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要尊重孩子,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尊重孩子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甚至被列入世界学前教育组织的《童年宪法》中;所有孩子的公民权利应该得到尊;。任何成人都不应该剥削孩子,孩子的心、脑和身体属于自己不能受到侵犯;每个孩子都有权在安全且有激励性的环境下游玩,学习和成长,不受到打扰和伤害……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普通想法和意愿,更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可是他小时候经常被父亲责骂。
祖冲之的父亲名叫祖朔之。是一名小官员,为了让儿子早日成才,在祖冲之不到9岁时,父亲就让其背诵晦涩难懂的《论语》。过了两个月,父亲检查祖冲之的背诵情况,结果大失所望,因为他只背了十几行。父亲非常生气,江苏重重地摔在地上,愤怒地骂道:你这个笨蛋!”
可是祖冲之对经书不感兴趣,便对父亲说:我说什么也不读经书了,父亲因此特别生气,用力打了他两巴掌,祖冲之因此大声哭了起来。
祖宗之的祖父刚好经过,当他了解了情况后。便对祖朔之批评道:金书读得少就没出息,读得多就有出息,你说的也太绝对了吧,有人读了不少经书,可是一辈子只懂得之乎者也,能有什么出息呢。”
就算孩子不好好读书,你也不要硬赶鸭子上架,可以问问孩子有什么理想,引导他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才能让孩子成才。祖冲之父亲听后便不再强迫祖冲之了
一天祖宗之跟祖父说他很喜欢天文历法,以后想当个天文学家。祖父慈爱地对他说,孩子。如果这是你的理想,我全力支持你,家里有很多与天文有关的书,我先给你找几本,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最后,祖冲之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
只要孩子的理想是合理的,父母就应该努力支持,不过支持孩子也要讲究方法,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可是理想从树立到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需要用心呵护。当孩子认真的说出自己的理想时,父母应该给予合理的尊重,不要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也不要揠苗助长,孩子的理想很远大,可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定下一个又一个高要求,就相当于在揠苗助长,要是父母一直苛刻的要求孩子,他早晚会被沉重的压力击垮,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家长应该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支持孩子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合理的指导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当他不喜欢家长的安排时,可以主动询问孩子喜欢什么活动。
当孩子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理想时,不管这个理想是否切合实际,父母首先应该肯定孩子,然后引导孩子对理想做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衡量这个理想,让孩子自己感受实现理想的可能性,如果实现理想的可能性极低,父母可以劝孩子先放弃,但不要说:你绝对不可能实现!一类态度坚决的话。
盼子成才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家长应该用涓涓细流,慢慢灌溉孩子的理想之苗,而不是倾盆大雨,如果孩子刚刚树立自己的理想之苗,你就想让他长成参天大树,那是不可能的。
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在评论区告诉我。记得点赞关注哦。