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母亲每天到校7次为瘫痪儿子换尿裤,多年来从未放弃,这份爱叫“坚持”!

如今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不珍惜机会、不认真的孩子却越来越多了。无忧无虑的他们或许不知道,有些小朋友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难来读书的。

瘫痪男孩坚持上小学,母亲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他

提起校园,总是会想到小孩子们追逐嬉戏的画面,但有这样一个男孩,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几乎没有机会跑来跑去,因为他下半身动弹不得。

身体必然会给男孩和家人带来诸多不便,但男孩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他长大了困难也变多了。

好在,男孩并没因此而自消沉,有他自己的乐观与勇敢,更是离不开妈妈的守护。

母亲每天到校7次为他换尿裤,这份坚持是爱的力量

男孩的瘫痪是场意外,在他只有2岁时爬凳子不小心后仰摔倒,血肿压迫到了孩子脊髓,胸部以下都是软瘫瘫的,大小便也处于失禁状态。

男孩上幼儿时妈妈可以陪读,但上小学后不能继续陪读,妈妈只能每天往学校跑7次,除了接送孩子之外,主要是去给他换尿不湿,一去一回14次的奔波,妈妈一直坚持着。

有娃的知道给小宝宝换尿不湿的过程,给这么大又不能动的孩子换尿不湿难上加难。

这位妈妈的个子并不是很高,而男孩现在已经有95斤了,妈妈每次给他换尿不湿都要将孩子抱起来,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有多吃力。

其实男孩身体并不是很好,偶尔会请假在家,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妈妈也没有放弃让孩子上学。

瘫痪男孩已上小学,希望他能一直坚持下去

男孩可以一直在校园里快乐地生活着,首先是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带给他力量,其次也很幸运遇到很好的老师和同学。

男孩除了身体有些不方便,智力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很照顾他,因此和其他小伙伴没什么不同。

男孩的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妈妈表示她累些无所谓,但不想让孩子闷在家里。

想来确实是这样,瘫痪的身体已经让男孩的活动范围受限了,那么至少在学校里能接触到朋友、能学习到知识,不让男孩的心灵被困住。

有一种爱是坚持,就算男孩没有和同龄人一样灵活的身体,但作为妈妈会尽所能让孩子体验到完整的成长过程,不要求孩子学习成绩有多好,读过书总比没有读过的强。

现在生活非常便利,有各种事情、职业等等男孩都可以做,他也是可以走进社会的,他也会有无限种可能,小小的轮椅并不能阻止男孩前进的步伐。

在家里,男孩有爱他的爸爸妈妈,有和他作伴的妹妹,他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温暖。所以他很乐观、也很乖,妈妈在体力上很累之外,不会操心杂七杂八的事。

在学校,男孩有和大家一样的机会学习,相信在妈妈影响下,他也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妈妈不仅照顾着他身体上的饮食起居,也是在照顾男孩的心灵。

在网络上、在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之前的走廊陪读爷爷,被残疾儿子上学坚持7年的妈妈,都将爱化作默默地坚持与陪伴。

没有谁的人生无限接近于完美,就像这个男孩的身体已成事实,那么他的完美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生活得更好,哪怕没有太大的本领回报父母,至少也过得开心、健康不让妈妈担心。

希望生活中、学校里还有社会上,能多多给这类孩子机会,提供一些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