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不跟他人打招呼就是不礼貌?家长不要随便贴标签

文|淘妈

今天是世界问候日,不知你有没有问候身边的亲朋好友呢?

关于问候的方式,每个国家都会不同。像日本人会鞠躬,澳洲毛利人喜欢碰鼻子行礼,印度人则是见面时鼻额相碰,并紧紧拥抱,而我们中国人则习惯问一句吃了吗?”当我们带着孩子出去,碰到熟人的时候,也免不了会让孩子跟人打招呼。说起这件事,淘妈想分享两个真实的案例。

孩子不跟他人打招呼就是不礼貌?家长不要随便贴标签

案例一:淘妈有一次下楼碰到了邻居带着小孩,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孩子之前的一位老师刚好路过。邻居和老师打招呼后,让孩子也打招呼,可是孩子却躲在妈妈身后不说话。能看出邻居很尴尬,和老师寒暄几句之后分开,然后就开始训斥孩子,说孩子没有礼貌,见了老师都不打招呼,让她很没面子。

案例二:淘妈前段时间带孩子回去参加亲戚的婚礼,一位妹妹看到淘淘后就问各种问题,淘淘没有回答,妹妹还有些不高兴。

相信大多数的家长在经历这样的事情之后都很不开心,一方面是觉得孩子不懂得和人打招呼,没有礼貌;另一方面也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公然挑战,很没面子。可是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不打招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孩子不愿打招呼的原因
1.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所以是不愿意打招呼的。像淘妈和孩子的那件事,淘淘是第一次见妹妹,对孩子来讲妹妹就是陌生人。所以即使淘淘没有回答妹妹的问题,我也没有责怪孩子。很多大人在见到陌生人时都很难开口,更何况是个孩子呢。

2. 孩子不喜欢这个人,或者是这个人曾经给孩子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像邻居家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孩子在幼儿园有一次吃饭没有吃干净,这位老师就很严厉地批评了孩子,并罚他擦了一周的桌子。对于孩子来讲,他可能对这位老师的印象就停留在惩罚”他这件事上,所以对老师的印象不是很好,也不愿打招呼。

3. 孩子不想照着大人说的做,他们有些小小的叛逆,喜欢和父母对着来。

4. 孩子认为打招呼是可有可无的事,他们觉得没有意义,自然也不会去做了。

家长

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而不是逼迫
很多家长在孩子不和人打招呼的时候会说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啊?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见了人要问好,下次记得要问啊!”其实比起逼迫孩子,家长更应该做好这些事。

1.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认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并不是我们说的不礼貌。我们当家长的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他不礼貌”、不会尊重人”、没有规矩”等,你越是这样说,孩子自己也就会这样认为自己,以后只会朝着这个方向走了。长此以往,孩子还是见了人不会问候。甚至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很紧张,内心会很焦虑。

以身作则

2. 介绍孩子认识
孩子还小,他们的记性也没有那么好,不是所有见过的人都会记得。所以在让孩子打招呼前,先给孩子介绍一下,这既是尊重孩子,也是尊重对方。

3. 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想要孩子见人打招呼的话,那当家长的就应该做到。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熏陶,愿意和人打招呼了。

4. 适当的表扬

例如孩子在问候别人的时候声音不是很高,家长千万不要说孩子声音压在屁股底下了”、比蚊子的声音还低”等。这样只会挫伤孩子,打击孩子,以后都不敢再打招呼了。如果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做的很好”、你很有礼貌”等鼓励性的话语,就会让孩子越来越有信心,也会越来越主动。

淘妈

​淘妈说: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礼貌,在社交中能有很好的表现。可是家长在考虑礼数周到与否之外,也别忘了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不是一味地用大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这样做,你的孩子可能在外人看来是有礼貌的,但他内心快乐与否,也真的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