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闺蜜聊天,她跟我提到自己儿子的怪癖”行为,在早教中心,其他小朋友都非常听老师话,只有自己家儿子经常开小差。
要么对着课室的某件物品发呆,要么对着飞进来的苍蝇特别感兴趣,眼珠子一刻也不离开,甚至手舞足蹈,吃饭时候也容易分神,常常玩弄饭菜,闺蜜不明白儿子的关注点到底是什么,她常常因此而焦虑,担心儿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让我想起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小时候并不像大家认为的这么智慧,因为他很容易忘记事情,常常左耳进右耳出,当时好多人都认为这个小孩长大后一定不会出人头地,没想到后来名扬四海,成了教科书里面那个被人敬仰膜拜的物理学家。
原来爱因斯坦并不是笨,记性也不差,他根本不想记那些他认为没有用的东西,他会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放在研究上,不被外界干扰。这种超凡的自制力成就了他非凡的经历。

还有,‘最强大脑’这档家户喻晓的综艺节目,出了一个‘中国雨人’周玮,相信第一眼看到他的人,都会诧异节目组怎么会邀请一个智障的人参加比赛,竞争对手个个都是高智商人士,结果周玮的速算天赋,折服了大众,扫除了众人的质疑。从小就被医院诊断为智力发育低下的周玮,有着惊人的速算能力。

类似这样的怪咖”还有很多,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天才儿童——艾丽丝.阿莫斯 ,两岁半开始说话, 三岁时候智商就高达162,比智商同为160的爱因斯坦和霍金还要高,三岁时候成为门萨俱乐部会员,位居世界上最聪明的1%人群之一。
天才儿童是智力发展超过同龄一般发展水平或者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他们的表现不是同一种模式,有的爱好文学,有的对数学特别敏感,有的音乐方面等。

他们并非从小就被发现是天才,反之,有些儿童因为某些怪癖”行为,常常难以被人理解,被父母认为是不聪明”更甚至质疑大脑发育不正常。比如,天才儿童常常会对着一件物品发呆,自言自语,有些不善于言语,不喜欢跟别人做朋友,不喜欢交流,大部分父母并未察觉到特殊性,就好像上面闺蜜那样,会容易把这样的现象理解为小孩不够聪明。
天才儿童是怎么来的?父母如何培养天才儿童呢?
1)不要随意否定孩子的另类行为,给孩子制造机会
关注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小孩专注家里的某一物品,父母不要因为觉得毫无意义而制止,要鼓励孩子多尝试,自然的机会总是有限的,如果发现孩子有某种天赋,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创造机会,使其往专业的方向发展。智慧的父母也可以研究相关领域的知识点,便于给孩子答疑解惑。

2)切忌对孩子对号入座
有育儿专家表示,不建议带孩子做关于任何智商测试,更不要因为孩子学习问题而去测智商,因为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好影响。孩子的成长是全方位,智商再高的孩子也离不开父母的科学教导和参与。
3)营造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多给孩子正向鼓励
我们知道大脑发育过程,当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元联结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0-5岁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最活跃的阶段,而0-3岁更是黄金期”中的高峰期。孩子处于愉快的状态中,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可以多陪孩子运动,比如婴儿期间,可以多给孩子抚触、练习俯趴、鼓励孩子爬行,随着慢慢成长,可以跟随音乐一起律动,再大一些,可以通过游戏给予孩子正向刺激,都是不错的选择。

天才儿童所具备的一些特点规律如下:1与众不同;2爱看书;3学习效率高;4心算能力强;5专注;6喜欢实践;7孤僻。天才儿童从小会让人觉得他很另类,普通孩子不会理解,会觉得他们很古怪,所以父母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和培育,不要轻易否定行为奇怪的小孩,导致抹杀”天才儿童的后果。
不知道你家孩子有没有什么天才的表现?欢迎留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