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刚走几步就要被抱着,如何发展孩子的自主感?牢记自主性“3个A”

刚走几步就要被抱着,如何发展孩子的自主感?牢记自主性3个A”

妈妈带着2岁半的女儿到超市采购,回家的途中,女儿停了下来向妈妈伸开双臂:抱抱”。妈妈鼓励她说:你可以自己走的,宝贝,妈妈的手被提的东西占满了。”女儿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走不动,抱抱。”妈妈看着女儿哭泣在犹豫,如果自己不抱她,她会认为妈妈不爱她吗?要求女儿自己走路,有什么不对吗?

很多父母都曾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并非累了或者生病了,但还是要求被抱着,不答应她就会哭闹不止。跟想办法和孩子沟通并解决问题相比较,直接把孩子抱起来似乎更容易些。

如果了解孩子对健康自主的需要,则会帮助父母来判断什么时候抱着她,什么时候可以让她自己走。自主感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极其重要,孩子没有自主就无法茁壮成长。

自主和依赖

字典里自主”的定义是独立或自由,具有自己行动的意愿。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自主的感觉是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开始形成。孩子对自主感的追求贯穿整个童年,但是基础是在出生的第二年和第三年(1岁到3岁间)形成的。

可能会有父母质疑:学步期的孩子本身还是一个依赖我们婴儿,怎么给她独立和自由呢?”事实上,学步期的孩子既需要自主又需要依赖,他需要在依赖父母提供的安全和发现自身能力的自由之间的一种平衡。

这种自主和依赖曾在英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对猴子及其幼崽的经典研究中得到体现。研究中,猴妈妈带着宝宝进入一个有很多玩具的房间,猴宝宝一边紧紧抓着妈妈一边好奇的观察玩具,最终猴宝宝的探索欲占了上风,它们离开了妈妈去玩玩具,但每隔一会它们还会回来妈妈怀里来获得安全感,然后继续去玩。

学步期的孩子们需要也是这种安全感和自由的巧妙结合,太多的自由对学步期的孩子是危险的,太少的自由则会抑制自主感的发展。

抱抱学步期孩子对探索的需要,是自主感的重要因素

学步期的孩子需要勇气来探索,这种勇气是天生的,小家伙生来就具有探索世界如何运转的勇气和经历,但在父母看来,这个探索过程充满了危险。

(1)提供安全的环境,允许孩子自由探索

健康的自主,是在保护孩子们与允许探索和试探世界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孩子的成长决定了他们需要探索,但也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当父母无视孩子的发展需要,面对的将是不断的冲突。

一位妈妈很烦恼,因为她正处于学步期的孩子,总是去摸不能摸的东西,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当孩子这样做的时候,她的做法就是去打孩子的手,告诉孩子:不行,很危险。”当她就这个问题,像一位幼儿园园长咨询时,园长毫不犹豫的回答:如果孩子不该摸一样东西,那它就不应该出现在孩子能够的着的地方。”这很好理解,剪刀应该在工具箱里,暖水瓶应该在活动场所外。

学步期孩子的探索和触摸是正常发展的成长任务,在自主感中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如果孩子做了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情,而妈妈却用打手来惩罚他们,这不是健康的自主,真正有效的养育能帮助孩子认识到限制,也不会造成孩子的怀疑和羞愧感。

(2)肌肉能力锻炼,帮助自主感发展

自主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肌肉系统的成熟。在探索过程中,孩子通过攀爬、抓握、拿起放下来锻炼他们的肌肉,帮助学步期的孩子发展自主性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安全探索的环境。

乐乐已经会用握着勺子自己吃饭了,但她最近的行为让妈妈很恼火,总是让勺子从手里掉下去,妈妈捡起来后,她还是一次次的这样做,妈妈觉得她这是故意的。别着急纠正或批评,因为她正在练习对肌肉的控制,也在帮助她发展自主感。

受到过多限制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可能没办法形成由探索和试探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促生的回路,也阻碍了大脑发育和肌肉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主感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自主感?

人们容易误解自主对学步期的孩子的意义,孩子拥有自主不意味着他不再需要指导和安全的界限,也不意味着他可以主宰一切为所欲为。自主的发展,需要的是安全边界内的自由,以及和善坚定的指导。

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我看到过一个漫画,爸爸一边打孩子的屁股,一边教育孩子:告诉你不能打人。”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内心正在说:可以打人,你正在打人。”不要对孩子动手、打骂,要让孩子看到怎么做是对的会更有效。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做的是引导而不是惩罚。

2岁的驰驰正处于爱动手的阶段,他会毫无缘由的打家里的小狗,妈妈照看他的时候变得更谨慎细心,在驰驰这样做的时候,她会抓住儿子的手告诉他:轻轻的摸。”然后,妈妈会拉着驰驰的手轻轻的抚摸小狗,妈妈一直坚持这样做。这样的情形重复了几天后,驰驰在举起手想要打小狗的时候,看着妈妈的脸,露出顽皮的微笑:轻轻摸。”孩子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已经学会了怎么做。

二、发展相称的行为

妈妈如果抱一个不会走路的婴儿,是跟孩子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抱一个会走路的孩子可能就不那么合适了。文章开头女儿想要被抱着,但她并不需要被抱,除非孩子累了或者生病了,让孩子发展与年龄相称的行为,能帮助孩子发展她们所需要的信心和人生技能。

这时候,妈妈可以选择不抱,俯身给孩子一个拥抱,并鼓励孩子自己相信她可以靠自己走回去。如果她继续哭闹不同意,还可以对孩子说:我可以拉着你的手,慢慢的走,但我知道你可以自己走。”其实,还有更好的做法,就是请求她的帮助:你能帮我拿一个东西,太重了,希望你能帮帮我。”

你看,孩子的眼泪没有了,她还帮你分担了一件东西。和有效的处理号问题相比,可能直接把孩子抱起来会更简单些,但帮助孩子发展人生技能并不会总是很容易。

三、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在想办法做他不能做的事情时,要坚定的把他抱离,告诉他:不。”或者为孩子提供可以做的选项。

心理学上有种反向暗示”,比如说你告诉孩子:千万不要把凳子搬到窗户边,你站上去爬窗台很危险。”孩子则会自动忽略你的警告,他们记住的只是做事的程序,过分强调反而激起了孩子靠近危险的兴趣。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把别怎样换成不如怎样,这样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会更好。

学步期的孩子对很多东西都有兴趣探索,在这个年龄段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并不难,当学步期的孩子想尝试一个不能做的事情时,告诉孩子不可以后,要提供一个可替代的选择。

当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时候,告诉孩子:你不能在沙发上跳,你想玩你的挖掘机还是和我一起打怪兽?”提供选择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对学步期孩子简单而尊重的回应。孩子需要被指导,他们处于一个被照管的年龄。

父母帮助孩子发展自主性的三个A:

Attitude(态度):认识到孩子发展中的能力,接受每个孩子独有的成长节奏,在做出回应前让自己平静下来。

Atmosphere(氛围):给孩子说”不的权利,为孩子提供练习技能的机会,哪怕会把家里或自己搞的很脏很乱。

Action(行动):让孩子看到应当怎么做,提供有限制的选择,用行动来代替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