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爱“打人”怎么办?培养“自制力”宝宝,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做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个人的性格都各有不同,有的人安静内向,有的人活泼开放,还有的人"多重性格",生人前沉默高冷,熟人面前"疯疯癫癫"…

那么性格的不同都是怎么造成的呢?

据科学研究,简要概括为:基因遗传因素、成长期发育因素、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又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释,基因遗传就是先天而成,成长发育和社会环境就是同归类为后天的影响。由此可见,孩子的性格后天影响占比重较大,也说明了,一个人的性格是具有较强可塑性的。

而性格造就了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态度又决定了行为方式,稳定的态度与相对应的行为习惯又让人慢慢养成习惯。

美国某孩童心理学研究机构曾做过这么一个长期观察实验,他们选择了十一个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追踪观察,而这些孩子的性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小差异,但主要为:活泼的、内向的、暴躁的、细心的、自卑的。

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研究性格对人行为的操纵,以及对人未来发展的影响。

待到实验到期的时候,按照美国教育制度普遍情况下,十个小孩都到了该大学毕业的时间,十个小孩的发展情况是大有差别的。

还记得项目主负责人在报告里写下的最后一句总结:"好的性格让孩子总会找到自己的道路得到好的归属与光明,而那暴躁自卑的孩子如果没有人帮他们一把,罪恶和落魄让他们陷入黑暗。"

所以说,孩子的性格塑造,真的很重要。

宝宝爱打人”怎么办?培养自制力”宝宝,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做

我就曾遇到一为母亲带着来到我所在的工作室来向我咨询,她把孩子安置在我办公室外专门搭建的儿童游乐区,然后同我在办公室交谈,她向我抱怨说:"我这小儿子也不知道怎么了,以前虽然也调皮,但性格还是挺不错的,但后来就越来越不听话,你说他吧,他不光顶嘴还学会了还手!而且更气人的是,这自己玩个搭积木啊什么的,自己弄不好就暴躁起来,拿着东西就到处砸,还有啊!还总是无缘无故的像是神经质一样,动手掐人或者往别人身上拍一巴掌锤一下的。没大没小的,这以后不得拿刀伤人去啊!真的是…我的天这还有救么老师!?"

我听了她的反应情况,刚准备向她再提问一些问题,外面就传来哐当一声,我们赶紧都出去看。原来是孩子不小心把游戏设施里面的玩具扔出来把花瓶砸倒了,而那位母亲看到后,立马就冲上前,拽住孩子的胳膊把他拉出游戏区,对着屁股还有后背就是几个大巴掌,孩子看到自己把东西砸倒了本来是有点懵的,结果被打的嚎啕大哭,随后开始激烈的反抗母亲的禁锢,对着母亲拳打脚踢的。

我和同事赶紧上前制止,拉开两人,在耐心安抚好两人都冷静下来后,我把那位母亲带进办公室,开始了几个小时的长谈。

也是给家里宝宝有同样情况的家长们一个建议和其他家长的警示范本,我将谈话内容整理分享给大家:

孩子为什么会养成爱"打人"的习惯?

1.性格的影响

我们在上文说了,性格造就了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态度又决定了行为方式。所以由此可见,在孩子的孩童时期,我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性格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是平和型还是激烈型,有的小孩天生就是好脾气,很乖巧懂事,做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很稳重;而有的孩子天生就急性子,是明明没有人催还急急燥燥的,导致手忙脚乱一团糟,结果吧做不好又"炸毛",自己发脾气怪别人怎么样怎么样。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后天对性格的影响,这也是我们接下要说的两点原因。

2.所接受事物对行为的改变

这是后天对孩子性格的形象因素其中一方面,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小孩接触了更多网络世界上的知识,而网络世界上有很多是年龄心智尚小的孩子所不适宜的,其中就有各种暴力视频和游戏。那些激烈的打斗视频还有格斗类竞技小游戏,都容易让孩子盲目的模仿,让孩子产生一种:"拥有力量就是王者,武力可以解决一切"的错误想法和认知。

