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羡慕双语家庭的孩子,以为他们可以从小自然地学会两种语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曾经见过一个混血宝宝,妈妈中国人,爸爸美国人,因为爸爸经常出差,孩子从小就很少用英语交流,现在只会寥寥几句英语对话,也不愿意说英语。
有一项针对双语家庭的调查显示,只有75%的双语家庭的孩子会说两种语言,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处于双语环境中的孩子都能自然成为双语者。
双语培养需要家长付出努力
虽然孩子在双语环境下成为双语者并不难,但这并不是自然天成的事情,而是需要家长的努力。特别是在一门语言明显占强势地位的双语环境中。
著名投资人、作家吴军曾在书中写到,他一直坚持在家和女儿说中文。他的女儿从小在美国长大,但中文口语能力和中国人没有什么差异。
然而很多华裔家长任由孩子在家说英语,然后非常偷懒地把他们送到中文学校,以致孩子20岁了,中文水平还不如中国小学生。”

吴军所说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甚至许多生在欧美国家的华裔不会说中文。虽然从小父母会跟他们说中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接触外面的英语环境,回到家里跟父母沟通,有些英文词汇不知道用中文如何表达,说话就会中英文掺杂着说。这时如果父母由着他们去了,慢慢的,他们说的中文就越来越少,最后就变成了全英文。
为了帮助孩子成为双语者,父母需要主动为孩子创造条件,像上述情况,父母就需要给孩子创造说中文的动机和机会”。
相应的,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在中文环境下,同时学会英语,就需要给孩子提供说英语的动机和机会”。
要让孩子有说英语的动机
动机的产生源于一个人的内在需要。只有当人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才会产生活动的动机。动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满足现实需求,另一种是满足精神需求。
那么孩子说英语的动机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现实需求:交流。当孩子发现跟妈妈只能用英语交流,说别的语言妈妈听不懂,他就不得不跟妈妈说英语。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特定的活动中只跟孩子说英语,比如在英语游戏中。人人都有娱乐的需求,孩子们愿意参加有趣的活动,不管是用哪种语言。为了让游戏进行下去,他就会配合妈妈说英语。
总之,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在某种特定环境下,英语是不可或缺的,他才会主动去说,去用。

给孩子创造说英语的机会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一门语言的发展,但最重要的还是使用这门语言交流的时间。交流不够的话,即使孩子学了,也达不到自如使用的水平。
研究发现,孩子在清醒的状态下,至少需要30%的时间都处于语言丰富的外语环境中,才能学好一门外语。
也就是说,想让孩子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我们需要给孩子创造足够的机会用英语交流,要保证孩子有大量时间接触英语,有高频的英语互动机会。
有不少父母在培养中英双语儿童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比如父母中的一方只跟孩子说英语OPOL(One Parent One Language),或者送孩子进只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校等等,或各种方法混合使用,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探讨这些方法和策略。
在一个中文大环境下,营造一个双语氛围的确要费一番苦心,但是当未来看到孩子可以自如地用英语对话,轻松地阅读英文书籍,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