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里朋友C总是在跟我吐槽她的妈妈,从学生时代到工作以后,只要我们聚会,萦绕在我耳边的一直是C对于妈妈的各种不满:
脾气暴躁、自我中心、挑剔苛刻。
无论C做什么,只要妈妈不满意就会立刻发火,即使不发火也会表现出厌恶、嫌弃。
越是生病的时候、受伤的时候、需要家人关心的时候,C的妈妈越是会变本加厉地训斥她。
与之对应的,朋友C的性格也变得敏感多疑、小心翼翼,每做一件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她自己喜不喜欢,而是妈妈会不会为此而不高兴。即便是跟相熟的朋友,C也不敢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绪,不敢向他人求助,不敢向外界提出合理要求。

被父母挑剔着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无时无刻不在寻求着别人的认同。甚至会刻意压抑自己的感受,不断妥协和取悦别人以求来获得外界的认同。

①小的时候挑剔学习
你看看隔壁王阿姨家的孩子,考试考了双百。你看看你才98,你说说你哪里出错了。”
②放假回家后挑剔作息
就知道熬夜玩手机,出去走走多好!”
等你真的听话出去玩的时候,妈妈又会说,你这天天疯跑,拿家当宾馆呀。”
③在家里坐立不安
你看书学习,老妈骂你做样子;你大打扫房间时,她嫌你碍手碍脚、打扫得不干净。
④挑剔工作
你这天天加班,有了工作忘了娘。”
⑤挑剔对象
你老大不小了,要什么时候才能结婚。你看看隔壁王阿姨家的孩子……”

父母之所以会对孩子挑剔,是因为父母无法接受现实中孩子真实的模样,希望孩子成为他们眼中理想的样子。在这种情形下,父母可能会牢牢地依附于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成了父母生活中不如意的推卸责任的地方。
因为父母没办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他们往往会把对生活的不如意放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承担。
比如:父母生病了感到恐慌会对孩子说,都是被你气的”;要上学了,父母拿不出足够的学费,于是对孩子说,都怪你这个害人精”;父母吵架闹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会对孩子说:因为你,我们才没有离婚”。
还有一种父母,他们通过这种挑剔式的宠爱来控制自己的孩子,嫌弃孩子的穿衣风格,挑剔孩子的行为举止,希望用这种挑剔和打压的方式把孩子留在身边,树立父母的权威。
不停地否定孩子,是一种可怕的心理控制。小时候经常被挑剔和否定的孩子,一生都会苦苦追求他人的肯定。
教育家颜元曾经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作为新一代父母,不要吝啬你的认可与赞赏,积极地鼓励孩子多去冒险和尝试吧。

01从正面鼓励开始
学会表达对孩子的爱与欣赏,从宝贝你是最棒的!”多试几次,你会越来越好!”开始,你会发现,简单的几个字,孩子会大不一样。
02 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你既然想好了,爸爸妈妈支持你!
爸妈尊重你。
你是怎么想的呢?
多问问孩子的意见,当孩子不断成长、越来越不想被父母掌控的时候,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适当学会放手。
03 反思自己,让孩子自主选择
做家长的也该反思,为什么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呢?再差的孩子,也会有值得赞赏的闪光点。而父母,应该是第一个发现那个闪光点,给孩子树立信心的人,而不是第一个挑剔他,伤害他的那个人。
如果孩子真的有缺点,你可以挑剔,但别总盯着孩子的错处不放。鼓励孩子多加练习,相信他可以越做越好。孩子最想得到的,不过是父母一句真心的夸赞:孩子,你是我的骄傲!
让孩子从小体会到被爱的感觉,会是孩子一生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