3.家长的"暴力"教育

对孩子性格造成后天影响的第二大因素就是来自孩子的亲身体验,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小孩子如果亲眼看到别人的家长打小孩,一般情况下都是心生畏惧,希望自己的父母不会这样对待自己,而如果是小孩的亲身体验,那就情况不一样了。

家长如果在孩子犯错时,经常采取暴力教育,对孩子训斥和拳打脚踢的,势必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创伤,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频繁的暴力教育会让孩子开始产生反抗,他们开始挑战家长的权威。

于是乎,孩子的性格开始变得古怪暴躁,开始学会打人,并且爱打人,亲子间的"战争"就打响了…

为人处世

孩子性格暴躁、爱打人,有成长发展什么影响呢?

1.影响孩子人际交往

一个暴躁的性格和容易动手的习惯,肯定是令他人所畏惧和厌恶的。这会让孩子在现实交往中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而人的发展又脱离不了人际交往,这就导致孩子成长发展受阻碍。

2.影响家庭和睦

孩子性格古怪不听话,喜欢和家长顶嘴以及行为动作上的反击,这会引起家长的苦恼和心寒。而且他人对孩子的不好评价也会造成家长们的失望,易导致亲子关系出现裂缝、家庭的不和睦情况的产生。

3.情况加重,前途堪忧

孩子如果在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失败还有与家人关系出现裂缝后,仍不对其错误进行改正思过,甚至因为这些经历遭遇导致性格加剧扭曲,极容易造成思想和心理上的变态,就容易做出对社会造成不好影响的违法犯罪行为,不光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也是对自身人生造成遗憾。

由此可见,当宝宝性格变得古怪暴躁,学会了打人,是多么需要家长引起重视的。

那么宝宝爱打人,又是牵扯到孩子自制力的问题,只要让孩子控制住打人行为,就可以慢慢改去这一陋习。

为人处世

培养"自制力"宝宝,聪明的家长会这样做

1.减少外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家长们肯定是要以身作则的,首先先改变自身教育孩子的方法,停止暴力教育,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同时,也要减少孩子对暴力视频以及格斗类游戏的接触,总的来说就是,努力做到减少后天对孩子性格造成的更坏影响。

2.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

这点是建立在第一点基础上的,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道歉并保证不再使用暴力行为,然后要让孩子知道并了解自身错误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不能让孩子一直无意识的做出错误的行为,并且要求孩子在犯错后,要及时的去道歉,态度要诚恳。

拳打脚踢

3.奖励诱惑法

顾名思义,对于孩子最直接最适合的方法就是通过用奖励机制,来鼓励孩子努力的克制自己想动手打人的冲动。

因为已经养成暴躁性格的孩子都是比较"胆大妄为"的,所以以暴制暴绝对行不通,甚至适得其反,所以要利用小孩子的天性,以柔克刚 。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的喜好或者是想要什么,然后以此为诱惑,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坚持多长时间不动手打人,就奖励给你喜欢的这个东西,或者是带你去哪里玩。

不要小瞧孩子对诱惑的执着,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孩子慢慢的会减少打人的次数。

4.注意力转移法

给孩子安排适当的任务,或者是带孩子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一起家庭旅游等,如果了解到孩子有兴趣爱好,最好是让孩子把时间多分配在兴趣爱好里,因为那是他们喜欢的事情,他们就会更加热衷把精力投入其中。

基因遗传

5.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身需求

告诉孩子,当有什么需求,或者心里有负面情绪后,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比如和家长老师沟,也可以通过参加安全正常的体育运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去发泄。

好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积极影响,让我们重视孩子性格的养成,这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家长有耐心有信心,鼓励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孩子的未来充满光明。

我是小鹿妈咪,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喜欢文章请关注我。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