事先立规律。

朵朵妈妈家有一个大院子,每次她邀请小朋友来家玩的时候都会先立一些规矩,比如在地上用粉笔画一道线,骑车或玩滑板车只能去线里面,如果出了线还继续骑就会被剥夺骑车的权利。虽然这样做会引来不少抗议甚至眼泪,但至少能保证其他孩子的安全。

如果在公园里,有两个孩子不让你的孩子加入跟他们一起玩儿,你还是不要替孩子出头,说什么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起玩更开心”之类的话。

你可以帮助孩子疏导被拒绝的情绪,然后告诉他咱们再找个朋友或者干点儿别的”,帮他转移注意力。


你要介入时,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当你看到有孩子冲你儿子挥拳或者上脚了,母性本能很可能会驱使你冲上前去,大声呵斥。但喊叫往往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而且别忘了你一直都是孩子的榜样,深呼吸一下,或者在说点儿什么之前先慢慢地在心里从1数到10。

可能此时忍住有点难,但是想一想吧,你的孩子可能也会犯错,如果同类事件发生,你希望你的孩子如何被对待?你也应该拿出同样的方式和态度来。

小涵


如果这孩子的父母不在场,你可以说我知道如果你妈妈在,她也会希望我提醒你,打别人是不对的。”

同情式的语气,能帮助孩子专注在他自己不当的行为上,而不是让他觉得自己不好。


父母在场时,先跟他的父母聊


这样做不仅关乎孩子们间的友谊,也能影响你和其他妈妈之后的相处。

若她根本置之不理,且孩子仍在继续他的错误行为,这时可以说你要不要跟她说一下,这样很危险”或者她一直在玩那个玩具,其他孩子好像有点儿等不及了。”

小涵


要注意的是,只是告诉她你看到的事,剩下的让她来处理。这很重要,着眼于事实发生,会减少很多跟其他父母的冲突。

因为你是在告诉她,这种行为对我孩子的影响,而不是跟她证明他孩子做错了。这样不会让人一级戒备、防御抵挡你的攻击”,而是能顺利把话题引向如何解决目前正在发生的冲突上。


如果你努力了还不管用,那就带着你的孩子离开


很多情况下,一个简单的提醒,足以让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重回正轨,但也有特例。

当你做了很大的努力,还是不能制止一个广场小霸王”继续欺负你家孩子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孩子离开。如果是在你家,有孩子不断激起民愤”,就应该拨打他妈妈的电话,让她早点儿接走自己的孩子。

这样下一次孩子就可能会有所收敛。很多情况下,一个简单的提醒,足以让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小涵


发现孩子不好行为,事后要不要给他的妈妈打小报告?


纽约大学认知行为治疗中心的米歇尔博士给出如下的建议:


①如果攻击行为微乎其微,也没有任何人因此受伤,则无需多言。

②如果行为不怀好意或有害,比如把你孩子的画撕了,手拿证据”但语气要随意一点儿地告诉他的爸爸妈妈他们总是玩的很好,但今天不知怎么了,他……”

③如果听了你的描述,孩子父母明显表现出了不高兴,你需要解释一下当时的状况。让他回去也听一下孩子的解释,让父母更加全面的了解真实发生的情况,再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小涵



今日话题:

如果别人管教了你的孩子,

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或者,

当别的孩子作妖作怪,影响到旁人,

而ta的父母并未目睹这一幕,

这时候,你会出手管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